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第92集 家族传承

加入书架
书名:
从打工妹到女总裁
作者:
离翁随笔
本章字数:
4726
更新时间:
2025-05-28

暮春的细雨如丝如缕,缠绕着谢峰老宅的飞檐。圆圆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庭院里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指尖轻轻着手中的账本。三日前,谢峰偶然提及家族企业近年屡遭同业排挤,库存积压、资金链吃紧,她便主动请缨协助查账——此刻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正像一团乱麻般在她眼前晃动。

“师父,您说近三年每到秋冬交接时,绸缎庄的进货量就比往年激增三成?”圆圆转身时,袖口带起的风掀起账本一角,露出夹在其中的泛黄信纸,那是谢家族谱里夹着的祖训:“以信立商,以义固邦”。

谢峰坐在紫檀木椅上,指间转着一枚刻着“谢”字的玉扳指,眉头微蹙:“你也发现了?前年老掌柜说江南水灾,需多囤棉麻;去年说是塞北商路受阻,要提前备货;今年...说是西域商队改道,可我派去的人传回消息,根本没这回事。”

圆圆走到博古架前,取下一尊青瓷貔貅摆件,目光落在底座隐约可见的刻痕上——那是谢峰年轻时经商失败,用匕首刻下的“戒急”二字。她指尖叩了叩摆件,忽然开口:“师父,能否让我见见这三年负责进货的管事?”

酉时三刻,雕花铜灯在会客厅投下暖黄光晕。三个身着长衫的管事依次而入,为首的陈管事搓着手,目光始终躲闪:“苏姑娘唤我等前来,可是账上有什么不妥?”

“陈叔说笑了。”圆圆端起茶盏轻抿,青瓷杯沿映出她微弯的眼角,“只是听闻三位叔伯走南闯北,见识广博,想讨教些生意经。比如...去年从岭南运来的这批湘妃竹席,为何比往年贵了两成?”

话音刚落,右侧的王管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掌心在桌下快速划过。陈管事干笑两声:“那年岭南遭了虫灾,竹席自然...”

“虫灾?”圆圆忽然将账本重重拍在桌上,惊得烛火猛地一跳,“可我查过岭南商会的邸报,那年虫灾只波及柳州一带,而咱们进货的泉州府离柳州足有八百里!”她指尖划过账本上的红笔批注,“更有趣的是,这三年每次‘特殊进货’的采买价,都恰好比市面均价高出十五文——这数字,倒像是哪家赌场的抽成比例?”

陈管事的脸瞬间惨白,茶盏从手中滑落,在青砖上砸出细碎裂纹。王管事扑通跪下,额头抵着地面:“谢老爷,苏姑娘!是我们鬼迷心窍...三年前被‘黑风赌坊’的人要挟,他们拿我们家人性命做筹码,逼我们在进货时吃回扣...”

谢峰手中的玉扳指“当啷”坠地,脸色铁青。圆圆却俯身扶起王管事,声音放柔:“我早让人查过你们的账目,前两年你们确实每月都往‘黑风赌坊’汇款,但今年正月起,汇款记录突然断了——是他们换了要挟的筹码?”

陈管事浑身发抖,从怀中掏出一封烧焦的信件残片:“今春...他们说要占绸缎庄三成股,否则就...就把我们当年伪造水灾的事捅到官府,说我们囤货居奇发国难财!”

窗外惊雷乍响,圆圆接过残片,只见焦黑处隐约可见“漕运总督府”的朱印。她忽然想起半月前在茶馆听来的消息:新任漕运总督正在整顿江南商路,凡与黑恶势力勾结的商户,轻则抄家重则入狱。

“师父,您可知最近京中流传的‘清风令’?”圆圆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白笺纸,上面是她连夜抄写的朝廷新政,“新皇登基后首抓吏治,这‘清风令’专门针对官商勾结。若我们此刻主动向官府坦白,配合查办‘黑风赌坊’,既能洗脱罪名,还能借官府之力重整商路。”

谢峰盯着笺纸上的朱砂御印,忽然长叹一声:“当年你师祖临终前,曾说谢家若遇困局,便看祖训第二页。”他颤巍巍翻开族谱,泛黄纸页间掉出一张薄如蝉翼的契约——竟是二十年前谢峰父亲为救受灾百姓,低价抛售粮仓的地契副本,契约上盖着的,正是己经故去的老漕运总督印鉴。

圆圆指尖抚过契约上的裂纹,忽然想起师父曾说过,谢家祖训“以义固邦”的真正含义:“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她望向窗外渐止的雨幕,目光坚定,“我们可以联合江南商会,以谢家为表率,联名向官府递交‘清商书’,一来洗脱自身嫌疑,二来借朝廷‘清风令’彻底拔除黑风赌坊这类毒瘤。”

子夜时分,谢府书房的烛火仍未熄灭。圆圆伏在案前绘制商路重整图,袖口挽起露出腕间银镯——那是谢峰在她出师时送的礼物,刻着“明心”二字。谢峰站在一旁,看着她笔下流畅的线条,忽然想起多年前教她识字时,小姑娘总把“商”字少写一点,如今却能在账本上挥毫落墨,指点江山。

“当年收你为徒,只想着传承武艺,却没想到...”谢峰声音有些哽咽,从博古架取下一个檀木盒,里面整齐码放着历代谢家家主的经商手札,“这些东西,以后该由你这样的人来续写了。”

圆圆抬头时,发现师父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格外显眼。她忽然想起初入师门时,自己总爱趴在师父书房窗台上,看他在算盘前拨弄算珠,阳光穿过竹帘落在他肩头,像撒了一把碎金。如今碎金成了霜雪,可那些关于“信”与“义”的教诲,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烛火,在她心中越燃越亮。

三日后,江南商会的联名信被快马送往京城。与此同时,谢府绸缎庄挂出“清仓赈灾”的红幅,积压的棉麻布料以成本价售予各地善堂,换来的银两所剩无几,却在百姓中赢得“义商”之名。当朝廷钦差带着衙役查封黑风赌坊时,谢峰和圆圆站在绸缎庄二楼,看着街道上欢呼的人群,相视一笑。

暮春的最后一场雨过后,谢府庭院的老槐树抽出新芽。圆圆抱着一摞账本走过回廊,忽闻身后传来孩童的笑声——原来是谢峰收养的孤儿小川,正追着一只花蝴蝶跑过青石板。

“苏姐姐!”小川举着蝴蝶停在她面前,眼睛亮晶晶的,“谢师父说,以后要教我认字和算术!”

圆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抬头望向正站在槐树下修剪枝叶的谢峰。老人的背影依然挺拔,阳光穿过新叶的缝隙,在他身上织出一片斑驳的光影,像极了当年那个在她心中种下“侠义”种子的少年。

风掠过廊下的铜铃,发出清脆声响。圆圆忽然明白,所谓家族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血脉延续,而是那些刻在骨血里的信念,那些在困境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芒,正如同这棵历经风雨的老槐树,总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把根系里的故事,酿成满树新绿。

(待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