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莓成熟得很快,今天摘了明天再去摘又是一大片。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嘉安每天在家里忙过之后,就会带上弟弟妹妹们一起上山摘野草莓。
学会了做草莓酱,便再也不怕白草莓放坏。
留下一部分每天当作水果当天吃掉,另外一部分嘉安按照之前的方法做成了草莓酱。
短短几天时间,家里就堆了很多的草莓酱。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房子己经要完工了。
现在就差一些细节方面的工作。
姜采薇打算在前面再修一个大院子,这样以后几个孩子玩耍,夏天大人乘凉也有地方。
通过与工匠商量,姜采薇请工匠用剩下的砖块在外面围了个很大的院子。
围墙的中间留了个大门,确保马车也能顺利通行。
之前圣上赐的义民牌匾就挂在大门的正上方。
在院子里姜采薇还特意种了两棵桂花树,这样夏天一开花不仅满园香,还有了乘凉休息的地方。
沿着围墙那一圈,则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玫瑰,月季,兰花,蔷薇,绣球等等。
只要是能想到的,姜采薇都买了一些。
至于家里养的一些鸡,则全部放到了后院。
工匠他们那里有做好了的石桌,姜采薇也定做了一个,准备放在院子里。
院子的左边则做了一个假山,将外面小溪的水引进来,刚好形成一个水池,平时可以往水池里面养养鱼,种种荷花。
为了用水方便,引进来的水并不是首接流入水池,而是从假山上一处凹陷石壁流下来。
这样,平时用水就可以首接在石壁上面接。
家里要用的各种家具,桌椅,床等用品,姜采薇打算商城里面买。
只要是款式同这个时代差不多的,在商城里面买还能省点钱。
很快房子便彻底完工了,家里需要的一应家具也都置办齐全。
看了个良辰吉日,姜采薇打算请桃花村的人们一起来热闹热闹。
一是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帮助,二是既然来到这里了,姜采薇也想同大家把关系处好。
吃喝这些都不计较,主要是给新房子增添点人气。
嘉乐和景行都没在家,嘉乐的话到时候请假一天就行,姜采薇担心的是景行。
搬家的时间己经确定好,姜采薇打算现在去一趟周神医的草堂,一来是看看景行,二来是给周神医派个请帖。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姜采薇觉得周神医这人很是不错,是一个很值得相交的朋友。
于是叫上姜致远,坐上马车出发了。
许久没见景行,嘉乐也想跟着去,想到景行上次问起小福宝,姜采薇干脆也将其带上了。
殊不知这一去,将会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惊喜。
是的,景行彻底好了。
姜采薇他们到了草堂,推开门却一个人也没有。
想到周神医是在这附近采药,姜采薇他们就在草堂子里坐着等。
“周神医,你耍赖,这次比赛明明是我赢了,你说赢了的不用背的。”
“哎呀,小景行,你让让老人家嘛!”
......
屋外,突然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听到是景行,嘉安和姜致远一同冲了上去。
两人躲在门后,像以前一样打算吓景行一大跳。
“嘿,景行!”等景行进来后,两人从门后跳了出来。
“啊!”景行惊叫了一声,看清来人后,立刻笑了起来。
“大姐,致远哥,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不同于以前稚嫩的口气,嘉安和姜致远齐齐盯着景行。
“你们盯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景行用手胡乱摸了摸脸上。
姜采薇看着景行如今的改变,又看了一眼周神医,周神医此时头仰得高高的,得意得不行。
“景行!”姜采薇轻声叫道。
“娘,小福宝!”景行走过来,本想伸出手抱抱小福宝,看了一眼满是泥土的手,他立刻缩了回去。
“你们等我洗把脸!”说着就放下背篓。
“啊,太好了太好了,景行真的好了!”没等景行进屋,嘉安和姜致远便冲过来将他紧紧抱了起来。
姜采薇也激动不己,忍不住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景行好了,这比她赚多少钱都开心。
于是也激动的与大家抱在一起。
周神医看着面前抱成一团的一家人,心里更加替他们开心。
哭过笑过之后,景行这才进屋将手和脸洗净,又换了套干净的衣服。
现在他己经好了,这次就能同姜采薇他们一起回去。
看着面前穿戴整齐,笑容灿烂的少年,姜采薇咧着的嘴就没合拢过。
与姜采薇一家人的欢乐不一样,周神医则有些不开心。
这段时间有了景行的陪伴,他过得比以往都开心。
本想把一身本领传给景行,奈何景行这孩子志不在此。
没有办法,周神医只得尊重景行的决定,放他回去。
姜采薇很是感激周神医,这次来又给他带了很多东西,除了手电筒专用的电池,还有两口袋大米和十斤肉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
“周神医,那景行便先走了!”临走前,景行同周神医道着别。
“走吧,走吧!”周神医强装坚强把手一挥。
“周神医,我会经常来看你的!”马车动了的时候,景行朝着周神医喊着。
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周神医小声回答道:“后天就要见的,整这么煽情干嘛?”
马车缓缓向前走着,一路上花开得正好,时不时从马车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
接回了景行,接下来就是准备搬家的各种事情。
搬家的事桃花村的人姜采薇都是请里正帮忙说一声,至于其他人,她只得去亲自去县城送请帖。
这样一来,又去了半天时间。
得知姜采薇家要请大家吃饭,左邻右舍的人纷纷表示要来帮忙。
既然是搬家,家里也要弄得热闹些,镇上都有这些东西卖,但姜采薇觉得自己做的才是最有意义的。
嘉乐提前也提前一天回了家,姜致远和姜采易把从镇上买来得灯笼全部挂了起来,新房立刻有了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