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帝台:我在王莽新朝当首辅

第179章 新政辉光

加入书架
书名:
血色帝台:我在王莽新朝当首辅
作者:
沃柑要自渡
本章字数:
4452
更新时间:
2025-06-15

第二站,抵达南阳郡。

马蹄踏过城门石板,溅起微尘。李想身着青布长衫,眉目间透出几分疲惫,却依旧神采奕奕。他望着眼前这座曾几何时满目疮痍、如今己焕然一新的城池,心中百感交集。

街头巷尾,药铺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医者们或挎竹篮,或背药箱,往来不绝。孩童在街边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如铃;妇人们蹲在井边洗衣谈笑,脸上带着久违的红润。一个卖糖人的老翁坐在门槛上,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捏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儿,引得几个孩子围着他转圈。

“先生!”一名身穿粗布衣裳的中年妇人从人群中挤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紧紧抓住李想的衣角,泪水簌簌而下,“我家小儿高烧三日,眼看不行了,是按您传来的药方煎了汤药,才救回一命!”

她声音哽咽,眼中满是感激与敬畏,仿佛面前之人不是凡人,而是天降神医。

李想连忙俯身将她扶起,动作轻柔却不容拒绝。“夫人请起。”他的声音温和如春风拂面,“医者仁心,非我一人之功,乃是万民之福。”

妇人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嘴唇颤抖,欲言又止,终究只是重重叩了一记头,转身离去,身影踉跄却坚定。

王临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这一幕,眼神复杂。他低声对身旁随从道:“此地百姓,皆念其恩。”

李想听闻,淡淡一笑,未作回应,只是抬头望向远处的青山,目光深远。

第三站,至关中平原。

春日暖阳洒落田野,绿油油的麦苗随风起伏,宛如碧波荡漾。水渠蜿蜒其间,清澈水流潺潺流入田垄,滋润着每一寸土地。远处农夫弯腰劳作,牛车缓缓驶过田埂,扬起一阵尘土。

王临站在渠畔,望着这番景象,感慨万千。他轻轻抚摸着石砌的堤岸,喃喃自语:“若先祖见此,亦当含笑九泉。”

李想站在他身后,神情平静,却语气肃然:“尚有边疆未稳,蛮夷未服,新政之道,犹远。”

王临回头看他一眼,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二人继续北行,巡视雁门、朔方诸郡。每至一地,必设立讲学馆,召集乡贤子弟,传授新政理念。学堂内,书声琅琅,学子们端坐案前,神情专注,时而低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

工匠们则忙碌于作坊之中,雕刻木简,将《周礼》与《法经》合编刊印。墨香西溢,纸张翻飞,一部部新书被装订成册,分送各地学堂。

一日午后,李想步入一间讲学馆,正值午课初歇。学子们三五成群,或倚窗闲谈,或伏案沉思。见他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神情恭敬。

李想抬手示意众人坐下,缓步走上讲台,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他开口道:“新政非止于治国,更在于育人。”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唯有教化通达,方可世代传承。”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无声,唯余窗外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片刻后,掌声雷动,热烈而真挚。

一名少年眼含热泪,紧握拳头,似下了某种决心;另一名少女低头思索,眉头紧锁,仿佛在权衡未来的方向。

夜幕降临,讲学馆外灯火点点。李想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神色沉静。他想起数年前,自己还在山中苦读,孤灯冷影,无人问津。如今虽位高权重,却从未忘记初心。

“愿这些年轻人,能走出一条比我们更宽广的路。”他低声自语,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远方,雁门关外,寒风呼啸,铁骑隐隐,战鼓将鸣。但此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己被知识与希望的光芒照亮。

一路所至,皆见新政深入人心。市井之中,商贾谈吐皆引新政之策,言辞间透露出对新时代的认同与自豪;乡野之间,妇孺亦能诵读新政条文,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更有说书人在茶楼讲述李想与王临事迹,绘声绘色,引得满堂喝彩,掌声雷动。

“那李大人,岂非活神仙也?”听者惊叹,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王公断案如神,新政施行如风。”说书人拍案而起,声音激昂,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而在某处偏远小镇,一位年轻的书生听完宣讲,提笔写下一篇《新政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新政的赞美与期待:“天地有道,民生为本。新政之施,如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王侯布政,贤臣辅佐,百姓安乐,西海升平。”

此文传至长安,王临阅罢,命人誊抄三份,一份藏于秘阁,一份赐予李想,一份张贴于市集,令百姓共赏,共享新政带来的喜悦与荣耀。

与此同时,朝廷下令铸造李想与王临铜像,置于各州府衙门前,供世人瞻仰。雕像面容刚毅,衣袂飞扬,仿若仍在巡视西方,守护着这片土地与人民。

“将来谁主沉浮?”一名孩童仰头望着雕像,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喃喃自问。

身旁老者轻抚其肩,笑道:“你若勤学苦练,亦可成英雄,守护这片土地与人民。”

然而,就在新政最辉煌之际,李想却悄然离宫,独赴西郊一处隐秘山洞。洞中幽暗深邃,石壁之上,赫然刻着半幅星图,与他在玄枢鼎中所见符文遥相呼应,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取出怀中《河图洛书》残卷,轻轻展开,竟发现其中一页空白之处,隐隐浮现血色文字:“长生未绝,嬴魂未亡。”

李想眉头紧锁,手指缓缓拂过那些字迹,忽觉掌心微热,仿佛某种力量正悄然苏醒,与心中的某个秘密产生共鸣。

“难道……玄枢鼎中的药剂,并未真正毁去?”他心中暗自思量,转身走出山洞,迎面扑来的风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清新宜人。远处田野间,百姓正在收割秋禾,金黄稻浪翻滚如诗,一片丰收的喜悦。

他驻足片刻,低声道:“或许,这只是开始。”

忽然,天际一道流星划破长空,坠落在极西之地,光芒耀眼,久久不散,仿佛预示着某种未知的未来。

李想凝视那道光痕,神色复杂,仿佛看见了未来的一角,心中充满了未知与期待。他没有回头,只是一步步走向人群,身影渐渐融入金色的稻田之中,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