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第315章 宁远之战八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4476
更新时间:
2025-06-21

天色大亮的时候,战斗己经停止了,阳光照耀下的土地硝烟还没有散尽。燃烧的帐篷,哀嚎的伤兵,遍地的尸体和散落的物资。此时的孙韬早己不在马上,他正坐在地上休息,一口一口的喝着缴获的小酒。不远处是一批被俘的士兵,全被缴了枪,然后扒光衣服拴一起了。都是本国的部队,哪怕对方是叛军,投降那是没有任何的心理顾虑。

近卫军败的太惨了,在稳定下残兵以后,何宗莲不敢在此逗留,下令士兵们撤退。为了拖住后面的敌人,他下令把部队的大批物资都留下了,堆积成山的军粮、弹药、各类物资,全都留下。最后,在张怀芝第二镇的接应下,近卫军全部撤退。良弼看到王定边部队势大,不敢在无险可守的地方迎战,下令全军退入山海关。依托坚固的城防,良弼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关于战场的情况,良弼不敢隐瞒,更何况近卫军也不是一般的部队,损失这么大谁敢隐瞒?战报第一时间送入了紫禁城,这小子满朝文武坐不住了。而最为头疼的人一定是载沣了,这场失败足以动摇他的地位。摄政王听着很牛逼,终究是个王爷,并非是皇帝老子,干得好可以继续干,干不好随时可能下台!

军机处,几位军机大臣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愿意多说话。能当上军机大臣的,即便是宗室旗人,也都是旗人里面的人精,几十年的羊肉串不是白吃的。他们可不是摄政王的兄弟,也不是那几个满脑子打打杀杀的弱智王爷,眼下真的很难收场了。

也许是看透人生了,首席军机大臣奕劻站了出来。

“你们几人不愿意担干系,那就老夫过去吧!不就是身败名裂嘛,老夫经历几十年的风雨,庚子国变那么紧急不也过来了。撑死了花俩钱,顶多再封个官做,没少拿大不了的!”

这位清末有名的大贪官,今天算是接下了李鸿章的衣钵,也做起了“大清裱糊匠”的工作。没有人知道,这位老王爷具体和载沣说了什么。新旧两位大佬在南书房整整聊了俩小时,奕劻才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

良弼这人对外强硬的很,是铁了心要保大清国的人。军人习性的他有一份专门给载沣的情报,里面详细记载了这次战斗的经过,以及近卫军的损失情况。山海关内就还剩下不到两万人,近卫军被打残了,就还剩4000多人,其余的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要么失踪。

大清国不缺人,每年自然灾害不得死个几万,没人当回事。可是新军不同,这是帝国精锐。那一年,朝廷把骁骑营、健锐营、前锋营等几个八旗部队一通选择,也仅仅挑出来数百符合新军标准的人。没办法,才把选择范围扩大,好不容易凑起来一镇兵马。这下子死伤快过万了!组建一镇新军的花费,能够组建五镇旧军,耗费的时间更是翻倍的多。如果王定边不顾一切,率军攻破山海关,载沣就得带着儿子再次“西狩”了。

徐世昌再次见到了载沣,相比上次,这位帝国掌舵人明显颓废了不少。厚重的黑眼圈,斑驳凌乱的胡须,有些苍白的脸色。操持这个即将落幕的帝国,也真是难为这个年轻人了!

“徐大人,上次是载沣怠慢了您老!我给您赔不是了!”

“折煞老夫了!为国分忧乃是臣子本分!”

“关外一战,近卫军大败,死伤惨重不说,军资还全被丢弃。唉~想不到花费重金打造的新军竟是如此战力!上次徐大人的提议我也想通了,王定边毕竟没有公开谋反,些许僭越也没什么了。希望徐大人走一趟东北,这次的战事莫名其妙,有个体面点的收场吧……”

还算是没迂腐到家!前去谈判说和,这点徐世昌愿意,可是,什么条件能答应,什么条件不能答应,这必须得到足够授权。

“敢问摄政王,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不能自立,不能裂土封王,朝廷不能接受超过一百万两银子的赔款。总之,要维护大清国的体面,要把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我将任命徐大人为朝廷的全权特使,拜托徐大人了!”

“摄政王言重了!下官明天一早就动身,必定为朝廷妥善处理此事。”

……

锦州城,齐鲁苑。看着这家熟悉的酒楼,徐世昌感慨颇多。上次也是在这里,自己和王定边把酒言欢,还被安排了几个年轻的戏子。这次再来,虽然己经位极人臣,对方也发展到让朝廷无可奈何的地步。

“徐大人,别来无恙啊?”

“王大人做的好事!害得我一把年纪还得来回奔波。”

“哈哈~这事不能怨我啊!谁知道朝廷抽的什么风,派了一群人来奉天查抄我的产业,真是穷疯了!要知道平日的税费我可没少交,咱办事比起李鸿章、恭亲王之流,可是讲究多了。只是,我没想到,朝廷的新军并不都是战力精悍的,近卫军就不怎么样。”

“眼下朝廷有十几镇新军,不下15万大军,还有各国列强的支持,各省也还有很多部队。你难道真要与朝廷死磕到底?”

王定边摆摆手,眼下他并没有那个打算。

“前段时间我就让您出山说和,是朝廷不同意,怎么成了我没理了?咱们老相识了,别藏着掖着了。议和我同意,朝廷以后不准插手奉天的事务,山海关外的军事部署也是我的事,奉天的税收都要留下,用于当地的开发建设。”

“不可能!”徐世昌果断拒绝,王定边的胃口确实不小。

“奉天的军事交给你没问题,但是奉天还是朝廷的奉天。民政官员还是朝廷任命,税费可以适当留一部分。另外,朝廷同意给你拨银60万两,作为对你的补偿,给你封为伯爵,可以传于子孙。这条件还不行?”

“还不够。以后奉天的商品销往内地,朝廷不得阻拦。关内百姓迁居关外,朝廷不得禁止。俘虏的士兵将官,朝廷需要额外再掏钱赎回,不然的话就留在东北挖矿。”

“可以!”

就在酒桌上,这次宁远之战画上了句号。朝廷对外解释宁远之战为军事演习,王定边因为治军有方被封为二等威远伯。为了表彰他麾下将士,特地拨款一百万两银子,用于军队建设。派遣到东北学习的官兵,在学成后将会陆续返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