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秦淮茹点头应下。
在她老家,出嫁第三天要回娘家探望一趟,这叫“回门”。
可她和宁昊当初并没有按这个习俗来。
宁昊说不摆酒席,也不回门,她就顺势说了句宁昊父亲刚去世,情况特殊,办不成就算了。
当时她没多想,如今被人一问,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难免有些尴尬。
她干笑几声应付过去,随后拉着宁昊往自家院子走。
他们前脚刚走,身后的那些村妇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手里的鞋都不纳了,嘴一开根本停不下来。
“刚才那个就是淮茹她男人?”
“长得挺精神,穿着也像样,看着不像咱这地儿的。”
“说是城里的,可城里人怎么会娶淮茹?”
“是不是身体有啥毛病啊?”
仿佛宁昊非得带点毛病,这桩婚事才讲得通。不然一个长得周正又是城里人的小伙,怎么可能娶一个农村姑娘?
“说不准呢,连酒席都没办。”
“该不会是冲喜吧?”
一听这话,众人来了劲儿,话题越扯越远,天马行空地编出一整出大戏,简首比连载小说还精彩。
秦淮茹带着宁昊到了家门口,远远就看见父母在院里割猪草。
两辆黄包车一停,老两口都有些懵,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谁来了?”
“妈,是我,我回来了!”秦淮茹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她娘一听,激动地放下手里的草刀,冲上前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来回打量着,眼眶都红了。
而她身后还站着一个穿得体面的年轻男人。
“妈。”宁昊礼貌地开口。
这一声“妈”把她娘给叫愣住了。
这年月,哪有女婿这么叫丈母娘的?
就算成了亲,最多也只是喊“大娘”。
可这一声“妈”,叫得她心头一软,顿时觉得这小伙子不光长得好,嘴也甜。
“这城里人果然不一样,开口就叫妈,叫得我心头都热了。”她感慨一句,转头喊小儿子,“快去你姐家跑一趟,就说你二姐和二姐夫回来了!”
“好咧!”小儿子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两家离得不远,快脚一点,二十分钟也就到了。
宁昊站在院子里环顾一圈,果然如秦淮茹所说,家境确实拮据。
房子年久失修,墙角破了几块,干脆用玉米杆子随便挡着。
屋里陈设简单,院子也有些杂乱。
秦淮茹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还在上学。
她之前说过,婚前一家人都挤在一间房睡觉。
小妹赶忙跑过来帮忙接东西,一家人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
岳父赶紧倒茶递烟,一副招待贵宾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女儿嫁进了城,对他们这些农村人来说,是件值得脸上添光的事。
更何况,听说宁昊父亲是烈士,属于重点照顾对象,将来工作安排也不用愁。
村里人都说秦淮茹命好,找了个有前途的。
虽然没办酒席,也没回门,但只要日子过得顺,做父母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老两口一边拉着问长问短,不多时,大姐和姐夫也赶到了。
寒暄几句之后,宁昊便让车夫把东西搬进屋。
米面油码了一整桌,烟酒罐头点心一样不少。
刚一进门,大姐夫的眼神就盯住了那堆东西,简首挪不开眼。
他一首以为自己是家中最大的靠山,经常接济娘家,自认地位稳固。
可今天一看宁昊,不禁有些心虚。
这妹夫看着有门道,往后老两口还会记得自己吗?
他胡思乱想时,屋里有人问起了工作:“淮茹,你们单位有没有给安排工作?”
母亲拉着女儿坐下,小声问道。
“安排了,我在供销社上班。”
“哎哟!”
话音一落,屋子里立马炸了。
供销社!
城里供销社,那可是香饽饽的单位!
“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三十五。”
听到这个数字,全屋瞬间静止。
三十五块!
她妈看着宁昊的目光都变了,觉得这女婿不仅长得好,还有本事,连“没工作”这事都解决了。
供销社的工作,不光工资高,还能接触各种票证物资,是所有人眼里的“铁饭碗”。
“咱家宁昊真争气,供销社上班,可是脸上有光!”
这女婿,简首是家族的骄傲。
大姐夫心里咯噔一声。
他进城干活时也去过供销社,知道那地方东西紧俏得很,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全靠票和人脉。
但供销社内部员工——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就在这时,秦淮茹突然补了一句:“不是昊哥在供销社,是我。”
“啊?你?”
一屋人都懵了。
“那宁昊干啥?”
“他在家。”
这句话一出口,空气都凝固了。
女儿上班,女婿在家?!
“那饭谁做?”
“我做啊,是昊哥教我的。”
母亲脸色微微一变。
这哪像城里人过的日子?
女儿干活养家,男人在家歇着?
这不是吃软饭么?
心里这念头刚冒头,她就强压了下去,没说出口。
岳父脸色也暗了几分,蹲在门口猛吸了两口旱烟。
大姐夫嘴角抽了抽,刚才那点尊重瞬间散了,暗道这也不过如此。
就在气氛快要尴尬到底的时候,宁昊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几样小物件。
他将两条前进烟递给岳父:“爸,这是给您的。比旱烟抽着顺口些,但也别多抽。”
又从包里拿出两罐麦乳精:“妈,这个是洋货,用热水冲着喝。”
还准备了弟妹的礼物——钢笔和作业本。
给大姐的是一块精美的花布,大姐夫则拿到一个结实的军用水壶。
全家人顿时被这些东西吸引住了,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脸上全是笑。
虽然宁昊不在单位上班,可带回来的礼可不轻,件件都是好东西。
或许他在家里也干点私活儿,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一屋子人被这些罕见物件吸引住了,气氛一下子又热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