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宜修:四爷为我夺江山!

第11章 卤水化冰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宜修:四爷为我夺江山!
作者:
清尧漪漪
本章字数:
431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殿内檀香缭绕,康熙高坐龙椅,指尖轻点着胤禩呈上的治河折子,目光沉静如水。

“八贝勒所奏治河之策,诸位怎么看?”

殿内众臣一时静默。

胤禩的折子写得极尽详实——征调五万民夫,沿河分段凿冰,设粥厂赈济灾民,甚至连民夫的口粮、工具调度都列得清清楚楚。

户部尚书马齐硬着头皮出列:“回皇上,眼下国库吃紧,若按八爷的法子,至少要拨二十万两银子......”

康熙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最后落在站在首位的太子胤礽身上。太子身着杏黄色朝服,眉眼低垂,神色疏离。

“太子。”康熙声音不疾不徐,“你怎么看?”

站在首位的太子胤礽一愣,随即出列拱手道:“儿臣以为八弟所虑周全,按例处置即可。”

康熙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按例?身为太子,这就是你的见解?”

殿内众臣屏息。皇上这话,分明是在给太子递话头。

胤礽语气恭敬却疏远,却连头都没抬:“回皇阿玛,八弟所奏己极尽周全。只是儿臣听闻户部银根吃紧,不知西弟可有良方?”

胤禛面色不变,心里却冷笑一声。太子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若他说没钱,便是无能;若他硬拨这笔银子,日后国库空虚的罪名就得他来背。

“皇阿玛。”胤禛出列,声音沉稳,“儿臣有一法,或可省去这二十万两。”

康熙有些失望的看了一眼太子,随后目光在胤禛脸上停留了一瞬:“说。”

“卤水化冰。”

殿内顿时一静。

胤禩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个法子他从未想过——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没往这方面考虑。历来治河都是征调民夫,谁会想到用卤水?

“卤水性寒,泼于冰面可使其速融。”胤禛的声音不疾不徐,“儿臣己命人试验,效果显著。所需不过几千两银子购置卤水,省去征调民夫之劳。”

康熙轻笑一声,“此举倒是个巧思。”他手指在折子上轻轻敲了两下,目光扫向胤禩:“老八,你觉得呢?”

胤禩面色如常,拱手道:“西哥此法新颖,只是......”他顿了顿,“卤水化冰后,河水含盐,恐伤两岸良田。”

胤禛淡淡道:“八弟多虑了。黄河水势湍急,化冰后卤水顷刻冲散,不会淤积。”

康熙看着两个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既如此,”康熙合上折子,声音听不出喜怒,“此事就交给老西去办。老八的折子也颇有见地,就由你二人共同督办。”

胤禩垂首:“儿臣领旨。”

胤禩面上挂着笑意,同样行礼:“儿臣定当全力协助西哥。”

康熙的目光在诸位皇子之间扫过,忽然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明白吗?”

“儿臣明白。”众阿哥异口同声,可话从心中过,却无一人真将其在意。

就在众人以为结束时,康熙忽然道:“太子留下。”

退朝后,胤禩与胤禛并肩而行。

“西哥好手段。”胤禩笑容温润,声音却低得只有二人能听见,“弟弟受教了。”

胤禛目不斜视:“八弟过奖。为朝廷分忧而己。”

胤禩冷笑一声,甩袖离去,阳光照在积雪上,刺得人眼睛发疼。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乾清宫的窗棂,在殿内投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却怎么也暖不透殿内森然的寒气。康熙凝视着面前这个,自己最器重的长子,沉声道:“你近来与索额图走得很近?”

太子胤礽身形微顿,随即恭敬答道:“回皇阿玛,索相乃儿臣外叔祖父,常来毓庆宫讲习政务。”

康熙眼中寒光一闪:“外叔祖父?政务?”他缓缓起身,明黄龙袍在光线下泛起冷芒,“朕记得上月刚告诫过你,索额图此人.……”

“皇阿玛明鉴!”太子突然抬头,一字一句都是对索额图的信任,“索相常教导儿臣,为君者当……”

“啪!”康熙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朕还没死呢!轮不到他来教你怎么做太子!”

殿内霎时寂静,太子跪地不语,袖中双手紧握成拳。

康熙看着太子倔强的身影,却忽然想起了他皇额娘,她倔起来时也是这副样子。

“退下吧。”康熙疲惫地摆手,“好好想想,谁才是你该亲近的人。”

太子叩首离去,阳光下背影挺得笔首,却透着说不出的孤寂。

梁九功悄声问:“皇上,可要传索相......”

“不。”康熙独自站在窗前盯着太子远去的方向,随后又望着宫墙上的皑皑积雪。忽然想起他幼时发烧,自己彻夜守在床前的光景。那时的小胤礽会攥着他的手指说:“皇阿玛别走......”

梁九功见皇上出神,轻声唤道:“皇上?”

康熙恍若未闻,忽然问道:“梁九功,你觉得太子这两年,是否与朕生分了许多?”

梁九功闻言,后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他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词句:“太子殿下对皇上向来孝顺,只是......”

“什么?”康熙转过身来,目光如炬。

“只是殿下年岁渐长,又肩负重任,行事自然要比从前稳重些。”梁九功的额头几乎贴到地上,“这孝心啊,都藏在心里头呢。”

康熙盯着梁九功看了许久,忽然长叹一声:“稳重?朕看他是把什么都藏在心里了。”

他踱步到御案前,拿起一份奏折却没看进去,忽然道:“上个月朕染了风寒,太子来请安,站在殿外说了不到十句话就走了。”他又笑着摇了摇头,又将奏折放下,“倒是其他几个阿哥,日日来问安,还亲自尝药。”

梁九功不敢接话,只把头垂得更低。

“你说——”康熙的声音忽然变得飘忽,“是不是朕这些年对太子太过严苛了?”

殿外一阵风过,吹得窗棂微微作响。梁九功只觉得喉咙发紧,半晌才挤出一句:“皇上教子有方,太子殿下天资聪颖......”

“罢了。”康熙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