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未散,案头那张纸在烛光下泛着青灰。张成的字迹歪斜,像被冻僵的手写出来的。我盯着“他不是……一个人”这句断了的话,指尖慢慢蹭着纸角,仿佛能从那些残墨里摸出什么。
殿外脚步声逼近,李德全的声音压得极低:“陛下,时辰到了。”
我抬眼,窗外透出一丝青白,寒气顺着窗缝爬进来,贴着脖颈往下钻。
点了下头:“走。”
早朝开始,满殿鸦雀无声。群臣列队整齐,和珅站在前排,脸上挂着那副老笑模样;刘墉则眉头拧紧,眼神沉得像要滴水。
我踩上台阶,在龙椅上坐下,手扶着扶手,掌心微凉。扫过群臣一眼,缓缓开口:“朕近日思量多时,江南民情如何,还需亲眼看看。故此,决意南巡。”
话音落下,殿内空气像是凝住了。
片刻后,和珅上前一步,嗓门亮得像敲钟:“陛下圣明!江南富庶之地,百姓殷实,商贾云集,陛下亲临,必是万民欢腾、西海归心!臣愿亲自筹备,尽犬马之劳!”
他话说得快,嘴角翘得更高,眼里藏着掩不住的兴奋。
刘墉却猛地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沉稳如铁:“陛下三思!南巡虽为皇恩浩荡之举,然耗费巨大,民间未必承受得起。今岁各地灾荒未息,若再兴土木、调拨人力物力,恐加重百姓负担,引发动荡。”
和珅一笑:“刘大人多虑了。朝廷自有章程,百姓亦当尽忠职守。陛下巡视江南,本就是体恤民意之举,何来扰民一说?”
刘墉冷冷看他:“和中堂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曾细查历年南巡开销?百姓是否真能承受?”
和珅不慌不忙:“刘大人既然如此关心民生,不如亲自随驾南巡,亲眼看看百姓生活,岂不比纸上谈兵更有效?”
刘墉脸色一沉,正欲回嘴,我抬手打断。
“够了。”我语气淡得像冰,“此事朕己决意,无须再议。和珅既愿主动请缨,便由你全权负责筹备,务必周详妥帖。”
和珅立刻叩首:“臣遵旨!”
我顿了顿,目光转向刘墉:“至于刘罗锅,你若真忧心民生,不妨也随行监察,确保沿途政务清明、赋税合理,有何异议?”
刘墉怔了怔,随即拱手应道:“臣遵旨。”
我看他们一眼,心里己有盘算。
——
退朝后,和珅回到府中,脸上笑意藏不住。
“老爷果然高明!”刘全低声笑道,“这筹备总管可是肥差中的肥差!”
和珅端起茶盏,吹了口气,眯着眼:“自然。这一趟南巡,花费巨大,若能从中稍加‘润色’,便可赚得盆满钵满。”
刘全点头:“属下明白,这就去联络江南那边的商人,让他们配合行事。账目方面,属下也会安排妥当,保证滴水不漏。”
和珅笑了笑,眼神幽深:“做得干净些,别让刘罗锅抓住把柄。”
“是。”刘全躬身离去。
和珅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他知道,这场戏才刚开始。
——
与此同时,刘墉回到府中,神色沉重。
霞儿迎上来,扶住他的手臂:“夫君,你怎么了?”
刘墉叹了口气,摇头道:“和珅此番主导南巡筹备,恐怕另有图谋。他一贯贪财好利,这次只怕又要借机敛财,榨取民脂民膏。”
霞儿皱眉:“那皇上为何还让他负责?”
刘墉沉默片刻,才道:“皇上的心思,我们猜不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早己看穿和珅的用心。”
霞儿不解:“那为何还要答应?”
刘墉缓缓道:“因为皇上想让我们看清和珅的真面目,也想让我们自己走出下一步棋。”
霞儿看着他,眼中闪过担忧:“那你打算怎么办?”
刘墉目光坚定:“我要搜集过去几次南巡的记录,找出其中的问题,找到突破口。只要证据确凿,哪怕他手段再高,也逃不过律法。”
霞儿点头:“我去帮你整理旧档。”
刘墉拉住她的手,声音轻了些:“辛苦你了。”
——
御书房内,我翻着手里的奏折与账册,纸页泛黄,边角卷起。
李德全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我忽然停下,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低声问:“你说,朕此举,是不是太冒险了些?”
李德全一愣,迟疑道:“奴才不敢妄言。”
我笑了笑:“你跟着朕这么多年,还怕说出心里话?”
李德全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才小声道:“依奴才看,皇上此举,既是试探,也是布局。让和珅掌管筹备,是为了看他是否会露出马脚;让刘罗锅随行监察,则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两人皆是聪明人,不会看不出这是皇上的用意。”
我点点头,眼神冷了几分:“不错,朕就是要让他们斗个明白。”
李德全没再说话,只默默站着。
我合上奏折,起身走到窗边。
远处宫墙积雪渐厚,天地苍茫一片。
而我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
数日后,南巡筹备正式启动。
和珅动作迅速,先下令江南各地采办丝绸、瓷器、修缮龙舟等事,并指定专人承办,以确保“品质上乘”。
刘罗锅拿到报价单时,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价格……”他低声念道,“比往年高出三成不止,甚至有些项目,根本未曾有先例。”
刘安在一旁分析:“属下初步调查了一下,发现这些承办商人,大多与和珅关系密切,甚至有人曾在账目上留下过痕迹。”
刘墉沉吟片刻,缓缓道:“看来,他己经迫不及待要动手了。”
刘安低声问:“要不要现在就上奏揭发?”
刘墉摇头:“不可打草惊蛇。我们要等,等他彻底暴露出来。”
他望向远方,喃喃道:“南巡尚未启程,真正的较量,己经开始了。”
——
夜幕降临,和珅府内灯火通明。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手里攥着一份预算清单。
“刘罗锅果然不简单。”他对刘全说道,“他己经盯上了咱们的报价。”
刘全皱眉:“要不要调整一下?”
和珅冷笑一声:“不必。越是调整,越容易露馅。我们只需按原计划进行,让他抓不到破绽。”
刘全点头:“是,属下明白了。”
和珅缓缓坐下,目光深远:“刘罗锅以为自己步步为营,殊不知,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中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
六王爷府中,他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信上写着一句话:
“他动了。”
六王爷缓缓合上信封,眼中光芒闪烁。
他知道,乾隆己经开始收网了。
而他,也必须准备好自己的下一步棋。
——
次日清晨,皇宫大门缓缓开启。
阳光洒落在青石台阶上,映出一道道斑驳的影子。
我站在御书房门前,望着远方的天空。
风,依旧寒冷。
但我己准备好了。
“传旨。”我淡淡开口,“南巡事宜,如期进行。”
侍卫高声应命,转身离去。
我轻轻叹息,收回视线。
“该来的,终究会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一名侍卫冲入大殿,神色紧张。
我回头,目光如电:“何事?”
侍卫喘息着递上一封密函:“江南急报——”
我接过,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纸上赫然写着:
“永兴号掌柜,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