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人,凝视着眼前小女孩那充满渴望的大眼睛,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微微颤抖着嘴唇说道:“那就接过来吧。”
小女孩一听到爷爷的这句话,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她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稳稳地接住了白同递过来的那把晶莹剔透的糖果。她满心欢喜地仰起头,对着白同甜甜地说道:“谢谢叔叔!”此时的小女孩笑得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一般,纯真而又美好。
白同微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轻声说道:“不用谢啦小姑娘。那我们这就走了哦,您二位不用送啦,外面风大天冷的。快回屋去吧,可千万别把孩子给冻坏喽。”说完,他便与同伴转身缓缓离去。
两位老人和小女孩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们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的身影。过了许久,老人才轻轻拉起小女孩的手,温柔地说道:“好了宝贝儿,咱们进屋去咯。”
一进屋子,小女孩就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糖果,像献宝似的递到两位老人面前,开心地嚷嚷道:“爷爷,奶奶,你们快来尝尝呀,这个糖可好甜呢!”然而,两位老人却只是慈爱地摇了摇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乖孙女,爷爷和奶奶年纪大啦,不爱吃糖,还是你自已吃吧。”说着,还轻轻地推了推小女孩的小手。
可是小女孩却不依不饶,嘟起小嘴撒娇道:“爷爷奶奶要是不吃,那妮儿也不吃啦。”说完,她便倔强地将手中的糖果放在了桌子上。
见此情景,老人无奈地相视一笑,然后其中一位老人伸手拿起桌上那块最小的糖果,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起来。顿时,一股甜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老人忍不住眯起眼睛,露出满足的笑容,夸赞道:“嗯,真甜呐!”另一位老人见状,也跟着拿起一小块糖果尝了起来,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老人转头看向地上摆放着的那堆刚刚由白同二人送来的柴火以及几条冻鱼,眼中满是感激之情。他转过头来,笑眯眯地对小女孩说道:“妮儿啊,今天晚上咱们可有口福啦,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鱼肉大餐喽,你说好不好呀?”小女孩一听有鱼吃,高兴得拍起手来,欢呼雀跃道:“太好了太好了,我最喜欢吃鱼啦!”屋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温馨无比。
“太好了。”小女孩很开心,今天是她这一年里最幸福的时光,不仅有甜甜的糖果,还有珍贵的肉吃,小女孩开心的跳着。老人往壁炉里放了几根柴火,壁炉里的火焰顿时大了起来,不一会屋子里的温度升高了。在温暖的火光照耀下,小女孩一家开心的笑容是这个寒冬最美的景色。
白同二人缓缓地从赵叔家里走出,他们的脚步略显沉重,仿佛心中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感慨。紧接着,他们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朝着另一位独居老人——文婶的家中走去。
一路上,季墨轻声向白同讲述着关于文婶的过往:“文婶的丈夫和儿子同样是在十年前不幸牺牲的。亲人的离去让她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不仅如此,她自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这些年来,她一直被疾病缠身,整个人看上去总是病恹恹的,毫无精气神可言。”说到这里,季墨不禁微微叹息一声。
在季墨的记忆深处,文婶曾经是一位无比温柔的婶子。那时的她,脸上总是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尤其喜爱小朋友们。每当孩子们到她家玩耍时,她总会慷慨地拿出各种美味的零食分享给大家。小时候的季墨非常喜欢去文婶家做客,那里充满了温暖和欢乐。
“唉,真是太可怜了……”白同忍不住再次感叹道,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残酷无情。说话间,两人不知不觉便已来到了文婶的家门口。
轻轻推开那扇有些破旧的门扉,屋内的景象令他们心头一紧。只见冰冷的壁炉宛如一个失去生命的巨人般静静地矗立在房间一角,里面没有丝毫火苗跳动的迹象,唯有一层厚厚的灰烬无声无息地躺在其中。文婶则裹着一件厚重的棉衣蜷缩在床上,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原本明亮的双眼此刻也显得黯淡无光。
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文婶艰难地抬起头来,当看清来人是季墨和白同时,她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咳咳咳,原来是季小子和白小子啊,你们怎么今天有空过来啦?”咳嗽声不断从文婶口中传出,可以明显看出她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了。
季墨快步走到文婶身边,关切地问道:“文婶,是不是没有柴火了呀?您怎么不烧壁炉呢?这屋里实在太冷了,这样下去您的身体可怎么吃得消啊!”说着,他伸出手摸了摸文婶冰凉的双手,眉头紧紧皱起。
“我啊,就是独自一人生活,平日里几乎足不出户,成天就这么躺在床上。好在还有厚厚的被子盖着,倒也不至于感到太冷。”文婶那虚弱无力的声音,时不时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她一边说着,一边蜷缩在床上,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会不会是因为柴火不够用啦?唉,也是,您这身体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到了秋天的时候,还生了那么一场大病。想来当时您肯定没多少力气去囤积足够过冬的柴火吧。我呀,今天特意给您拉来了一些柴火,不过数量不算多,您先将就着用用。要是用完了,等下次雪停之后,我再来给您送些过来。”季墨回想起文婶在秋天生病的情景,心里不禁有些心疼。他知道,对于身体孱弱的文婶来说,要独自准备充足的柴火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
此时,白同注意到桌上摆放的水杯里的水眼看就要结冰了,于是他二话不说,迅速跑到门外,费力地搬进来一捆柴火,并熟练地点燃了壁炉。随着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一股温暖的气息如潮水般迅速在整个屋子里弥漫开来。原本冷冰冰的房间渐渐变得暖和起来,而文婶在这温暖的环境中,脸色也似乎比之前稍微好看了一些。
然而,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和帮助,文婶却连连摆手说道:“哎呀,我可不需要这些柴火啦!就我这副老弱多病的身子骨,就算用上了也是白白浪费资源嘛,还不如把它们留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呢。”显然,文婶完全没有料到季墨和白同二人此番前来竟是专程给自已送冬天最为紧缺的柴火的。毕竟,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导致家家户户对柴火的需求量都大幅增加。
文婶家中本就所剩无几的柴火,如今由于用量不断增加,很快便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她只好选择在夜晚才点燃壁炉以获取些许温暖,而白日里则不敢轻易生火,只能在床上紧紧地裹着被子,身体依然止不住地瑟瑟发抖。即便如此节俭,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婶也渐渐意识到,最终恐怕还是会面临无柴可烧的困境。
就在这艰难时刻,白同与季墨宛如雪中送炭般及时出现,并带来了足够多的柴火。然而,心地善良的文婶却并未打算接受这份好意。因为她担心一旦收下这些柴火,白同和季墨自家就会因缺柴而受冻甚至生病。正当文婶想要开口婉拒之时,白同和季墨已然转身再次走出房门,迅速将车上剩余的柴火以及几条新鲜肥美的鱼儿一并卸下,然后整齐地放置在了厨房之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完全没有留给文婶任何拒绝的机会。
“文婶,那我们就先告辞啦!还有好几户人家等着我们去送呢。”说罢,白同和季墨微笑着向文婶挥手道别,随后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朝着下一家走去。望着厨房里堆积如山的柴火和鱼儿,文婶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自语道:“真是两个懂事的好孩子啊……”
白同和季墨一路前行,不久之后,竟在半路偶遇了村长。只见村长正率领着另外三名村民,同样推着四辆装满柴火的小车缓缓走来。“季小子和白小子,你们这是?”村长没想到会碰到他们,也是推着车,车上堆满了柴火和鱼。
今年这个冬天啊,真是出奇地寒冷!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一般。我们担心村里那些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家们过冬的柴火储备不足,于是便合计着给他们送去一些温暖的柴火。就在前些日子呀,我们还一块儿去捕鱼啦,没想到这一网下去,收获颇丰,鱼多得都快装不下啦!想到这些鱼儿要是吃不完可就要白白浪费掉了,所以大家一商量,决定把多余的鱼分一些给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们尝尝鲜。这不,我们已经去过赵叔家和文婶家了,接下来正准备前往苍叔家里呢。季墨言简意赅地向众人讲述了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
“哎呀,好小子!你们想得真周到哇!其实咱们村儿里的大伙也都有着同样的心思呢,生怕老人们的柴火不够用,这不,正在挨家挨户地给他们送呢。巧得很呐,我们接下来刚好也要去孙苍他家,要不你就跟我们一道走吧?”村长满脸笑容,眼中满是对年轻人的赞许与欣慰之情。他心里头明白,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都如此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整个村庄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