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昭仪的安胎药里,被人下了朱砂。
朱砂有毒,如果饮用入腹,更是毒性倍增。那熬好的安胎药送到丽昭仪那里,丽昭仪刚喝了一口,就被来请平安脉的太医发现,及时打翻。
真要全部喝下,胎儿必定不保。
饶是如此,丽昭仪还是吓的不轻,动了胎气,正躺在内间医治。
皇帝愁眉不展,十分烦闷。
怎么就不安生呢?接连出事?
韩舒宜赶到后安慰皇帝:“丽昭仪有皇上的福气庇佑,定会逢凶化吉,这次不就是如此吗?还是发现了。”
“终究还是惊险。当初爱妃生育,不就十分顺利吗?”
韩舒宜就呵呵了,顺利个毛!她怀孕后,她娘立刻塞了国公府有经验的老嬷嬷来照料,老嬷嬷对宫廷禁忌知之甚详,列明禁忌一二三,整个宜居阁提心吊胆十个月,才有小六的平安诞生。
若是岁月静好,必有有人负重前行啊。
但韩舒宜不能明说,只能安慰,并且让皇帝加派人手照料。
皇帝索性找来自己当年的嬷嬷来照顾丽昭仪,这才能安心。
探视之人走后,苗贵妃才跟丽昭仪商量:“这招是不是太险了点?”
“富贵险中求,娘娘。皇后娘娘也不傻,定会怀疑到娘娘头上,思考反击,与其被动受害,还不如咱们主动遇害,洗清自身嫌疑。”丽昭仪躺在帷帐内,轻声解释着。
苗贵妃一想有理,“这次你遭罪了,本宫定会好好补偿你的。”
“娘娘肯照顾嫔妾的孩子,己经是嫔妾无上的福气了。”
苗贵妃安排好赏风院的人,回到自己院子,红袖不忿的说:“娘娘对丽昭仪的孩子也太好了,她不就是个民女吗?若不是娘娘和苗家拉拔,能有这泼天福气?”
“话不能这么说,她是本宫手下,本宫就算做给外人看,也要对她好点。”
“但是娘娘......”红袖觑着贵妃脸色,“您真要抱养丽昭仪的孩子吗?”
“有个孩子总比没有强,哪怕看在孩子面上,皇上总要多看顾几分。”苗贵妃惆怅道,她怎么可能愿意?这养子就是养子,羊肉贴不到狗身上啊。
“其实娘娘年纪还轻,还是有自己的孩子才好。抱养了别人的孩子,奴婢怕他沾染了未来小皇子的福气.....皇上真把他当娘娘的孩子来疼爱了.....”红袖越说越小声。
苗贵妃也纠结起来,红袖说到她心坎上。自己有孩子再抱养,那叫锦上添花,互为臂助。没孩子抱养,就怕自己费心费力的养育,倾其所有的付出,用了苗家的资源,最后孩子还是亲近生母。
可是呢,她又担心自己之后再无所出,那丽昭仪的孩子就是自己最方便收养的,且排行靠前,有优势。从小养的孩子总比半路会认人收养的好。
呸呸呸,自己只要好生调养,肯定能有个自己的孩子!
总之,苗贵妃心里各种念头翻滚,难以下决心,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法子。
非要说的话,丽昭仪若是生个公主,就皆大欢喜了!
苗贵妃脸色不停变化,红袖都看到眼中,悄悄退下了。
之后趁着送东西,去了一趟赏风楼。
丽昭仪不动声色,赠给红袖一串明珠。
这时,她居然跟苗贵妃一个心思,要是怀的是个女儿,就好了,她才能留在身边。
宫中两大巨头,都偃旗息鼓,开始调养身体,以备怀孕。
夏日炎炎,行宫却清凉无比,韩舒宜靠着冰鉴,小口小口的吃西瓜,偶尔塞两口到小六嘴里,让他用乳牙慢慢磨,尝尝味道。
清月小声道:“二皇子落水的事,就这么算了?”
“能怎么办,查不到真凶,方美人不肯反口,被贬为宫女,伺候的下人都挨了打,还能怎么办呢?”韩舒宜叹道,“没证据,都是空话。”
“至少姑娘没嫌疑,这就成了!”清月又安慰自己,“她们的阴谋也没得逞。”
“你家姑娘福大命大,运气好,没办法!”
本来还在舔西瓜的孟小六震惊抬头,什么,落水案己经结束了?!二哥也没有病入膏肓,生命垂危?
好大一桩悬案,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孟小六耳朵竖的老高,准备听后续,奈何娘跟清月姑姑聊了几句,就转换话题了。
想知道后续,孟小六尝试卖萌,“饿,饿...”
“他饿了?”韩舒宜跟清月面面相觑,西瓜还啃着呢,就饿了?
“饿......饿哥!”
“哎呀,小六居然明白咱们在说什么!”韩舒宜把孩子抱过来,“你二哥哥好着,只是受了惊吓,眼下静养着,没事的。”
同时反思,小六逐渐长大,正是鹦鹉学舌的年纪,以后聊大事,还是要避开他才行。
孟小六不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坑,还在努力打听后续,得到安全的消息才算是安心。
他跟二哥的情分一般,但二哥身体虽弱,却因祸得福没有卷入夺嫡之争,跟所有兄弟关系都可以。
孟小六总归是不希望见到伤亡的。
而且娘也没事!这就是真的好了。
闲聊一阵,等到暑气散了,韩舒宜去给夏太后请安。
太后不喜吵闹,可带上孩子登门,她也不会婉拒。
她到时,夏太后正跟婉和公主说话。
太后生下当初还是三皇子的皇帝后,孩子就被先皇后抱养了,虽然也有半个嫡子的名分,可母子间尊敬有余,亲热不足。
婉和公主是宫女所出,生母早亡,先帝了为安抚太后,就抱了婉和公主给夏太后抚养。朝夕相处,婉和公主跟太后,更像一对亲密的母女。
韩舒宜进门时,见到婉和公主双颊发红,眼神晶亮,有些羞涩。她坐下后找话题,“太后娘娘跟公主聊什么这么开心?”
夏太后心情不错,“就是聊办不办宴会的事,如今行宫荷花开的好,没人欣赏,岂不是辜负了?”
韩舒宜也凑趣去聊荷花。但她从婉和公主的反应里,猜到几分。
婉和公主十五,正是议亲年纪,公主不愁嫁,挑个十全十美的夫婿也不易,还要年岁相当,容貌出挑,有心的话,可以早早看起来。
“太后娘娘有心的话,不如就办吧,多请些年轻人,给公主也好找个玩伴。”
旁边的叶太妃也这么附和,反正宫里长年无事,就靠这些打发时间。
“行,你们说了算!”太后刚应声,皇帝也来请安了。
婉和公主本来挽着夏太后胳膊撒娇扮鬼脸,见到兄长过来,不自觉的松开。
韩舒宜暗道要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