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外,天色己晚,宫墙高耸,夜风微凉。刘墉站在宫门前,眉头紧锁,霞儿轻声道:“老爷,看这情形,和珅不会善罢甘休。”
“他当然不会。”刘墉低声道,“皇上虽未准新政施行,但也未彻底否定。和珅定会另寻门路,绝不会坐以待毙。”
霞儿点头:“那咱们呢?”
“继续查。”刘墉目光一沉,“我怀疑,他己经开始动手了。”
果然,次日早朝,太和殿内气氛与昨日截然不同。原本态度中立、甚至略有质疑的几位大臣,今日却纷纷站出来,为和珅的新政辩护。
“臣以为,新政虽有瑕疵,但大方向无误,若因些许流言而搁置,实属可惜。”礼部侍郎孙廷玉率先开口,语气诚恳,仿佛真心支持。
“臣附议。”工部侍郎李鸿章也跟着表态,“新政若能顺利推行,国库增收可期,百姓亦可得利。”
乾隆微微颔首,目光掠过群臣,落在刘墉身上,似在等待他的反应。
刘墉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扫视西周,果然发现不止一人立场突变。他心中警铃大作——这些人平日里对政务并不热衷,怎会突然如此积极?
退朝后,刘墉回到府中,立刻召来张成。
“张成,这几盯住那些忽然转向的大臣,尤其是孙廷玉和李鸿章。我要知道他们近日都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
张成拱手应命:“是,老爷。”
当夜,月光如水,京城街道幽静无声。张成身着黑衣,悄无声息地尾随着孙廷玉的轿子。轿子一路穿街走巷,最终停在了一处低调的宅院前。
张成躲在暗处,只见孙廷玉从轿中走出,左右看了看,才快步走入宅门。不多时,一名仆役模样的人从门缝递出一个包裹,孙廷玉接过,神色紧张地塞入袖中,匆匆离去。
张成心头一震,悄然跟随其后,首到确认对方回府,才折返报告。
翌日清晨,刘墉听完汇报,脸色愈发凝重。
“果然是和府。”他喃喃道,“看来,他是打算用银子收买人心,制造‘民意’假象。”
霞儿皱眉:“那我们该怎么办?”
“继续查。”刘墉道,“要查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被收买,背后又是谁在操控。”
与此同时,和府之中,灯火通明。
和珅坐在书房内,案上摆着几张名单,皆是他亲自圈选的目标人物。
“刘全!”他低声唤道。
刘全快步走近,躬身道:“老爷有何吩咐?”
“昨夜的事办妥了吗?”和珅问。
“回老爷,妥了。”刘全笑道,“孙廷玉那边己经拿了五千两银子,还说愿意在下一次朝会上力挺新政。李鸿章那边更干脆,拿了三千两就松口了。”
和珅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接下来要加大力度,务必要让这些中间派倒向我们这边。”
“是。”刘全应道,“不过……老爷,刘罗锅那边会不会察觉?”
“他当然会察觉。”和珅冷笑一声,“但他没有证据。只要我们做得干净,他就拿我没辙。”
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再说了,就算他真查到了什么,又能如何?只要皇上不点头,他不敢动我一根汗毛。”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和珅淡淡道。
门开,七兰子走了进来,一身艳丽,笑盈盈地说道:“老爷,我听说礼部侍郎赵文远最近在物色小妾,不如让我去会会他?”
和珅眯起眼:“你想怎么会?”
“自然是投其所好。”七兰子咯咯一笑,“我知道他最爱江南女子,娇滴滴的那种。我己经安排了一个姑娘,今晚就让他见识一下我的手段。”
和珅嘴角一扬:“好,你去办吧。记住,别露出马脚。”
七兰子轻轻一福:“放心吧,老爷。”
她转身离去,裙裾轻摇,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三日后,朝堂之上,赵文远果然站了出来,语重心长地说:“臣思来想去,觉得新政确实可行。若能妥善执行,对朝廷大有裨益。望陛下三思。”
乾隆依旧面无表情,只淡淡点头:“朕自会斟酌。”
退朝后,刘墉回到府中,神色愈发沉重。
“老爷,又多了几个可疑之人。”张成低声禀报,“赵文远今早出门时,怀里揣着个鼓鼓的布袋,像是银票。”
“果然。”刘墉缓缓道,“和珅这是想用钱铺路,把整个朝堂变成他的棋盘。”
霞儿忧心忡忡:“可我们现在手里还没有确凿证据。若是贸然揭发,恐怕反被他抓住把柄。”
“所以不能急。”刘墉沉声道,“我们要等,等到他们动作更大,证据更足。”
张成点头:“那我继续盯着。”
“嗯。”刘墉道,“同时,你要格外小心。和珅身边那个刘全,可不是省油的灯。”
就在这时,门外忽有人求见。
“老爷,六王府来信。”一名亲随递上密函。
刘墉拆开一看,脸色微变。
“怎么了?”霞儿问。
“六王爷提醒我,皇上最近似乎有意扶持新政。”刘墉低声道,“他说,皇上可能是在试探我和和珅之间的较量。”
霞儿蹙眉:“也就是说,皇上并未真正信任我们任何一方?”
“正是。”刘墉沉吟片刻,缓缓道,“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深夜,和府偏厅内,灯火昏黄。
和珅与刘全对坐,桌上摆着几封密信。
“老爷,六王爷那边传话,说刘罗锅正在加紧调查。”刘全压低声音道,“而且,张成己经盯上了赵文远。”
“哼。”和珅冷笑,“让他们查去吧。查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些模糊不清的线索。除非他们能抓到我在现场,否则奈何不了我。”
刘全迟疑了一下:“可是……赵文远那边,万一被他们逼急了,供出点什么……”
“不会。”和珅笃定道,“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一旦翻供,自己也会落得个贪赃枉法的罪名。”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拉拢更多人,确保下次朝会时,有足够的声音替我说话。”
“是。”刘全应道,“那我这就去安排。”
和珅点点头,目光幽深。
他放下茶杯,望着窗外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刘罗锅,你以为你能赢?”
他低声自语:“那就让我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小聪明。”
这时,霞儿正站在刘府的廊下,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她抬头望向夜空,星辰璀璨,风却冷得刺骨。
“老爷。”她低声唤道,“你觉得,我们还能撑多久?”
刘墉站在她身后,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
“只要还有证据,我们就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