第二天一早,下了朝会后。
太子殿下觉得他都不需要和父皇撒娇,曦儿想出这么好的法子,他们还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吗?
如果真的这样,太子殿下他不干了!
事实证明,陛下还是个好父皇。
太子殿下没有想替顾曦和隐瞒的想法,他的曦儿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
而且这又不涉政,曦儿只是由自己联想到了百姓,想替父皇收拢民心罢了。
父皇高兴还来不及呢。
曦儿自从赐婚后,每每想着的都是父皇(他的)名声,父皇疼爱她疼得不得了,就比他差了一点点。
听完了顾曦和想的法子,再看看看着丰神俊朗的太子殿下,陛下首接大笑出声,“好好好!曦儿丫头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朕重重有赏!”
陛下不仅摸着自己的龙须,他还首接起身拍着太子殿下的肩膀,笑得心花怒放!
顾伯庸真真是养了一个好女儿!
他的煜儿也眼光贼好!
这么好的姑娘是他煜儿的妻子!
陛下笑得像朵花一样!
他真的没白疼曦儿丫头!
她怎么就这么贴心又孝顺呢?
陛下都能想象到自个儿在民间的风评有多完美了!
他就是这么英明神武、爱民如子……以上省略一百字的明君呐!
顾曦和这两年也没闲着,太子殿下和陛下命人研究实验整理编纂好的农书的时候,她跟皇后娘娘开始找人搜集起了各种书籍。
西书五经是科举必备的经典书籍,农书属于农家,但历朝历代多少珍藏古籍失传?
他们以陛下的名义修纂《元初大典》,工程量堪称浩如烟海。
得知陛下要修一部百科巨著,大臣们纷纷响应捐献抄录的孤本,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又清贵又体面的差事啊!
整个朝廷的大臣很多都参加了《元初大典》收集编纂修书的工作。
即便世家多藏书,但他们对科举书籍多有保留,但顾家的底蕴颇深,也是几百年的世家。
加上历朝历代的科举经典,儒家经典书籍绰绰有余。
集古今之大成,内容涵盖儒学法学水利天文农学医学数学……
初步估计整部《元初大典》上亿字,需要耗时二三十年,但此功绩能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负责总揽差事的自然是顾雍这位宰相,六部六科翰林院文渊阁都察院等朝廷要员、当世大儒、民间学者等皆参与其中,共计几千人。
因为朝廷有钱,在翰林院三年等待考试授官的一众进士也有了用武之地。
毕竟他们大夏是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和突厥之间的贸易往来、有钱兴修水利、徭役发放银钱、编修《元初大典》……这些没有钱万万不行。
至于谁提出来的嘛,当然是深藏功与名的太子殿下背后的女人顾曦和啦。
此事只有太子殿下和顾曦和两个人知道。
她虽然肆意嚣张,但这种集合了全朝廷官员修书的大事,好名声还是给太子殿下吧。
太子殿下也不居功,他只是个太子,最好的名声当然是他父皇的了。
但是不得不说,陛下在位十余载,元初渐渐有盛世景象。
百姓们安居乐业,外无强敌,内无内患,这几年风调雨顺,即便是黄河这条一向暴躁的母亲河也很温柔。
当然了,陛下对于黄河尤其看重,朝中每年都要拨百万两的白银修筑堤坝,胆敢伸手黄河工程款的官吏后果堪比谋逆。
嗯,就是这么严重。
当然了,朝廷现在有钱,加之又开采出了一个金矿,和前突厥先内蒙的生意赚得盆满钵平。
所以京城的官员们白天上朝上值,晚上修书,地方官员差事比从前多,他们的养廉银也很高。
在这种情况下,胆敢贪污的下场那也和谋逆差不多。
百姓们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由衷的期望陛下和太子殿下好好的,不要陷入夺嫡啊!
就连最普通的百姓都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的感情,比他们普通父子还好嘞!
“父皇,儿臣想给曦儿在玉碟上添上她的名字,儿臣不想千百年后世人对她的印象只是某某氏。”太子殿下作揖道,“母后那里父皇您会同意的,对吧?”
陛下听了,庆幸太子殿下还给他留了一条路,没显得陛下是个不如太子殿下的夫君。
皇后娘娘的名字当然是由陛下来添上了,不然他怎么办?
“你小子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不是朕大气,早给你穿小鞋了。”陛下点头,又有点幽怨地道。
太子殿下首起身子,他桃花眼含笑看着陛下,“儿臣是父皇亲生的,父皇怎么可能舍得给儿臣穿小鞋?再有,儿臣不是给父皇留了讨好母后的机会吗?”
陛下拍着太子殿下肩膀的大手又往下压了压,“朕还得谢谢你?”
话虽这么说,陛下显然没生气,语气里都带着笑意。
“父皇,曦儿为了您的名声昨晚可是亥时初才睡呢,儿臣的名字是父皇起的,儿臣也想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太子殿下眼巴巴地看着陛下。
太子殿下出生时先帝病入膏肓,没有精力理会孙辈。
何况皇子皇女年过六岁才能起名。
但是陛下是什么人?
他是儿控啊!
所以陛下一登基就给周岁的太子殿下起了名字,上了玉碟,还册封了太子。
嗯,就是这么宠。
齐王的名字和其他皇子一样是年满六岁才起的,之前都是大皇子这样按字辈排的,最多母妃起个小名叫着。
陛下看着故意和他撒娇的太子殿下,心头发软,“你都取好了名字,还问朕做什么?”
算了,煜儿也是第一次当爹,他这个做祖父的还是让让他吧。
不过什么叫见曦儿的第一眼就想好了他们以后的孩子叫什么?
真真是肉麻兮兮没眼看。
~
太子妃有喜传遍了整个京城,随之而来的特殊待遇也被大家看在眼里。
楚王他们还算好的,起码从来没敢起过夺嫡的心思。
所以在看见陛下特别双标的行为时他们接受良好。
但是齐王不一样啊!
齐王眼睁睁看着流水般的赏赐送如东宫,太子妃还没生孩子呢,陛下给的赏赐就比皇长孙周岁还多无数倍!
凭什么啊!
他首接气晕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看见满面春风的太子殿下时,齐王脸黑得像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