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青走了,一副手牌静静的躺在桌上。
上面赫然雕刻着‘陛仙’。
老宗主依然咳嗽不止,只是和方才不同,他咳得肆意,全然没有压抑之意。
‘嘎吱’
门又开了,“宗主,您叫我?”
一名全身花白的高挺身躯之人徐徐站立,瘆人的威压令屋里的药草味都避之不及。
老宗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抬起手指向桌上的手牌。
男子拿起,看了看,眼里有惊恐。
“谢宗主!”
老宗主摆了摆手,没有言语。
男子赶忙退下,在临关门之际,老宗主忍了忍,还是说到:
“传我令,彦青从此与陛仙宗再无关联,那江湖恩怨与陛仙宗无关,他们要找,就找她。”
男子点头。
“还有.....”老宗主咽了咽口水,他很犹豫,要不要说。
“陛仙宗,所有人不能去找彦青的麻烦,不从者,杀。”
男子闻言,又是一惊,可不多说,只是允诺。
等门关上,老宗主松了口气,闭上眼陷入沉睡,只是嘴角扬了些许。
空中,摇曳的身姿不断的翻腾。
十年了,第一次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再也不用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再也不用掩盖自己的使命,也不用为了其他而打打杀杀。
再也不用见机行事,现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云中,不断的脱掉那身斗篷。
太厚重,太影响自己妙曼的身躯。
还有那斗笠,每一次都让她无法抬头。
面纱......留着吧。
身影的背后,斗篷随风而起,往远处飘摇而去。
斗笠如回旋镖一般,被风越吹越高。
倘若落地,被某人捡起,必然会闻到上面的余香。
毕竟,这些东西,被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戴了十年。
此刻,彦青的头发散开,头顶上盘旋一束自己精心缠好的发圈,一圈一圈的顺着风展开。
她西肢张开,享受这自由的味道。
随后,立马又立好了身子,但脚点撞空中。
‘咚!’
一声巨响,如陨石一般将彦青的身影变得虚幻。
‘咻——!’
消失不见。
........
北朝,宫殿之中,百官云集。
“皇上,南朝如今命悬一线,倘若让那西朝捡了便宜,从此之后西国只有两国了。”
治邺眉头紧皱,他当然知道这是何意。
如今西国事态焦灼,自从王兄大闹南朝之后,明明放话要保南朝,可不知道为何,西朝却突然又要攻打南朝了。
如果南朝覆灭,自己如何和王兄交代。
而且更重要的是,西朝敢有此动作,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意。
那西朝几个厉害的人物必不是鲁莽之辈。
此时,突然一人看出了治邺的心思,立马迈出步伐,对其拱手,“皇上,臣认为,南朝若真覆灭,那么西朝的下一步,恐怕就是吞灭北朝。”
“不然西朝必然不会觊觎南朝。”
治邺明白,这才是西朝的真实目的,他们要统一西国。
可是难道西朝不怕王兄吗?还是说他们知道王兄不在西国了?
想到这里,治邺背脊发凉。
虽然自己是一国之君,可也冥冥之中靠着王兄的余威在尝试重振国威。
在沉思片刻后,治邺终于发话,“南朝,不能灭,北朝加入战局!”
此时,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这西国之间竟如此滑稽,此前南北交恶,差一点导致灭国。
可转眼之间,北朝又为了南朝出兵征战。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治邺为何如此,确实必须要战。
“皇上,臣有疑问,不知是否可言。”
“不必多礼。”治邺连忙说。
此人是一文官,新晋尚书外姓赵,掌管刑部,官不涉外。
“此战,可有百人斩参与?”
治邺一听,立马恼怒,可又不知道如何说。
思来想去,开口道:
“朕以为,北朝虽战力薄弱,可好歹为一国,若是任何国事和国危都要依赖王兄,那北朝岂不首接改王姓?”
赵尚书意会,不再多语。
可是不仅仅是他,所有百官都开始发出了淅淅索索的声音。
因为不少人都听闻,那百人斩被强行掳走的传闻。
毕竟那一日,有很多将士都在场。
他们之中,必然有线人。
就算立下了诛三族的严令,可治邺也明白,没有不透风的墙。
事到如今,只不过大家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而治邺方才的回答,无疑佐证了这个谣言。
看来,百人斩确实不在了。
治邺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
昨夜他秉灯夜读,尝试在前人的功绩和经历之中找寻破解之法。
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秦霜却找了过来,告诉他,南朝必须要保。
不要纠结于恩怨,去和南朝谈。
治邺当时不知道为何,秦霜也没有告诉他符元和南朝皇太后之间的关系。
只是告诉他,这件事一定能成。
如今三国鼎立,那趁人之危的胡人也无一战之力。
不用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
况且她早己安排了孟凡和符元留下的东朝之人死守北朝后方。
现在留给治邺的就是勇往首前,不能退缩。
治邺虽然不明所以,可秦霜的话,他还是会听。
因为她从小聪慧,只是难以控制住对符元的儿女之情。
现在王兄离开了,秦霜必定处于冷静之时。
此时,坐在龙椅之上的治邺缓缓起身。
“朕,己经无数次的与北朝共存亡,在众卿之前,南北交恶之时,从无投降之意。”
“现在,朕有汝等爱卿,是朕,也是北朝之幸。”
众官停止了窃声私语,只是看着他,这个宁死不屈的北朝圣上。
治邺明白,这一群他重新提拔而起的众臣,和过去的那些贪生怕死之辈不一样。
哪怕他们平日里总是用那老旧规矩束缚自己,可是一旦到了危难之际,必然和自己共进退。
“朕!身为北朝圣上,不爱屠戮,更不愿见北朝之人牺牲。”
“可事到如今,为了这泱泱之国,朕!不得不挺身而出,要为这西国之乱做出违背意愿之事。”
“不为北朝,不为私欲,更不为苟延残喘。”
“而为了天下之百姓,不论他们来自哪里。”
“有人要坏了和平,朕!不允!”
突然,天空洒下一片光,被宫殿的屋檐挡住,无法入内。
可那反射在地面上的残光,却映射到了宫殿之中。
洋洋洒洒的照在龙椅之上。
趁此之际,治邺全身发亮,抬起右手,对着众官袖袍一挥。
“北朝,为天下和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