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第一次‘跃迁’,即便只是最短距离的测试,其失败概率,也高达79.4%。失败后果,将是方舟从所有维度上,被彻底撕裂。】
那串由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猩红色的字符构成的最终“判决”,如同一个最恶毒的诅咒,静静地悬浮在主屏幕之上。它将陈默和赵一搏,在过去那一个多月里,因为成功建造出【“奇点”·亚当】跃迁引擎而升起的、所有自豪与喜悦,都瞬间,浇得冰冷,冻得彻骨。
成功率,只有两成。
失败,就是彻底的、连一粒原子都不会剩下的、真正意义上的“人间蒸发”。
这是一个……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赌徒,都不会去押注的、疯狂的赌局。
“……有没有可能,是系统算错了?”赵一搏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宁愿相信,是这台冰冷的机器出了故障,也不愿相信,他们用尽心血打造出的、唯一的希望,竟然是一张通往地狱的、概率高达八成的单程票。
“不。它没有算错。”陈默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缓缓地摇了摇头,伸出手,在光幕上,调出了一幅更加复杂、更加基础的“世界概念模型图”。
那是一片由无数个明暗不一的、代表着“混沌”与“秩序”的像素点,所构成的、如同宇宙星云般的宏大图像。
他指着其中,那个代表着他们“真理方舟”的、深邃而又稳定的蓝色光点。
“你看,我们的‘方舟’,它本身,就是一个‘秩序’的、稳定的、逻辑自洽的‘独立现实’。它与外界那充满了混乱和悖论的‘大环境’,在最底层的‘规则’上,是格格不入的。”
“‘跃迁’的本质,是什么?是强行地,将我们这个‘独立现实’,从它当前所在的位置(A点),瞬间‘移动’到另一个位置(B点)。这个过程,就像……把一块严丝合缝的、完美的方形积木,从一个方形的凹槽里,强行‘按’进另一个、虽然也是方形,但周围却布满了毛刺和不平整的、粗糙的凹槽里。”
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在这个‘按’进去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会产生……巨大的‘概念摩擦力’和‘规则排异性’!如果我们的‘推进力’不够强大,或者‘积木’本身不够坚固,那么,结果,就不是成功地‘嵌入’。而是……整块积木,在巨大的‘摩擦’和‘排异’之下,被彻底地、瞬间地,碾碎、崩解!”
“那79.4%的失败率,就是系统根据我们引擎的理论最大推力,和外界环境的平均‘混沌指数’,所计算出的、最真实的‘崩解’概率。”
听完陈默这番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解释,赵一搏沉默了。他终于明白了,他们所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恐怖的、来自世界底层规则的“伟力”。
“那……就没有办法,降低这个‘摩擦力’吗?”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比如……在那个新的凹槽里,提前抹上一点‘润滑油’?”
赵一搏这个极其通俗、但又无比精准的比喻,让陈默的眼睛,猛地一亮!
“对……对!润滑油!”他的大脑,瞬间被点燃,无数个被忽略的细节和全新的构想,开始疯狂地碰撞、链接,“我怎么没想到!我们……我们无法改变整个‘跃迁’的航道,但我们,可以提前‘改造’我们的‘登陆区’!”
“我们无法将整条路都铺平,但我们,可以在终点线上,铺上一块小小的、柔软的、欢迎我们的‘红地毯’!”
一个全新的、能够将那近乎80%的死亡率,无限拉低的、天才般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瞬间成型。
“我们需要一个‘信标’。”陈默的语速,因为激动而变得极快,“一个……一次性的、可以被我们提前部署到‘目标地点’的‘概念信标’!”
“这个‘信标’的作用,不是导航,也不是定位。而是……‘同化’!在我们的方舟,进行‘跃迁’前的、短短几十秒内,它会在目标地点,提前释放出与我们方舟‘同源’的、纯粹的‘秩序概念’。它会像一个‘播种机’一样,在那个‘粗糙的凹槽’底部,强行地,开辟出一小片与我们‘积木’完全匹配的、光滑的、绝对‘友好’的‘微环境’!”
“这样一来,当我们的方舟‘跃迁’抵达时,它就不再是硬生生地、与一个充满敌意的‘异世界’碰撞。而是……顺滑地、如同倦鸟归巢般,与一个早己为它准备好的、同源的‘小世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概念摩擦力’,将被降到最低!失败的概率,也将随之,无限趋近于……零!”
在阐述完这个“信标计划”之后,两人没有再浪费任何时间。
他们立刻,投入到了这种全新的“概念信标”的研发和制造之中。
这个过程,比他们想象的要简单。因为“信标”本身,不需要太复杂的功能,它只需要,能够储存和释放“方舟”的“概念签名”即可。
陈默从【“奇点”·亚当】引擎的能量回路上,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充电”接口。他将一块只有巴掌大小的、由最普通的铁块构成的“信标”原型机,放在接口上。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三大核心锚定物(黄金、石英、π)中,各自抽取了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其微弱的“概念信息”,然后,将其“灌注”到了那块铁块之中。
只见那块平平无奇的铁块,在被“充电”之后,表面,开始浮现出极其复杂的、由金色、白色、和蓝色光芒交织而成的、如同电路板般的奇异纹路。它,己经从一块“死物”,变成了一件蕴含着“真理方舟”核心DNA的、一次性的“概念炸弹”。
接下来,就是选择“第一次试航”的“目标地点”。
长距离的跃迁,是绝不可能的。他们必须选择一个距离最近、环境最稳定、也最容易观测的“试验场”。
最终,他们将目标,定在了距离方舟只有一公里远的一座、早己被废弃的、小型的露天采石场。那里地势开阔,污染指数极低,几乎没有任何怪物活动的迹象,是进行这种高风险实验的、最完美的地点。
而负责部署“信标”的、这个光荣而又危险的任务,自然,又一次,落到了赵一搏的肩上。
“这一次,应该没什么危险了吧?”在出发前,赵一搏一边检查着“幽灵”摩托,一边开玩笑道,“就当是出去……兜个风?”
“不。这一次,可能比你之前遇到的任何一次,都更危险。”陈默的表情,却异常严肃,“因为,这一次,你的身后,不再是一个坚固的、静止的‘堡垒’。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在你背后,因为‘跃迁失败’而‘爆炸’的、世界上最大的‘概念核弹’。”
“一旦失败,你……连一粒灰尘都不会剩下。”
赵一搏的笑容,也慢慢凝固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次任务的“危险”,不在于外界的敌人,而在于……自己家里,那个随时可能“走火”的、不听话的“新引擎”。
他没有再开玩笑。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陈默的肩膀。
“我相信你。就像……我相信我自己的眼睛一样。”
说完,他跨上“幽灵”摩托,带上那个承载着巨大希望的“概念信标”,再一次,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了那片熟悉的黑暗之中。
……
这一次的旅途,很短。
不到五分钟,赵一搏,就己经抵达了那个废弃的采石场。他按照陈默的指示,将那块“概念信标”,安放在了采石场最中央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之上。
然后,他驾驶着“幽灵”,迅速地,撤退到了距离信标大约五百米外的一处山脊之上。从这里,他可以清晰地,用望远镜,观测到信标的状况,以及……远方那座作为方舟所在的、沉默的山丘。
“我己就位。信标安放完毕。随时可以开始。”他在通讯频道里,报告道。
“收到。”
方舟之内,陈默的声音,也同样沉稳。
他站在【“奇点”·亚当】跃迁引擎那巨大的、充满了压迫感的控制台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方舟跃迁计划】,第一次试航,现在开始。”
“跃迁目标:坐标(E:118.7, N:32.1),露天采石场。”
“跃迁距离:1.0公里。”
“启动……【“奇点”·亚当】引擎预热程序。”
“嗡——!!!!!”
一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宏大、都要深邃的轰鸣声,响彻了整个方舟!
那三座巨大的、黑色的能量塔,被同时点亮!那台如同沉默巨兽般的球形主引擎,也开始缓缓地、有规律地,脉动起来!
整个方舟的灯光,都因为能量被大量抽取,而变得忽明忽暗。无数的管线,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能量冲击,而发出“嘎吱嘎吱”的、令人不安的呻吟。
陈默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正在微微地颤抖。他甚至能“看”到,周围的空间,都在因为引擎的启动,而产生着如同水波般的、细微的涟漪。
【引擎预热完毕。】
【概念航道计算完毕。】
【目标空间锁定完毕。】
【正在远程激活‘概念信标’……激活成功!】
在山脊之上,赵一搏通过望远镜,清晰地看到,那块被他安放在采石场中央的信标,猛地,爆发出了一团柔和的、但极具“存在感”的、与方舟同源的光芒。
一个微型的、半径约二十米的“绝对安全区”,被瞬间,创造了出来。
【目标‘登陆区’己净化!‘概念摩擦力’预计下降95%!】
【跃迁失败率修正为:4.8%。】
看着这个全新的、终于可以被称之为“安全”的数字,陈默和赵一搏,都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如释重负的喜悦。
“启动……最终跃迁倒计时。”
陈默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主屏幕上,一个巨大的、血红色的倒计时,开始跳动。
【10】
【9】
“赵一搏,报告你的情况。”
“一切正常!信标稳定!我……己经准备好,迎接你们的到来了!”赵一搏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
【6】
【5】
陈默走到了控制台前,将自己的手,放在了那个代表着“启动”的、巨大无比的、红色的“跃迁”手柄之上。
【3】
【2】
“抓稳了。”这是陈默说的最后一句话。
【1】
他的手,猛地,将那个手柄,狠狠地,推到了底!
【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