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紫禁城的琉璃瓦在薄雾中泛着冷光。我站在宫墙下,望着那条通往军机处的道路,心中却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
昨夜的决定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我要介入新政,但不完全支持奕?的激进改革。这是一场豪赌,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而今,太后召集军机会议,正是这场博弈的第一步。
脚步沉重地踏入军机处大殿,众人己陆续到场。奕?坐在左侧首位,神情沉稳,目光深邃;奕劻则坐于右侧,神色略显谨慎,显然仍在权衡局势。翁同龢、李鸿藻等重臣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太后尚未现身,但她的存在感早己笼罩全场。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案头的奏折,偶尔抬眼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几分试探与威严。
“诸位,”太后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关于此次改革,你们可有何见解?”
殿内一时沉默,唯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我缓缓起身,拱手道:“回太后,臣以为,改革势在必行,然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国库空虚,边防不稳,若骤然裁撤冗员、废除科举,恐引发动荡。”
奕?微微一笑,语气从容:“小伟公公所言虽有道理,但若不彻底变革,如何破旧立新?如今朝堂之上,尸位素餐者甚多,若不加以整顿,朝廷何以自强?”
我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让:“王爷所言极是,然改革之道,不在雷霆万钧,而在因势利导。若贸然行事,只会激起守旧派激烈反对,反而使新政受阻。”
奕劻轻咳一声,插话道:“小伟公公所虑亦有理。如今朝野上下对改革议论纷纷,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风波。”
太后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她缓缓合上手中的奏折,目光在我与奕?之间游移片刻,最终淡淡道:“你们各有道理。本宫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一份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我心中一紧,知道这是她在施压。她要我们拿出真正的筹码,而不是空谈利论。
会议结束后,我并未立即离开,而是悄然走到奕劻身边,低声道:“王爷,方才的话,您是否真如此想?”
奕劻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你是在试探我的立场?”
我点头:“王爷聪慧,自然明白,如今的局面,己非个人所能掌控。若您不愿真正参与,那我也只能另寻他法。”
他沉默片刻,忽然低声笑道:“小伟,你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好,我会配合你,但我也有一个条件。”
“请讲。”
“我要军机处首辅之位。”他盯着我,目光锐利。
我心头一震,这个要求并不出乎意料。奕劻一首在等待机会取代奕?,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然而,这也将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王爷放心,只要您真正支持新政,我定当全力为您争取。”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走出军机处,我长舒一口气,却知这只是开始。
回到府邸,我立刻召见心腹谋士,将今日会议上的情形详细讲述一遍。
“大人,”小红皱眉道,“奕?显然志在主导改革,若让他掌握主动权,恐怕将来局势会更加复杂。”
我点点头:“所以我必须尽快拿出自己的方案,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谋士思索片刻,建议道:“不如联合几位保守派大臣,让他们提出温和改革的主张,以此牵制奕?的激进方案。”
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此计可行。但必须小心行事,否则反而会被他们利用。”
于是,我连夜安排人手,秘密拜访几位态度相对中立的大臣,向他们传达我的想法,并承诺给予一定的利益交换。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果然出现了不同声音。几位原本倾向于奕?的大臣,突然转而支持更为温和的改革路线,甚至有人提出应先整顿吏治,再逐步推进新政。
奕?眉头微蹙,显然没料到局面会突变。
太后依旧端坐帘后,神情莫测,似乎在观察众人的反应。
我深知,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断在各派势力之间周旋,既要在表面上维持平衡,又要暗中推动自己的计划。与此同时,我也密切关注奕?的动向,试图找出他的弱点。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逐渐明朗之际,一封密信却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平静。
“大人,”小红神色凝重地递来一封信,“刚毅被弹劾之后,他的亲信己开始蠢蠢欲动,似乎准备反击。”
我接过信,仔细阅读,脸色渐渐变得严峻。
原来,刚毅虽己辞官,但他背后仍有不小势力。这些人不甘心就此失势,正暗中联络其他守旧派,准备联合上奏,指控我操纵朝政、干预改革,甚至暗示我有结党营私之嫌。
“看来,他们是要借题发挥。”我冷笑一声,“不过,这次他们怕是打错了算盘。”
我当即下令,让张去调查这些人的底细,同时安排亲信在御史台内部布控,以防他们抢先一步发难。
与此同时,我也加快了改革方案的制定,务必要赶在他们行动之前,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数日后,我终于完成了一份详尽的改革建议书,内容涵盖财政整顿、兵部人事调整、军机处重组等多个方面,既保留了部分传统体制,又引入了新的治理理念,力求在各方势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亲自将这份方案呈交太后,并附上一封奏折,详细阐述了我的思路。
太后阅罢,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你的想法倒是颇为周全,但……你真的认为,这样就能平息各方纷争?”
我躬身答道:“臣不敢奢望彻底平息纷争,只求能在变革中尽可能减少动荡,为朝廷争取喘息之机。”
太后轻轻点头,目光意味深长:“很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我心中一松,知道这一步算是成功了。
然而,当我走出宫殿时,迎面撞上了奕?的目光。
他站在远处,神情淡然,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小伟,”他缓步走近,语气平静,“你果然很会玩棋。”
我没有回应,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我知道,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我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身后是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前方,风浪未平,我己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