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宫,成最红总管太监

第75章朝堂变革,面临选择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清宫,成最红总管太监
作者:
著书立说事
本章字数:
4614
更新时间:
2025-06-06

夜色未央,宫中传来太后召见的消息,我心中一凛,随即整理衣袍,快步前往慈宁宫。前日奕?的亲信来访,留下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有些棋局,不是你一个人能下的。”如今局势骤变,我隐隐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踏入殿内,太后依旧端坐帘后,目光冷峻如刀。她没有多言,只是将一份密折递出。我接过一看,竟是关于朝堂即将进行的大规模改革——军机处重组、户部财政整顿、兵部人事更迭,每一项都牵动着整个清廷的命脉。

“你觉得,该如何应对?”太后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沉吟片刻,拱手道:“臣以为,此番变革势在必行,然需谨慎行事。军机处若大换血,恐生动荡;户部整顿若操之过急,易致地方不满;兵部人事若变动频繁,或影响边防稳定。”

太后微微点头,并未表态,而是淡淡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心中一紧,知道这是她在试探我的立场。若贸然支持某一方,可能会被卷入更深的政治旋涡;若保持中立,则可能失去先机。思索片刻,我低声答道:“臣愿为太后分忧,协助新政推行,但亦会权衡各方利弊,确保朝廷稳固。”

太后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很好。”

离开宫殿时,我心头沉重。这不仅仅是一次朝堂改革,而是一场权力洗牌。谁能在其中站稳脚跟,谁就能掌控未来的局势。

翌日清晨,我召集小红与几位心腹,在府中商议对策。

“大人,”小红低声说道,“昨夜有消息传来,说军机大臣李鸿藻己向太后进言,主张削减宫中用度,以缓解国库空虚。若此策成真,恐怕会对您的势力造成冲击。”

另一位亲信也附和道:“不仅如此,兵部尚书刚毅近日频频与御史台往来,似乎有意弹劾宫中某些人贪污受贿……”

我皱眉不语,心中己有计较。这些举动看似是新政的一部分,实则暗藏杀机。有人想借改革之名,削弱我在宫中的影响力,甚至动摇根基。

“传令下去,让张去查清楚这些人的底细,尤其是他们背后的靠山是谁。”我沉声道,“另外,安排人手密切注意兵部、户部、军机处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众人领命而去,屋内只剩我和小红。

“大人,”她迟疑地开口,“您真的要正面迎战吗?现在朝廷上下都在盯着您,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我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缓缓道:“我别无选择。这场棋局,我己经下了太多筹码,退不得。”

接下来几日,我开始西处奔走,拜访几位关键人物。

首先是庆亲王奕劻。他虽表面答应合作,但内心未必真正信任我。我亲自登门,带来了一份详细的改革建议书,并承诺在军机处安插他的亲信。

“王爷,”我开门见山,“这次改革,若处理得当,您可借此机会巩固地位,甚至有望取代恭亲王奕?,成为军机首辅。”

奕劻神色微动,但并未立刻回应。我知道他在犹豫,便继续道:“若您不愿参与,那我也只能另寻他人。毕竟,这盘棋,总得有人下。”

他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好,我愿意配合。”

随后,我又拜访了户部尚书翁同龢。此人一向对宫中事务持保留态度,但我必须争取他的支持。我以经济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财政措施,并暗示他可在新政中扮演关键角色。

“小伟公公,”他抚须笑道,“你倒是懂得投其所好。”

“我只是希望新政顺利推行,不至于伤及根本。”我微笑回应。

他点点头,算是默许了我的提议。

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兵部。

刚毅为人刚愎自用,且与奕?关系密切。我派人打探得知,他正准备联合几位御史,上奏弹劾我贪赃枉法。若此事成真,不仅会影响我在宫中的地位,还可能引发太后的猜忌。

我决定先发制人。

我让张去搜集刚毅的把柄,果然发现他曾在一次地方赈灾中私吞银两。我将证据交给一位御史,暗示他可借此机会扳倒刚毅。

不出所料,数日后,一封弹劾奏章送至太后案头。刚毅措手不及,被迫辞官归乡。兵部群龙无首,我趁机推荐了一位对我较为友好的将领接任。

至此,朝堂上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然而,最棘手的问题仍是奕?。

这位恭亲王素来以智谋著称,且与太后关系微妙。他若出手,势必会掀起更大风浪。我必须弄清楚他的真实意图。

于是,我再次派出使者,秘密接触奕?的亲信,试图了解他的下一步行动。

几天后,使者带回一条重要信息:奕?正在筹划一项更为激进的改革方案,包括裁撤冗员、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堂等。这些举措若实施,无疑会触动大批保守派的利益。

“看来,他是想借助新政,彻底掌控军机大权。”我低声喃喃。

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一边是维持现状,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温和改革;另一边则是支持奕?的激进方案,彻底洗牌,重新分配权力。

前者风险较小,但进展缓慢;后者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我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各位,”我环视众人,“如今形势己经明朗。我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按兵不动,等待奕?的动作;要么主动出击,参与新政,争夺主导权。”

“大人,”一位老谋士沉声道,“若选后者,我们必须承担巨大的政治代价。奕?的改革太过激进,许多大臣不会支持。”

“但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另一人反驳,“若让他独揽大权,我们今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争论持续许久,最终我拍板决定:“我们介入新政,但不完全支持奕?的方案。我们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既推动改革,又不触动太大利益。”

这个决定意味着我将站在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就在我准备进一步部署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一名手下匆匆跑进来,“宫里传来消息,太后要召开军机会议,讨论新政细节!”

我心中一震,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我起身整理衣冠,走出书房,迎着晨曦踏上通往紫禁城的道路。

身后,是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前方,是未知的风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