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帝台:我在王莽新朝当首辅

第164章 大战前夕

加入书架
书名:
血色帝台:我在王莽新朝当首辅
作者:
沃柑要自渡
本章字数:
4328
更新时间:
2025-06-10

风雪依旧肆虐,渔阳城外的驿站在一夜之间被封锁。李想站在昏暗的营帐里,摇曳的烛火在他的眉宇间投下深邃的阴影。几名被擒获的可疑商贩跪在地上,他们的衣襟被撕裂,腰间的短刃和藏在鞋底的密函暴露无遗。墨家探子展开密函,纸上的墨迹还未干透,地图上清晰地标记着新政势力的粮仓、兵站和要道。

“高句丽……”李想低声念出地图角落的一个符号,眼神冷冽如刀锋,“他们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他缓缓起身,走出营帐。夜风裹挟着残雪扑面而来,寒意刺骨。远处传来战马的低嘶声,校场上士兵操练的喊声隐约可闻,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却透着一股即将爆发的张力。

“传令各部,立即回防。”李想的声音不大,却穿透了风雪,“同时,调遣机关弩车到北境关隘,不得延误。”

属下领命离去,而李想的目光落在天际尽头。那里,星辰隐匿,乌云翻滚,仿佛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数日后,匈奴与高句丽联合进攻的消息正式传来。两方早己秘密结盟,约定在春分之日夹击新政势力,企图一举将其吞并。消息传开,长安城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官员们神色凝重,百姓们惶恐不安,就连最迟钝的市井街巷也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太常寺大殿内,王临端坐在主位上,面色铁青。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坚守不出,有人建议先发制人,争论激烈,难以平息。

李想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殿中,目光扫视众人后,拱手说道:“敌军虽然势力强大,但他们的联盟并非坚不可摧。匈奴贪图利益,高句丽狡诈多变,若能将其分化瓦解,我们未必没有胜算。”

王临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军兵力虽少,但机关术革新己初见成效,新式战车、连弩机、地雷阵都可以投入战场。而且渭水渠建成,农耕恢复,粮草充足,足以支撑一场持久战。”李想语气坚定,“这场战争,并非靠人数取胜,而是要以巧计破除对方的笨拙。”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皱着眉头说:“将军所言确实有理,但我军从未在实战中检验过这些机关器械,倘若临阵出现故障,岂不是自毁根基?”

“你见过墨家的木鸢吗?”李想反问一句,接着取出一枚铜符,轻轻一转,一只精巧的木质飞鸟从袖中飞出,在空中盘旋一圈后,稳稳地落回他的掌心。

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这就是机关术的力量。”李想缓缓收起木鸢,“它不仅能飞行,还能窥探敌军布阵、传递军情。若再辅以战术奇袭,即使敌军兵力是我们的十倍,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王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就由你全权指挥调度。”

李想抱拳领命,转身离去时,史氏悄悄靠近他,轻声说:“昨夜占卜,卦象显示‘龙战于野,血玄黄’,恐怕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兵戈之争。”

李想看着她,瞳孔微微一动,仿佛有异样的光芒流转,说:“命运从来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由人心书写的。”

史氏沉默片刻,最终没有再说什么。

当晚,李想召集墨家机关师、军械匠、谋士数十人,齐聚工坊密室。墙上挂满了地形图和作战推演沙盘,中央一座青铜鼎静静地矗立着,鼎身上的篆文隐隐散发着光芒,仿佛在回应即将到来的战火。

“从明天开始,所有机关器械进入战备状态。”李想下令,“地雷埋在北境三岔口,连弩车部署在雁门关,木鸢编队负责侦查敌军动向。”

一名机关师犹豫地说:“将军,这些器械从未进行过大规模测试,这样做是否稳妥?”

“没有不可靠的器械,只有不敢使用的人。”李想淡淡地笑了笑,“你们要记住,每一件机关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众人肃然起敬,齐声领命。

与此同时,匈奴与高句丽的联军在边境集结完毕。十万铁骑,旌旗遮天蔽日,战鼓震天动地。右谷蠡王亲自率领前锋部队,阿骨利部族作为侧翼策应,企图切断新政势力的退路。

而在高句丽一方,其使者正在与匈奴秘密商谈,商议战后瓜分土地的事宜。双方表面上合作无间,实际上各怀鬼胎。匈奴希望借助高句丽的力量削弱新政,然后趁机夺取中原;高句丽则妄图借助匈奴的力量,彻底铲除新政的威胁,独霸辽东。

然而,这一切都被李想的情报网掌握得清清楚楚。

次日清晨,李想亲自登上城楼,遥望远方尘土飞扬,敌军压境的态势己然形成。他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神情冷峻,身后是整装待发的新政军队——他们己不再是昔日的疲弱之师,而是经过严格训练、装备新型武器的铁血之师。

“今日一战,关乎生死存亡。”李想大声说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城池,更是这片土地的未来。”

将士们齐声怒吼,士气高昂。

就在这时,一只木鸢从高空俯冲而下,准确地落入李想手中。他展开情报,眉头微微一皱——敌军比预计提前一日发动攻势,而且高句丽主力并未出现在原定路线上。

“他们打算绕道突袭雁门关。”李想低声分析,“看来,他们是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立刻下令调整布防,将部分机关弩车调往雁门方向,并派遣一支精锐小队先行潜入敌军后方,制造混乱。

风雪渐渐停歇,大地寂静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刻的来临。

李想站在城楼上,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晨曦,心中默默念道:“命运的齿轮,己经开始转动。”

忽然,一阵奇异的震动从地面传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地下苏醒。青铜鼎内的黑色松烟墨微微颤动,鼎身上的篆文竟隐隐浮现出血色光芒。

他低头望去,眼中映照出那一行古老的预言:

“黄龙噬主,血染帝台。”

下一瞬,远方的山峦之间,一道赤红的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整个战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