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解闷儿,秀英,太子是该纳几个侧妃了。”
皇后伸手推了一下皇上,“太子选侧妃的事还能轮得到臣妾做主?你那郑贵妃越俎代庖,怕是都想好了。太子又不是臣妾所生。”
这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是善妒,可若是从皇后口中说出来,那皇上只有心疼。
“秀英,我知道你这些年心里苦。其实朕又何尝不知道郑贵妃跋扈,太子能力不济。若是咱们的琮儿还在,这江山托付于他,朕自然是放心的。”
皇后听闻,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琮儿……琮儿他聪明伶俐,若还在世,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可如今……”
说着,她用手帕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花。“琮儿,我的琮儿……皇上,臣妾只有这一个儿子……臣妾每日都在想他……”
皇上轻轻握住皇后的手,安抚道:“秀英,朕又何尝不疼爱琮儿。世人都说昶儿聪明,都说大哥养了个好儿子。可是,如果咱们的琮儿还在,昶儿往哪摆?”
“皇上,若是李美人能生下皇子,臣妾便可抚养她的孩子,以臣妾的地位,她自然是肯的……”皇后沉浸在夺子的计划中。
“琮儿虽己不在,但朕也在为这江山社稷的未来考量。太子实在难当大任,朕有意……”皇上说着,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思索着什么重大决定。
皇后心中一惊,忙看向皇上,急切地问道:“陛下,您莫不是有了废立太子之意?此事非同小可,朝堂之上,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郑贵妃那边,也定会拼死相争。臣妾担心,她们会对您不利呀。”
皇上微微皱眉,长叹一声:“朕又何尝不知。可这太子,每日只知玩乐,不理朝政,丝毫没有储君该有的样子。若将江山交予他,朕如何能安心?只是,这废立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就是啊,皇上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若是废了太子,那就只能挑选宗室子弟,岂不是把江山拱手让人了!”
皇上刚要接话还未开口,
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皇上与皇后皆是一凛。皇上轻咳一声,高声问道:“何人在外?”
只见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走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张振大人在太宸宫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皇上与皇后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警惕:“皇上,张大人掌管北疆军务,急着求见,怕是不好。”
皇上沉声道:“让他等着,朕这就过去。”
皇上整理了一下衣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对皇后说道:“秀英,你且先歇下吧,朕改日再来看你。”说罢,便大步流星地朝着太宸宫走去。
皇上走后,连心进来守夜,见皇后满脸担忧,劝慰道:“娘娘不必忧心,咱们皇上是个有成算的。”
“莲心。本宫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夜里,皇上派人叫走了本宫的琮儿,也是张振来汇报军务,本宫的琮儿去了,就再也没能回来!”皇后娘娘一边说,眼泪一边落了下来。
“娘娘……”莲心看见皇后这样,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皇后提高了音量:“可是他!什么都不会,整日里只知道贪图享乐,如何能守好本宫儿子用命换来的江山?本宫恨啊莲心!本宫恨啊……”
一路上,皇上心中暗自思忖,张振身为北疆军务掌管,平日里驻守边关,甚少回京,此次如此匆忙求见,想必是北疆战事生变,亦或是朝中局势有了重大变故。
踏入太宸宫,只见张振身着戎装,风尘仆仆,见到皇上,立刻单膝跪地,高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皇上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说道:“张爱卿,何事如此紧急?”
张振面色严峻,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陛下,臣的探马听闻一些风声。北域胡族贵妃与二王子暗中勾结朝中部分大臣,似有不轨之心。他们似乎在谋划着一场针对他们王上的行动,意图……意图提前逼宫,扶持二王子登基。”
皇上听闻,心中猛地一惊,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竟有此事?你可打探清楚了?”
张振连忙点头,“千真万确,陛下。臣一路小心谨慎,多方打听,才确认了这些消息。如今形势危急,还望陛下早做打算。”
皇上来回踱着步子,沉默了一会,问道:“张爱卿,朕若出兵,你有多大胜算?”
张振双手抱拳,自信满满地回道:“陛下,臣有七成胜算。但此事若处理不当,恐引发两国大战。”
皇上微微点头,“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不可莽撞行事,朕得好好思量一番。”皇上背着手在殿内踱步,片刻后道:“张爱卿,你先回府休息吧,等朕的旨意。”张振领命退下。
皇上独自一人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微微垂着头,似乎正在脑海深处苦苦思索着什么。他那原本就略显威严的面容此刻更是被凝重所笼罩,让人不敢轻易靠近打扰。
此时的他心中正反复思量着一件至关重要之事——倘若胡族果真如传闻那般陷入内乱,对于宁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良机。毕竟,胡族一首以来都是宁国的心腹大患,如果能够趁其内部动荡之际给予致命一击,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更能让宁国的疆土得以进一步扩张。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若是处理不当,这场内乱引发的战火极有可能会迅速蔓延至宁国边境地区,届时无辜的百姓必将遭受池鱼之殃,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想到此处,皇上不禁眉头紧蹙,深深地叹了口气。如今的他己年逾花甲,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纵使有心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讨伐胡族,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面对如此却又充满变数的局势,这近在咫尺的肥肉眼看就要从嘴边溜走,他怎能甘心呢?
就在皇上愁眉不展之时,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李承琮的身影。昔日那个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太子曾是他最为器重和倚仗之人,只可惜天妒英才,想到此处,皇上忍不住轻轻地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道:“若是琮儿还在,该有多好啊......”言语之中满是无尽的惋惜与思念之情。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另一处宫殿里,皇后同样没有入睡。一名内官早己将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禀报给了她。听完内官的叙述之后,皇后缓缓地走到床边,轻轻倚靠在床沿之上,开始默默地思考起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后敏锐地意识到眼前的局面或许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乎,她目光坚定地朝着门外喊了一声:“来人呐!”很快,一名深得皇后信任的心腹内官应声而入,并快步来到皇后身前恭敬地行礼等候吩咐。只见皇后附在内官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那内官连连点头称是。随后,皇后从枕边取出一枚宫令交到内官手中。内官小心翼翼地接过宫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急匆匆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