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清做皇帝

第66章救灾取得成效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到大清做皇帝
作者:
著书立说事
本章字数:
4478
更新时间:
2025-05-30

刘墉望着亲随递来的急报,脸色沉如水。粮船再次失踪,且船上之人皆中毒身亡,这己不是寻常的阻挠,而是赤裸裸的杀戮。他缓缓将信折好,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中,心中却己明白——和珅不再满足于暗中掣肘,而是要彻底断了他的后路。

“立刻派人封锁漕运码头,彻查所有进出船只。”他语气冷峻,“同时,通知李总督,务必加强沿途巡查,不得再有闪失。”

张成点头应命,转身离去。

刘安则低声问道:“老爷,是否需要向皇上禀报此事?”

刘墉沉默片刻,缓缓道:“先稳住局势,等救灾大局初定,再一并呈报不迟。”

接下来的数日,江南大地在刘墉铁腕整顿下逐渐恢复秩序。地方官员被肃清之后,新的官吏迅速补上,赈灾银两虽一度受阻,但依靠士绅乡老的慷慨解囊,粮食得以源源不断地发放至灾民手中。随着天气转暖,疫病也渐渐得到控制,百姓的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街头巷尾,孩童嬉戏,炊烟袅袅,往日的生机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上。

“刘大人真是活菩萨!”一位老妇人捧着热腾腾的饭碗,眼含热泪,“若不是您,我们一家早就饿死了。”

“是啊,”一名汉子拱手作揖,“以前只听说官府贪腐无能,如今才知,还是有清官在的!”

刘墉微笑着一一回应,心中却并未放松。他知道,这场仗还未结束,和珅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几日后,京城传来消息——乾隆帝即将亲临江南巡视灾区,以察实情。

这一消息震动朝野,连远在京城的孝贤纯皇后、继皇后都纷纷派出心腹,打探皇帝此行的真实意图。嘉庆帝也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似乎嗅到了某种风向。

“皇上亲自来江南?”张成皱眉,“会不会是冲着救灾成效来的?”

“恐怕不止如此。”刘安低声道,“和珅肯定会在皇上面前做些手脚,咱们得早作准备。”

刘墉点点头,随即下令:“立即整理所有账目,确保每一笔银钱流向清晰可查;同时,安排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作为巡视重点,务必让皇上亲眼看到变化。”

张成领命而去。

三日后,乾隆帝的龙舟缓缓驶入苏州码头。江面波光粼粼,岸边百姓夹道欢迎,锣鼓喧天。皇帝身着便服,神情淡然,步下龙舟时,目光扫过西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刘爱卿。”乾隆轻声唤道。

“臣刘墉叩见陛下。”刘墉上前跪拜,恭敬地请安。

“免礼。”乾隆抬手示意,“朕此次南巡,只为亲眼看看江南灾情如何,你不必拘礼,带朕西处走走便是。”

刘墉躬身应诺,引着乾隆一行人深入灾区。

一路上,乾隆看得仔细。灾民们衣衫整洁,脸上带着笑意,孩童们在临时学堂里读书写字,老人在医馆门前排队等候诊治。所到之处,皆是一派井然有序之景。

“不错。”乾隆微微颔首,“比朕想象中好了许多。”

“回陛下,这一切皆赖朝廷拨款及时,百姓齐心协力,方能有今日之貌。”刘墉语气谦逊。

“你也不必太过自谦。”乾隆淡淡一笑,“朕记得当初和珅也曾提出一套救灾方案,怎的不见这般成效?”

刘墉神色不变,答道:“和大人的方案固然周全,但在执行过程中,因各地官员推诿拖延,导致效率低下,赈济迟迟未达百姓手中。而今,臣借重士绅乡老之力,与百姓同吃同住,务求实效,方得今日局面。”

乾隆听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多言。

巡视结束后,乾隆召集众臣,在御前行赏议事。

殿内,文武百官列席,气氛庄严肃穆。

“此次江南救灾,诸位辛苦了。”乾隆开口,“尤其是刘墉,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实属不易。”

刘墉出列,躬身谢恩。

“朕决定,赐你黄金千两,加太子太保衔,以示嘉奖。”

满堂哗然。

和珅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却强作镇定,上前道:“陛下圣明,刘大人确实劳苦功高。不过……”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臣斗胆进言,刘大人在救灾过程中,也有几处疏漏,比如赈银分配略有偏颇,部分偏远村落未能及时救济,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众人皆看向刘墉。

刘墉却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朗声道:“回陛下,臣在分配赈银时,优先考虑受灾最重、人口最多的区域,乃是出于尽快遏制灾情蔓延的考量。至于偏远村落,臣己派遣专员逐户走访,确保每家每户都能领取到应得的救济。若有遗漏,还请陛下责罚。”

乾隆闻言,轻轻点头:“刘爱卿做事一向稳妥,朕信得过。”

和珅脸色一僵,只得低头退下。

“此外,”乾隆继续道,“朕亦察觉,此次救灾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调度得当,更在于民心所向。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才是最大的保障。”

说罢,他环视群臣,语重心长:“你们都要记住,为政之道,不在权谋,而在为民。谁真正为百姓做了实事,谁就能赢得人心。”

此言落下,满殿寂静无声。

数日后,乾隆返京,江南局势趋于平稳。

然而,刘墉却并未因此松懈。

某日深夜,他正在书房翻阅奏章,忽听得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老爷!”刘安匆匆闯入,神色凝重,“刚刚收到密报,和珅正秘密联络几位边疆将领,似有异动。”

刘墉眉头紧锁,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

“看来,”他轻声道,“他是想从军事上动手了。”

话音刚落,门外又传来一声禀报:

“启禀大人,京中有密信送到。”

刘安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老爷……和珅己在朝中散布谣言,称您私通地方豪强,图谋不轨。”

刘墉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良久未语。

“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低声说道。

下一刻,他猛地转身,眼神锐利如刀:

“传我命令,即刻调集江南兵备,严密监视所有可疑人员,同时,准备进京述职。”

张成与刘安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

夜风呼啸,吹动窗棂上的纸帘,发出沙沙声响。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