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继母不好做,她转身另谋高嫁

第86章 江南查案

加入书架
书名:
高门继母不好做,她转身另谋高嫁
作者:
渺渺清音
本章字数:
3956
更新时间:
2025-01-04

秦令怡拿起一个五彩斑斓的布老虎,逗弄躺在摇篮里的四姑娘。四姑娘咿咿呀呀,眼睛跟着布老虎滴溜溜转,露出无齿笑容。

四姑娘的亲娘,故意把布老虎挪开,看不到布老虎,四姑娘使劲抬脖子,偏偏因为脖子太软抬不起来,只能呀呀呀的叫,一声比一声急。

秦令怡直乐,看小四的反应,实在有趣。

还是鸣翠先看不下去了,“姑娘,你怎么这么幼稚啊!还欺负小孩儿!四姑娘才多大啊!”

“生的小孩不拿来玩,简直毫无意义么!”秦令怡笑吟吟的,“我就想她再长快点,一眨眼就能说话,走路,读书了,现在软趴趴的,一点都不好玩。”

“等四姑娘真长大了,姑娘又该后悔了,小孩子就这时候最可爱,肉乎乎的。”

“我才不会后悔呢,长大多好!”她就能出门,建功立业,闯荡天下。

秦令怡衷心期待女儿长大的模样,她会是金枝玉叶,千娇万宠长大,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拦她,她能骑马,能下海,能实现她母亲没有实现的梦想。

“不过,爹什么时候回来啊,真想让他看看他的外孙女。”

“老爷走商,一走就是大半年,估计要等到年底才会回来吧。”

“上次的信件,爹说他走到什么地方?”

“好像是青州?这又过去一个月,老爷恐怕又到了新的地方。”

“不过没关系,要是到了年底,爹总归要回京城一趟的。”

秦令怡把四姑娘举起来,“到时候,小四就能看到外祖父啦~”

爹会惊喜又期待吗?

*

远在江南的秦北海,猛的打了个喷嚏。

站在他身边的秦大牛连忙替他拢了拢披风,“伯父是不是受寒呢?最近降温,变冷了。”

“还好,说不定是有人在念叨我呢。”秦北海笑笑,“肯定是小怡,我以前出远门,她就这样,在家一天念叨三遍的。”

“怡姐姐会等着伯父回家吗?”

“也等,也不算等。我出门去跑货源,开拓市场,经营铺子的事她管,也是东奔西跑,到处走动。只有年底时,我们会在老家聚齐,然后一起过年。”秦北海露出怀念的笑容,“现在么,一样能在京城相聚。”

“听说怡姐姐的孩子,都满月了,生的白白胖胖,跟伯父很像呢。”

秦北海的笑容更真切了,“是啊,我也想看看外孙女到底长什么样。”

“还要等差事办完呢!”秦大牛说。

“幸好我们来的及时,这次的差事还能插上一手,捡个漏。”想起自已灵光一闪的思路,秦北海庆幸自已来的及时。

本来么,他们是打算直接回京城团聚的,没想到女儿的来信里,提到信郡王下江南办差事。

秦北海敏锐的觉察到机会,他们现在已经踏上了信郡王的船,就别想着半路跳船,而是要踏踏实实朝着目的地前行。

秦北海一贯的胆大,敢赌敢压筹码,才有这些年攒下的家业。

他们来的时候,信郡王的差事正好处于瓶颈期。

他是来查盐税的。

江南的盐税,差不多占了整个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大周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只是这些年,连年减少,每年少个几万两。

但谁要是核对十年,二十年的账本,就会发现少的缺口,越来越大,差额已经有五十万两。

多大一笔银子啊。

而江南繁华,人口增加,怎么可能盐税还逐渐减少呢?难道多了一批不用吃盐的人?

老皇帝发现这个漏洞后,当然要派人来查问,而最佳人选,必然是自已的亲生崽,才有可能不被金钱腐蚀,不被关系网牵连,查清盐税减少的问题。

信郡王头一次出远门办差事,被父皇委以重任,当然是激昂愤慨的,一展拳脚。

他的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江南在南方,他们这么一群北方来的,光口音就能被人察觉到异样,更不会提供多少信息。

信郡王拿着信,去找了秦令怡说的几个叔伯,在那些人的帮助下,查到一些边角料,没法继续深入到盐税的核心点。

正僵持,秦北海犹如天降神兵,正巧砸在信郡王眼前,助他打开了缺口。

商界的人排外,排斥一切外来的人,哪怕有金钱开道,都不好使,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但是他们不排斥同类,秦北海虽不在江南的商界,他们倒也听过秦北海的名字,验证过他的真假后,正在跟秦北海试探着接触。

秦北海伪装出一副,想要插手盐引生意的样子,大撒金钱,正跟商界的人打的火热。

秦北海每次出入宴会,都会带着信郡王,两人携手,逐渐查到了关键人物。

果然,是有人在盐引上动了手脚,当中间商赚差价。

他有法子弄来盐引,盐引才能弄到官盐,此人居中,抬高了盐的价格。

而贩盐的商人为了弥补自已的损失,又会偷偷把一部分私盐,跟官盐一起卖,十中掺一,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了。

唯一的损失就是盐税。

信郡王在宴会上,气的差点没绷住表情,这种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蛀虫,还这么堂而皇之的参加宴会,通宵达旦的宴饮,当真让他生气。

就算他贵为皇子,都没这么奢侈浪费过。

比如现在,为了让宴席上的气味好闻,有专门的侍从在旁边切好一篮子橙子,摆放在木几上,半个时辰后就端下去,扔了。

外头,还有人沿街乞讨,填不饱肚子。

秦北海轻声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原来是这样的场景。”

“这诗写的真好。”信郡王也忍不住叹息,“那我更要好好做事了。”

“您有这个心思,天下的百姓,也能过些轻松些的日子了。”

信郡王一边点头,一边思忖这事该怎么办。这位姓严的商人是中间商,但怎么样才能拿到人证物证呢?

有了证据,他们才好拿人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