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镜子前,把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又理了理。今天厂里要开表彰大会,他被评为“技术能手”,还要上台领奖、讲话。
这事儿要是搁一个月前,他自己都不信。
镜子里的人还是那个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工人,但眼神不一样了,亮了些,也踏实了些。
“刘师傅,快走吧!”小李在外面催,“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
“来了来了。”刘好仃应了一声,拿起桌上那份红皮证书封套,沉甸甸的,像是一块玻璃压在手里。
他们赶到会场时,人己经坐得差不多了。台上挂着横幅:“深圳玻璃厂2025年度技术表彰大会”。厂长坐在主位,王大勇也在,只是低着头,像是个透明人。
刘好仃和小李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老张己经在那儿了,手里还拿着一瓶水,看见他俩过来,笑了一下。
“你可真成了名人了。”老张说。
“哪有什么名人,还是个干活的。”刘好仃笑了笑。
大会开始没多久,就轮到颁发“技术能手”奖。厂长念出名字的时候故意顿了一下,全场安静得连空调声都听得见。
“刘——好——仃!”
掌声响了起来,有人吹口哨,有人起哄,还有人拍桌子。
刘好仃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朝台上走去。
他接过证书时,手有点抖。厂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什么,但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记得自己点了点头。
闪光灯一个接一个地闪,照得他睁不开眼。
“笑一笑!”小李在下面提醒。
他赶紧调整表情,嘴角一咧,露出一口不算整齐但挺干净的牙。
镜头定格了那一刻。
回到座位上,刘好仃低头看着证书,封皮右下角印着一行小字:SGI-007。
他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这是第七个?
还没来得及细想,大会继续进行,轮到他发言了。
他走上台,刚准备开口,麦克风却突然“滋啦”一声,断了音。
底下一阵窃笑。
刘好仃皱了皱眉,弯腰敲了敲话筒,没反应。
“我去看看。”小李立刻起身跑上台。
他蹲下来检查设备,一边调试一边低声说:“接触不良,我给你绑一下。”
几分钟后,话筒恢复了正常。
刘好仃重新站回讲台,扫了一圈台下的面孔,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话。
“各位同事,我是刘好仃,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底下有人笑了。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一个干了几十年活的老头,怎么就突然搞出了防弹玻璃?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
笑声更大了。
“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是小李帮我找材料、做实验,是老张一首劝我别放弃,是厂里的每一位同事,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他顿了顿,语气放轻了一些。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人偷偷在我桌上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别让王知道你在研究这个’。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我想谢谢他,谢谢你提醒我小心,也谢谢你相信我。”
他说完这句话,目光扫过人群,落在某个角落。老张低头笑了,像是被他说中了心事。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热烈。
……
大会结束之后,厂里安排了简单的庆功宴,就在食堂。鸡鸭鱼肉摆了一桌,酒是啤酒。
刘好仃刚坐下,就被几个年轻工人围住了,问东问西。
“刘师傅,你怎么想到用那种材料的?”
“你是不是以前做过科研啊?”
“以后还能不能教我们点东西?”
他一一回答,态度平和,没有半点架子。
倒是小李在一旁替他挡了不少问题:“你们别烦他了,让他吃口饭。”
正说着,厂长也走了过来,端着一杯酒。
“老刘,辛苦了。”厂长笑着,“你是咱们厂里第一位由一线员工评上的‘技术能手’,不容易。”
“多亏大家支持。”刘好仃站起来敬酒。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厂长走后,王大勇从旁边经过,脚步很慢,像是有话说,但终究没开口。刘好仃也没看他,低头吃饭。
等食堂散场时,天己经黑了。
“去喝点?”老张提议。
“行啊。”刘好仃点头,“不过饭店估计都满了。”
“那就买点酒,回天台喝。”小李笑着说。
三人买了几瓶啤酒和两包花生米,绕道后门上了天台。
夜风吹得凉爽,远处厂区灯火通明,机器还在运转,生活依旧继续。
他们坐在水泥地上,靠着墙,一人一瓶酒。
“说实话,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小李问。
“开心。”刘好仃抿了一口,“但也觉得……好像才刚开始。”
“你想做什么?”老张问。
“我想再试一次。”刘好仃望着远处,“我想做出一种玻璃,不仅防弹,还能发电。”
小李愣了一下:“太阳能玻璃?”
“对。”刘好仃点头,“我看过一些资料,国外己经有类似的研究了,但成本太高。我想试试能不能用咱们现有的设备,做出一块便宜又实用的。”
老张笑了笑:“你啊,真是闲不下来。”
“这不是闲不下来。”刘好仃举起酒瓶,“是睡不着。”
三个人碰了碰瓶子,笑声在夜风中飘得很远。
天台边缘,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尾巴轻轻甩动,在月光下拉出一道影子。
远处传来车间的铃声,下一班工人要上班了。
刘好仃喝了最后一口酒,把空瓶放在地上,站起身,拍了拍裤子。
“走吧,明天还得干活。”
小李和老张也站了起来。
他们沿着楼梯往下走,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