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收到消息,也立即出城。
他携带着,宋小明一案的真卷宗,与“文昭书铺案”的假卷宗,前往观音寺,等着林慧婉。
香客众多的观音寺内,慧婉同几位姊妹们,西处闲逛。
还不到十岁的福玉,她指着,路边的几株玉兰树,说道:“
佛寺的树、花,都长得比咱们府里的,要茂盛好些!”
福娴摇着团扇,笑着讲解,道:“
自然是这‘观音庙’里,香火鼎盛,连草木也都沾染了佛法的缘故!”
“阳光、土壤、雨露,才是决定,植物生长好坏的因素!”慧婉在心里念道。
正殿上,侯府老夫人,以及三位夫人,每人都抽了一支签。
卦上的批语,喜忧参半,有好有坏。
半晌后,慧婉等一众女孩儿,也来大殿上。
慧婉在瞻望,西侧的佛像时,余光瞟到了,窗外的人影。
“又是他,他一个‘大理寺’,专管凶杀命案的官儿,也礼佛吗?
怎么?他也来忏悔祷告,抽签卜卦,问前程姻缘吗?”慧婉心里暗忖道。
慧婉往南走了两步,去看“增长天王”的神像时,瞧见在那神像的后身,有一个包袱。
“小娟,我腿走的酸了,想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慧婉低声言语着。
不待小娟答言,福玉来至慧婉的身旁,她拉着慧婉的手,刚要开口说话,便抬手一指,道:“
咦!这‘神像’的后面,怎么有个包袱?”
话音未落,主持“云空方丈”便从老夫人的身边,急步过来。
他将那包袱,递给他的弟子,并小声叮嘱道:“
快,拿到后面去!”
小和尚的脸色,有些发青,只见,他双手微抖的,接过那深棕的包袱。
慧婉瞧着,师徒二人的神色,老和尚蹙着眉头,缩着下巴。
而小和尚,明显对这个包袱,有抵触的情绪。
“人人心中,有秘密,和尚也不例外!”慧婉在心里念道。
陡然间,一股春风,从殿门口吹进了来。
从小和尚的身上,飘出来一股异香,送至慧婉的鼻子里。
慧婉吸着鼻子,细嗅了一下,暗念道:“
这种香味儿,好像是南边赵国的,秘宗香‘陀索那’!
可是,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
慧婉瞄了一眼住持,见他面色如常,并无半分心虚的模样,也就没放在心上。
侯府众女眷们,在膳堂,一起吃过斋饭后,便到预先订下的禅房里,去小憩。
片刻后,西苑的东厢房内,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福玉等人,等睡熟了,慧婉看了一圈其他人,心中暗念道:“
赵珩上回说的话,我得去求证一下!”
悄悄的出房,坐在一株古柏下,闭眼享受着春风。
几句言语,不轻不重的,飘进慧婉的耳朵里。
“少爷,这林家的陈年卷宗,您都看过三西遍了……”一个男仆的声音,轻飘飘传出房外。
两句话的工夫,只听“吱呀”一声门响,赵珩带着男仆,走出房间,出了西苑。
慧婉再三犹豫之下,走进了赵珩歇脚的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