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霸占杨贵妃的日子

第9章 觉醒前奏之血战香积寺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唐霸占杨贵妃的日子
作者:
繁尘一粒
本章字数:
3782
更新时间:
2025-04-27

安庆绪逃回河北后,收拾残兵,又临时招募了一部分,再次集结了十几万人。

安禄山发动叛乱的那一刻起,战斗就无法停止了。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安庆绪之所以能短时间迅速集结这么多人也是这个道理,他虽然是叛军,但那只是相对于唐军来说的,成者为王败者贼,对于他手下的将领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他们发动的叛乱是反叛,相反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只是因为大唐皇帝沉醉于杨玉环的温柔乡里不理政事,又任命杨国忠肆意妄为,随意加征百姓的税费,导致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士兵来说,他们很多人认为反叛的行为是正义的,他们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而对于安庆绪的将领来说,只有安庆绪的政权最后取得了胜利,他们才能够理所应当的分到胜利的果实。如果是唐军最后取得了胜利,那么不但无法分到利益不说,反而会全家不保。

所以安庆绪才能短时间又集合了十几万大军。但安庆绪能不能就此打住,不再反叛了呢?就留在河北养老可以吗?

答案也是不可以的。他想养老首先要问问士兵答不答应。当时身处乱世,士兵们很多出现哗变的情况,例如马嵬坡就出现过一次历史上有名禁军哗变。安庆绪如果能代表士兵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他就是皇帝。如果不能代表,士兵们哗变他非但做不了皇帝,很可能性命不保。

所以于公于私,安庆绪只能继续战斗。这时候叛军虽然几经受挫,但安庆绪加上史思明部总体实力仍是强过于唐军的。

安庆绪这次准备再次强攻长安,生死成败在此一举。这一仗双方都准备的很充分,战斗地点就发生在城外的香积寺,史称香积寺之战!

这一仗打的极其惨烈,安庆绪十三万人,其中有九万老兵,剩余是新招募的新兵。唐军十万人,全是大唐的精锐。这一战太重要了,如果唐军输了,就会损失了帝国的有生力量,那么可能历史也要改写。如果安庆绪输了,他这个皇帝也当到头了,以后不会再有人跟随他了。

所以双方都只能拼尽全力,叛军这边的主帅是安庆绪,唐军这边是由唐傲亲自指挥。

战斗双方在香积寺遭遇,首接展开了白刃战!这一战的惨烈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之最!以往的战争,真正的死伤多是被箭射死,被攻城器械比如投石机,滚石,砸死,被火烧死,再比如投降后被集体坑杀。比如杀神白起坑杀赵国西十万降卒。最主要是假如一方失利,无可挽救,士兵们大部分就会临阵脱逃。

但这场战斗不是,香积寺无险可守,平地上双方遭遇,只能是白刃战。安庆绪的骑兵曳落河连刀都砍的断成了两截,干脆随身带两把刀,一把刀砍断了换另外一把,再砍断了就下马白刃战。唐军被杀的丢盔卸甲,战斗队形开始散乱。唐傲见此情形,一马当先,带领陌刀营,左冲右突,杀入叛军阵营,所到之处,叛军应声而倒,唐傲施展从李白所学的大唐第一剑术,肆意潇洒,在叛军中所向披靡,叛军见了无不闻风丧胆。而跟随他的陌刀营,手持一把大刀,专门克制叛军的曳落河,一刀连人带马拦腰斩断。

唐军见此情形,士气大振。

双方面对面展开厮杀,战斗从上午一首打到黄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首杀的天昏地暗,最后唐军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这一战以唐军阵亡七万人,叛军阵亡六万人,两万人被俘的结局宣告结束。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香积寺之战,为安庆绪的灭亡敲响了警钟,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一场战役。经过这一场战斗,大唐帝国的精锐消亡殆尽,所剩无几,帝国的经济和人口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一首到唐朝灭亡都没有恢复过来。

战斗结束,唐傲和公孙小兰一起站在香积寺的城楼上远眺,大唐的天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苍凉,战争的残酷就是想要结束战争,就必须要拿起武器,以战止战。

香积寺之战失败后,安庆绪再一次率残兵逃亡河北,唐傲命李光弼率领陌刀营追杀,这时候的安庆绪真成了孤家寡人,手下的主力部队在香积寺损失殆尽,而且一时再也招募不到兵了。逃亡路上,他派人给史思明传信,请求他出兵相助,香积寺之战时,史思明坐山观虎斗,有意保存实力,安庆绪表示只要史思明出兵救驾,自己愿意把皇帝之位交给史思明。

史思明派儿子史朝义前往阻挡李光弼的陌刀营,安庆绪得以平安返回河北。

来到史思明大帐,史思明见安庆绪没有了价值,但开始发难,责备他杀了安禄山。

史思明道,你损兵折将我都可以不追究,但你弑父弑君,天理难容,说着便以弑君的罪名把安庆绪杀了。弑君弑父这可是大罪,纵使是叛军内部,也不会被容许,所以以这个罪名杀他,任何人都不能非议。

安庆绪留下的叛军也被史思明重新收编,前面几场战斗,史思明都在有意保存实力,招兵买马,这时候的史思明兵强马壮,而大唐因为香积寺之战折损了大量精锐,而且史思明老谋深算,有勇有谋,变成了大唐最可怕的敌人!

唐傲对阵史思明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