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只要是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就行了。
白洁跟张宝的小餐馆,很快就凭借实惠、量大在附近的工地站稳了脚跟。当然,民工兄弟愿意绕远来吃饭,更多的是为了一睹白洁的美貌。
现在的白洁,己经在民工圈里传开了,都说白洁长得风韵大方,性格温柔,谁见了谁不迷糊?
而白洁也知道大家的需求,只要是动作别太过分,白洁都可以理解。
“大姐,现在咱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不行的话,咱们也得上大锅菜了!”
中午的饭点刚过,张宝正在忙着收拾碗筷。收拾完也不能休息,还要接着准备下午的饭菜。
这段时间虽然挣了钱,但是可够辛苦的。
白洁捋了捋额头上的头发,右手习惯性的放在腰上轻轻的锤了捶。
没进城之前,白洁以为割麦子、晒花生最累。现在进了城,原来是做生意最累。
人人都羡慕开店当老板,却不知道当老板的难。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咱们手头上也有一些积蓄,不行的话,换一套大一点的设备,以后就上大锅菜!”
白洁在怎么能干,毕竟还是一个女儿身,体力在那里摆着。
“要是上了大锅菜,以后可就要辛苦你了!”白洁笑盈盈的看着张宝。
炒大锅菜用的锅,往往都有一米宽,要想操作这样的锅具,身上没有一把子力气可不行。
“大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付出的汗水与劳动,远在我之上。以后炒菜这种累活,交给我就是,你负责收钱就行!”
张宝乐呵呵的答应着。
在张宝的心中,白洁早就己经超过了普通亲情的范畴。只要是白洁开心,他张宝怎么着都行!
说干就干。
虽然白洁跟张宝挣了点钱,但是过日子,算计不到就受穷,做生意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能尽可能的节省资金,张宝跟白洁来到当地的旧货市场,挑选了一些质量还不错的桌椅板凳。
本来张宝还是打算买一个二手的锅具的,但是白洁却不同意。
这可是做的吃的东西,不能有半点的马虎。谁知道这个锅在上一任主任的手里,做过什么?还是买一个全新的比较安心。
自从上了大锅菜之后,白洁家的生意越来越好,过来吃饭的顾客是一波又一波。
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常菜馆?最近刚开的?”
一个留着光头,长着一脸横肉的中年男子,歪着脑袋,看着面前的小伙计。
“民哥,就是这个家常菜馆,应该是两口子开的。那娘们仗着自己腚大腰圆,那些民工的魂儿都被勾去了!”
小伙计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说到动情处,还故意模仿了几个白洁给民工盛菜的动作。那神情,要多矫情就有多矫情,逗得那个中年男子哈哈大笑。
“我还以为有什么家传秘方呢,原来就是一个卖肉的货色,不足为惧!咱们的新店,就开在她家对面!”
那光头男子拍了拍桌子,眼神中满是兴奋。
在莞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开餐馆,他王向民还算是元老!
这就是底气!
“民哥,只要咱向民东北菜一开业,那家常菜馆就完犊子了!民哥,这新店的店长。。。”
小伙计弯着腰,一脸的谄媚。
“秦财,你跟我几年了?”
这个叫秦财的伙计刚说完,民哥眯着眼睛,盯着秦财。
“民哥,我跟你西年了!”
“西年?也有点本事了。行,这事我记着了!”
说起来这个向民东北菜的老板,也是挺传奇的人物。
王向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小时候家里穷,再加上兄弟姐妹也多,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为此王向民在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当一个厨师。
原因无他,饿不着。
果然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王向民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了村里承接红白事的伙夫。
农村的条件差,要是有事,谁家不是精打细算?往往一办就是几十桌饭菜,实际上的油水却并不多。
慢慢的,王向民就有些不知足了,在机缘巧合之下,王向民独自一人来到东莞打工。
那时候只是听说东莞有的是挣钱的路子,但是很多人并不愿意去,确切的说,是不敢去。
开玩笑。这么大老远过去,一去就是一年,挣着钱还好说,万一忙活了一年,到头来钱没挣着,地还荒了,不得让乡亲们笑点了大牙?
可王向民不管这些,自己本来就是光棍汉子,家里又穷,几乎是没有人看得起他。
树挪死人挪活。
王向民始终觉得,这莞城就是自己发达的地方。
果不其然,王向民来到莞城之后,高大威猛的王向民根本就不愁工作,在建筑工地上如鱼得水。
干了一段时间的建筑工地,善于观察的王向民不止一次的听到工友埋怨吃的清水白菜,王向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胡子,我要是开一家餐馆,专门给咱们民工服务,你看咋样?”
“向民,你要是开餐馆,我第一个去捧场!”
于是,第一家向民东北菜,就这么开业了!
王向民本来就是伙夫出身,炒起大锅菜来算是专业对口。在加上工地外几乎没有这种小餐馆,王向民的生意很火爆,很快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再到后来,王向民雇了几个炒菜的伙计,从此离开了三尺灶台。不过像收银、进货这种核心工序,王向民还是紧紧的攥在手里。
王向民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却会算账,再加上王向民性格开朗,在菜市场混的很开,长此以往,一个名叫连英的姑娘,注意到了王向民。
连英就是当地人,在菜市场经营着一个小摊。在连英的身上,聚集了南方姑娘特有的灵动。两个人看对了眼,结成了夫妻,而王向民摇身一变,成了半个本地人。
有了岳父一家的支持,有了连英这个贤内助,王向民的餐馆生意越做越大,在莞城开了一家上下三层的酒店,平时都是连英负责管理。
当然,王向民始终没有忘本,还是坚持在工地周边开分店,专门给民工兄弟服务。
“向民东北菜”这个招牌,就代表着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