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鼎的震颤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仍弥漫着血腥与腐朽交织的气息。李想的手掌紧贴鼎壁,饕餮纹在他指下微微发烫,仿佛某种古老契约正在被重新唤醒。
这时,一个浑身发抖的小太监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满脸惊恐,眼睛瞪得极大,像是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东西,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不……不好了,外面……外面全是黑影,像是要把整个太庙都吞了!”
史氏喃喃道,声音低哑,左肩焦黑的伤口仍在渗出暗红血珠,却无暇顾及。她的眼神复杂,既有悲悯,也有恐惧,对着那小太监呵斥道:“慌什么!把话说清楚!”小太监被这一呵斥,吓得一哆嗦,结结巴巴地说:“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就看到外面黑压压一片,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动。”
王临握紧长剑,目光死死盯着鼎内那片沉寂的黑暗。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形的鏖战。“接下来呢?”他问。
李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收回手,转身望向二人,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然:“我们不能让这条命途继续吞噬更多人。”
话音刚落,鼎身篆文竟再度微光闪烁,一道低沉的嗡鸣自鼎腹深处传来,如同远古巨兽的心跳,缓慢却充满压迫感。紧接着,黑龙虚影再次浮现,比之前更加凝实,双目如炬,带着难以言喻的威压扫视众人。
“它……还没走!”王临惊呼,迅速拔剑护在李想与史氏身前。那小太监见状,吓得瘫倒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都要死了……”
黑龙发出一声低吼,盘旋于空中,龙尾一甩,黑色气流化作利刃般朝三人席卷而来。李想猛地拉住史氏后退,王临挥剑迎击,然而那气流穿透剑锋,首逼面门!王临怒目圆睁,大喝一声,将全身力气灌注于剑上,奋力一劈,却也只是让那气流稍稍偏移,仍在他脸颊划出一道血痕。
千钧一发之际,李想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符,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符上疾书数笔。墨迹未干,铜符便腾空而起,化作一道金光屏障挡在前方。黑气撞击其上,激起一阵剧烈震荡,三人皆被冲击得踉跄后退,那小太监更是被震得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
“不能再这样被动防御了!”李想喘息道,“必须找出它的弱点!”
“可它根本不是实体!”王临怒吼,眼中满是焦虑,他再次挥剑冲向黑龙虚影,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了回来,摔倒在地。
“不。”史氏忽然开口,声音虚弱却坚定,“它是意志的具象化,必然有源头。”
李想点头,目光转向鼎内翻腾的黑雾:“源头就在鼎中。我们必须进入其中,才能真正切断它的联系。”
“你是说……”王临瞳孔一缩,“也跳进去?”
“不是跳。”李想冷静道,“是引导它回归本源。”
就在此时,鼎内黑雾猛然暴涨,黑龙虚影发出一声嘶吼,随即化作一道黑影,首冲而出,目标正是史氏!
“小心!”王临大喝,挥剑劈出一道罡风,但那黑影毫无阻碍地穿过剑气,首扑史氏胸口。史氏脸色骤变,强行稳住身形,右手快速抽出蓍草筒,将其中的蓍草洒向空中。草茎在半空中自行旋转,形成一个复杂的卦象图案,与鼎身铭文极为相似。
黑影瞬间停滞,似乎被卦象所震慑,发出一声痛苦的咆哮。
“果然……”史氏咬牙道,“它对《河图洛书》有反应。”
李想眼中闪过一抹光芒:“不止是《河图洛书》,还有《周礼》、《齐民要术》……这些典籍中的符号,或许才是真正的封印之钥。”
“可现在哪来的时间去一一验证!”王临焦急道,“它越来越强了!”
话音未落,黑龙虚影己挣脱卦象束缚,再度袭来,速度更快,攻势更猛。它张开血盆大口,喷出一股黑色的火焰,首逼三人。王临咬紧牙关,再次冲上去,与黑龙虚影展开近身搏斗,他左躲右闪,试图寻找黑龙的破绽,可每一次攻击都被黑龙轻易化解。
李想深吸一口气,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正是夹藏《伤寒杂病论》药方的那一卷。他双手捧起,高举过头,口中低声念诵起一段古老的咒语。
黑龙虚影的动作突然迟缓下来,双目中闪过一丝挣扎,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制。
“有效!”史氏惊喜道。
“快,再找些相关的典籍!”李想大声道。
王临立刻会意,迅速翻找随身携带的竹简,终于找到几卷与农耕、医术有关的典籍,递到李想手中。
李想将竹简逐一展开,排列在地面,形成一个环形阵法。每放下一卷,鼎内的黑雾便略微收敛一分,黑龙虚影的动作也愈发迟缓。
“它怕这些东西。”李想目光锐利,“它们承载的是秩序,是生命延续的力量。”
“可它为何会怕这些?”史氏皱眉。
“因为它是混乱的产物。”李想道,“是徐福留下的药剂与《伤寒杂病论》发生反应后释放出的病毒意识。它想要破坏一切,唯有用文明的力量才能压制它。”
黑龙虚影忽然发出一声尖啸,疯狂地扭动身躯,试图挣脱束缚。它身上的鳞片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每一次扭动都带起一阵黑色的旋风,将周围的物品吹得东倒西歪。整个太庙都在颤抖,烛火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快,最后一卷!”李想急声道。
王临立刻从怀中取出最后一卷《考工记》残卷,那是墨家机关术的核心典籍之一。就在他拿出残卷的瞬间,黑龙虚影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发出一声怒吼,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试图将残卷吸走。王临紧紧握住残卷,与那股吸力抗衡,他的手臂青筋暴起,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李想接过,毫不犹豫地将其置于阵法中央。
刹那间,所有竹简同时泛起微光,金色的文字浮现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符箓,缓缓升起,笼罩整个青铜鼎。黑龙虚影发出最后的哀嚎,身体开始崩解,化作点点黑雾,被符箓吸收殆尽。最终,整条龙影彻底消散,只余下一片寂静。
鼎内黑雾不再翻腾,篆文也不再流动,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
“结束了……”王临长长吐出一口气,瘫坐在地。
史氏靠在柱边,左肩伤口鲜血淋漓,却只是轻轻一笑:“至少,我们活下来了。”
李想却没有放松,他的目光依旧紧锁着鼎内深处,仿佛能透过黑暗看到那个消失的身影。
“王莽……真的死了吗?”
话音落下,鼎内忽然传出一道微弱的回响,似梦呓,又似叹息。
“承运于天……”
三人心头一震。
“他还在里面。”史氏低声道。
“也许……他并没有消失。”李想缓缓道,“而是被鼎所接纳,成为它的一部分。”
“什么意思?”王临皱眉。
“青铜鼎不只是器物。”李想望着鼎内,“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者。王莽既然选择跃入其中,或许……他早己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可我们该怎么办?”史氏轻声问。
李想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向鼎前,伸手轻触鼎壁。饕餮纹依旧微光闪烁,仿佛在回应他的召唤。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不只是过去,还有未来。”
鼎内,一片死寂。
窗外,第一缕晨曦悄然洒入太庙,照亮了那一尊静默的青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