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问命天台,九天对望
诸文圣塔·第七层,问命台。
王也立于高天之巅。
整座塔体于此层彻底消融,天地之间只剩下一座孤悬于天际的苍青石台,浮在浩瀚星河之上,西方无地,八极无根,唯有风声呜咽,仿佛在诉说亿万年来未有人踏足之寂。
石台中央,刻着一座圆形帝印台座,周围则是古老断裂的碑文残石,皆是失败者所留。
这些名字,有的曾轰动九州,有的曾问鼎文道之巅——却皆死于此地。
此处,非比试,非讲道,非破敌。
此处,是“天命”的终极选择。
一旦踏入,王也将亲身引动“天命之审”,由天地意志与亿万苍生之念交织而成的“九天天问”之力,对他进行审判。
——通过者,登文帝之候;
——失败者,神魂崩散,文道尽毁,永无再起之日。
……
【系统提示】
“你己抵达诸文圣塔第七层·问命台。”
“将启动最终问命程序:九问九念。”
“须凭己道承之,九问全应,方得真命;若一问不及,印位崩毁。”
“是否开始天问?”
王也缓缓点头:“开始。”
……
轰!
星空剧震,一道磅礴到无以复加的神念自九霄降临,化作九座天影,悬于王也头顶,仿佛九尊古神——它们无形、无声,却以“念”质凝结而成,是亿万苍生最深层次的质疑、敬畏、憎恨、期望、悔恨、贪婪、忠诚、虚妄、愚昧之总和。
——这便是“九天天问”。
第一天影开口,声音如雷:
“若你为帝,谁为你死?”
王也毫不迟疑地答道:
“若我为帝,死者非为我而死,而为所信之道。”
“我不求人死为我,只求我能为他们之死负责。”
轰!
第一天影崩碎,星辉灌入王也身躯,文气陡然提升!
第二天影降问:
“你可斩忠臣?你可杀亲人?你可因文统而血染九州?”
王也闭目半息,睁眼如电:
“若忠臣害民,我杀;若亲人背道,我斩;若九州逆道,我也不惜文战。”
“但我所为,永不因私。杀一人,为百姓生;斩一国,为文道正。”
轰!
第二影碎,万民之念入心!
……
第三天问:
“你之所行,是否会终成霸道?你会否以文镇世、以律压众,使天下再无自由之言?”
王也沉声答道:
“文道之盛,不在禁言,而在容言。”
“我以文立纲,不以文为枷锁;我立法定理,不以法夺心魂。”
“万言之下,自有公论;文主之位,不是独尊,而是引导。”
轰!
第三天影破碎,笔气纵横,王也心神空明,周身文道凝为神焰!
……
第六、第七、第八问纷至而来。
王也步步应答,道心无瑕,越应越烈。
首至最后一问降临,天问第九念,化作苍老之声,带着九分冷漠、一分怜悯:
“你可知——你所有之路、所立之道、所写之书,都终将被遗忘?”
“你可承认,你终究不能改变真正的命运?”
“你可放弃这不归之路?”
……”
王也望着九天天影,沉默了良久。
他想起文府故土,想起陆诗然遗书,想起讲道三日、冰原封圣,想起万千目光之中,那些曾因他之言而改变命运的百姓、学子、老兵、孤儿、百部盟者……
他缓缓提笔,落下一字:
“不。”
“我知此路终将孤独,我知文道未必永存。”
“但我不甘平庸,不甘让不公之理传世百年,不甘看苍生之苦无人提笔。”
“哪怕终有一日,我所写被毁、我所建被忘、我之名不存,我也愿今日之笔,逆天命一次!”
轰——!!!
九天齐崩,万道共鸣!
整个虚渊界、九州大地、蛮荒星海、百族边界,所有心念皆感一股莫名震动!
文塔之巅,万卷齐鸣,亿道文气自九州升腾,与塔顶金光交融!
王也周身升起亿万光辉,天心、地律、人愿、文魂、百家、诸圣、亿民之念,皆涌入那座帝座虚影!
……
【系统提示】
“你己完成‘问命台·九问’。”
“天命承认,九州共鸣。”
“你——获得文帝之印。”
【恭喜你,成为:九州共主·文道大帝】
【神通全面升级】:
【天心讲道】→【帝心定理】:可引万念共鸣,言出天地同理;
【魂念铭碑】→【万民护印】:凡你之下所救百姓,皆可为你镇邪避劫;
【诸圣之鉴】→【文帝召令】:可一念召圣,集诸子百家之力;
【一言九鼎】→【天律九章】:你之文令可化天下九律,封天锁地;
【文择三令】→【帝纲五策】:五策齐出,布天网、定九权、治万疆。
……
王也站于问命台中央,金光环绕,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之时,天地己非此前。
他己,不再是王也。
而是——当世文帝!
轰!
诸文圣塔,自塔顶至塔底,全线亮起,亿万符文升空,浮现九州之上!
九州百国、西荒百部、千学百族,尽皆抬首仰望——
天幕之上,一道金字,横跨天地:
“文帝王也,承命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