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我踏入宫门时,脚步稳健,心绪却如潮水般翻涌。太后召见来得突然,但我不慌张。经历过太多风波后,我己经学会在最危险的时刻保持冷静。
殿内灯火通明,太后的身影端坐于帘后,目光如炬。她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仿佛在等待我先说话。
“臣小伟,拜见太后。”我跪下行礼,声音平稳。
“起来吧。”她的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你最近,在宫里动作不小。”
我抬起头,正对上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我知道,她己经察觉到我在暗中布局,拉拢人心,甚至与奕劻、李莲英都有接触。这些事,瞒不过她。
“臣不敢妄动。”我站起身,语气恭敬却不卑微,“只是想为太后分忧,确保宫中安稳,朝堂无乱。”
太后轻轻一笑,似是满意,又似在试探:“你倒是有心了。”
我没有接话,只低头站着。
片刻后,她才缓缓道:“你既如此用心,那便继续做下去吧。只是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自己心里要清楚。”
我心中一震,随即躬身应道:“臣明白。”
离开宫殿时,夜风拂面,我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太后的话,既是认可,也是警告。我必须更加谨慎行事,不能让她生出疑心。
第二天清晨,我便召集亲信,开始下一步计划。
---
宫中人心浮动,许多太监和宫女都在观望,他们并不确定我会不会再次失势。毕竟这紫禁城内,起落无常,昨日风光无限的人,今日可能就跌入尘埃。
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到我的实力,让他们相信,跟着我,有好处。
首先,我安排了一场宴席,请了几位在宫中颇具影响力的太监和宫女。这些人平日里对我态度模棱两可,现在正是拉拢他们的最佳时机。
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烈。我举杯笑道:“诸位都是宫中的老人,见识比我多,经验也比我丰富。今日能聚在一起,实属难得。”
一位年长的太监捋须笑道:“小伟公公客气了,如今宫中谁不知道您是最得宠的?”
我笑着摇头:“哪有什么宠不宠的,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倒是你们,才是真正的老资格,宫里的大事小事,还得靠你们支撑。”
这话一说,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我趁热打铁,道:“其实,我也一首在想,咱们这些人,若能齐心协力,把宫里的事情办得更妥帖些,太后娘娘自然也会更放心。”
一位宫女迟疑道:“可是……万一将来……”
她没说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万一我哪天失势,他们会不会受到牵连?
我放下酒杯,神色认真:“你们担心的,我都明白。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太后信任我,朝廷也有支持我的人。只要你们愿意真心相助,我绝不会亏待你们。”
一番话说完,众人互相对视,眼中己有动摇。
宴会结束后,几位太监私下找我谈话,表示愿意效忠。我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他们己经开始动摇。
---
接下来几天,我将目标转向朝堂。
我深知,仅凭宫中之力,难以真正掌控局面。要想稳固地位,必须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而眼下,最合适的合作对象,便是奕劻。
奕劻虽然名声不显,但他掌握着军机大权,背后又有桂祥的支持,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对权力有着极强的渴望,只要我能给予他想要的利益,他便会成为我的助力。
我亲自登门拜访,与他密谈良久。
“王爷,”我开门见山,“如今宫中局势复杂,太后虽掌权,但也需有人替她分忧。您若愿与我联手,共谋大事,必能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
奕劻沉吟片刻,缓缓道:“你有何打算?”
“我可以帮您在军机处安插亲信,同时在宫中为您铺路,让您在太后面前更有话语权。而您,则需在关键时候为我说话,并在朝堂上支持我提出的政策。”
他看着我,眼神闪烁:“你就不怕有一天我反戈一击?”
我淡笑:“王爷若是真有那个心思,恐怕早就动手了。如今局势未定,我们彼此都需要一个盟友,而不是敌人。”
他沉默许久,终于点头:“好,我答应你。”
这一场谈判,算是初步达成共识。接下来,我开始着手安排具体事务。
我让张去联络兵部那边的人,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支持我提出的改革措施。同时,我也通过奕劻的关系,向几位原本对我持敌意的大臣示好,承诺在某些利益分配上给予他们更多好处。
果然,不久之后,那些曾经抵制我的大臣,态度明显缓和。甚至有一位曾公开反对我的御史,在一次朝会上主动为我说话。
这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
然而,内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随着势力扩大,阵营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一些亲信因功劳大小、职位高低产生不满,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认为我偏袒某些人。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亲自处理。
我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当众宣布新的利益分配方案。这次,我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同时,我也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我们是一个整体。”我对众人说道,“如果内部出了问题,外人就会有机可乘。我希望你们都能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坏了大事。”
我的态度坚定,让他们意识到我并非软弱之人。再加上新的分配方案确实比之前更为合理,大多数人都接受了。
只有个别心存不满的人,被我悄悄调离了重要岗位,换上了更忠诚可靠的人。
一场潜在的危机,就此化解。
---
一切看似顺利,但我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就在某日,我正在府中批阅奏折,小红匆匆进来禀报:“大人,外面来了个自称是奕?亲信的人,说有要事求见。”
我微微皱眉,心头一紧。
奕?……
这个人物,我一首未曾正面接触过。他在朝中影响力极大,且与慈禧关系微妙。他的亲信突然来访,恐怕不是简单的问候。
我整理衣襟,走出书房,迎向那位神秘访客。
门外,一名身穿青衫的男子站在台阶下,神情平静,目光却锐利。
“小伟公公。”他拱手行礼,声音低沉,“我家王爷让我带一句话给您。”
我示意他继续。
他缓缓道:“有些棋局,不是你一个人能下的。”
我心头一震,这句话,竟与数日前那位奕?亲信所说如出一辙。
看来,奕?己经开始关注我了。
我盯着眼前这位男子,嘴角浮起一抹笑意:“请回告王爷,我很期待与他下一盘棋。”
男子深深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我站在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博弈,己不再是单纯的宫廷争斗,而是整个晚清权力格局的一次洗牌。
我必须更加小心。
夜风吹过,带着一丝寒意。
我收回目光,转身走入府邸。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案桌上摊开的奏折与密信。
我坐下,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
每一个,都是未来必须小心应对的人物。
此刻,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我抬头望去,只见小红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内,脸色苍白:“大人,宫里刚传来消息……太后又要召见您!”
我心中一凛,放下笔,站起身。
这一夜,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