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护栏在烈日下烫得几乎能煎蛋,我搓了搓被晒得发烫的手背,转头看向哥哥:"回屋吧,这太阳快把人烤化了。"哥哥最后瞥了眼楼下仍在抢购的人群,随手带上玻璃门,蝉鸣声瞬间被隔绝在外。客厅的空调冷气裹着淡淡的灰尘味扑面而来,让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沙发陷下去的瞬间,隔壁传来挪动家具的声响。透过墙壁,我隐约听见年轻女孩清亮的声音:"爸,急救箱真的要放在玄关吗?万一地震......"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闷响混着父亲的叮嘱:"阿明,把压缩饼干放高点!"
对门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防盗门开合间飘来几句对话。"老李,多买点蜡烛准没错!""知道知道,孩子他妈正列清单呢......"脚步声渐渐远去,楼道里此起彼伏的开门关门声,像某种无形的倒计时。
哥哥随手打开电视,新闻频道正在首播超市抢购画面。镜头扫过货架上的空纸箱,记者的声音带着杂音:"目前全市物资供应充足,但......"画面突然切换成晃动的监控录像,邻市某栋大楼在地震中剧烈摇晃的画面让你心里一颤。
"咱们这楼应该没问题。"哥哥关掉电视,金属遥控器在茶几上磕出轻响,"三层一户,地基打得比普通住宅扎实。"他的话没能完全驱散空气中的不安,楼下突然传来重物倒地的巨响,惊得我和哥哥同时望向阳台——不知是谁家的花盆坠落,在水泥地上摔得粉碎,泥土溅在抢购的行人脚边,却没人驻足多看一眼。
空调外机的嗡鸣声中,茶几上的手机突然开始疯狂震动。住户群里的消息提示红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我点开界面,99+的未读消息瞬间将屏幕填满。
"我看就是危言耸听!"301的老张头率先发言,还配了个叼烟的表情包,"我在地震局有熟人,根本没监测到什么'特级地震'。"消息刚发出,立刻被刷屏的新消息淹没。
"老张,话可不能这么说!"二楼的李姐甩出一张应急物资清单的截图,"宁可信其有,我连逃生绳都买好了。上次邻市地震的惨状,你们都忘了?"
群里瞬间分成两派。502的王哥转发了一段专家解读视频:"官方都说了,目前只是预警,没必要过度恐慌。"可紧接着,对门的陈阿姨就发了段语音,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抖:"我刚带孩子去超市,货架都空了!现在囤物资还来得及吗?"
我正看得入神,哥哥凑过来看了眼屏幕,冷笑一声:"网上真是什么人都敢冒充专家。"他话音未落,业主群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是住在顶楼的独居奶奶,发了张颤巍巍手写的纸条照片,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孩子们,要是真地震了,我腿脚不好,能不能......"
消息发送后,群里突然安静了几秒。紧接着,一连串温暖的回复刷屏:"刘奶奶,到时候我背您下楼!""需要帮忙囤物资随时喊我!"我看着这些消息,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却又被突然弹出的新消息惊得一凛——有人转发了一段模糊的视频,画面里地面剧烈抖动,尖叫声此起彼伏,配文写着:"内部流出!这就是即将发生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