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清做皇帝

第49章刘罗锅调兵遣将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到大清做皇帝
作者:
著书立说事
本章字数:
4334
更新时间:
2025-05-23

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尽,山道上己传来战鼓的第一声闷响。那声音像块滚落山崖的巨石,砸碎了晨雾里最后一丝宁静。东侧山谷腾起黑烟,不是炊火,是敌人点燃的信号,混着焦土味和马蹄踏碎枯枝的脆响,在风中翻滚而来。

刘罗锅站在坡顶,脚下的碎石被风吹得微微打转。他一手搭在刀柄上,另一只手握着望远镜,指节发白。他眯着眼,盯着山口方向,嘴紧抿成一条线。喊杀声一波波涌来,像潮水漫过堤岸,可他没动,连肩都没抖一下。

“王德海!”他突然开口,嗓音不高,却穿透了战场的喧嚣。

王德海原本蹲在后头清点弹药,听见这声叫唤,立马跳起来,几步冲到坡前,靴跟一碰,啪地立正:“属下在!”

“东线交你了。”刘罗锅一边说,一边收起望远镜,转身时战袍扫过碎石,“守不住就退到二道壕再打——”他顿了半拍,目光扫过王德海,“我可不想听见谁往后多跑一步。”

王德海点头:“明白。”话音未落,他己经翻身上马,扯缰调头,马蹄扬起尘土,飞奔而去。

刘罗锅没回头看他离开,只是偏头看了眼身后的李守忠。副将眉头皱着,嘴唇动了动:“北面林子里的人埋了一夜……”

话还没说完,一名斥候喘着粗气冲上坡来,单膝跪地,胸口剧烈起伏:“大人!右翼敌军强攻中路,前锋骑兵己经逼近腹地!”

刘罗锅深吸一口气,鼻孔张了张,像是嗅到了什么危险的味道。他没说话,只是朝身旁亲信低声交代:“北面那支队伍,等他们再深入些,断了后路。”

亲信点头,身影迅速消失在晨雾中。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得乾隆的脸忽明忽暗。和珅站在殿外,手指无意识地着袖口金线,眼神游离不定。

“陛下。”他缓步走入,语气恭敬却不卑,“臣以为刘罗锅虽有谋略,终究不是军伍出身。如今前线吃紧,若全权交予一人之手……”他故意停顿,目光掠过案前奏报,“恐怕反失分寸。”

乾隆抬眼看他,眼神沉静如水,看不出情绪。他缓缓开口:“你担心他?还是担心你自己?”

和珅脊背一僵,低头躬身:“臣不敢。”

“刘罗锅能走到今天,自有他的道理。”乾隆合上奏折,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准其所请。”

和珅退下,脚步稳重,掌心却早己汗湿。他走出御书房,望着宫墙尽头的一线天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箭矢划破空气,炮弹轰然炸裂,泥土与血肉齐飞。刘罗锅站在高台边缘,披风猎猎作响,左手握枪,右手扶栏,目光如炬。

“王德海!”他大喝一声。

“回大人,东线仍在死守,尚未突破!”王德海的声音夹杂着风沙从远处传来。

刘罗锅眼角微挑,露出一丝笑意:“好。让李守忠拖住正面,轻骑绕过北山,截他们后路!”

风更大了,卷起黄沙遮住视线。士兵们在硝烟中奔跑、嘶吼、倒下,鲜血顺着沟壑渗入土地,染红了昨夜刚干涸的泥泞。

黎明时分,敌军主帅咬牙低吼:“刘罗锅……果然难缠。”他眼中怒意翻涌,猛地站起身,挥手下令:“集中兵力,首取中军大帐!”

日头刚冒头,金色阳光洒在山坡上。刘罗锅站在最高处,望着远方滚滚烟尘。他伸手拍拍身旁战马的脖子,马儿不安地抖了抖耳朵。

副将快步走来:“大人,是否下令迎击?”

他摇头,嘴唇动了动:“让他们再走近点。”

转身看向副将,声音低而沉:“全军戒备,准备最后一战。”

副将拱手应命,转身疾奔传达命令。

京城急报传到主营时,刘罗锅正站在营帐前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亲信匆匆赶来,压低声音禀报:“和珅在朝堂上指责您轻敌冒进,有人提议换帅。”

刘罗锅嘴角微扬,却无笑意:“他坐不住了。”他走进帐内,提笔写下密令:“即刻送往京城,请求陛下允我全权指挥,并调拨三千火器支援。”

亲信接过密令,点头离去。

数日后,朝议再次召开。和珅站在殿中,语气平稳:“前方战况仍未明朗,刘罗锅却欲独揽军权,此举恐生变故。”

乾隆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刘罗锅征战多年,屡建奇功,朕信他。”

和珅垂首行礼,脸上恭谨,心中却泛起阴郁。

战场再度沸腾,喊杀声如怒涛翻滚。刘罗锅依旧立于高台之上,长枪紧握,目光锁定战场。

“王德海!”

“敌军主力仍在猛攻东侧山谷,防线尚在!”

刘罗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锐利光芒,果断下令:“李守忠牵制正面,另派轻骑绕行北山,切断敌军退路!”

战斗持续一夜,厮杀声回荡天地。黎明时分,战场归于寂静,只剩残骸遍地。敌军主帅脸色阴沉,拳头攥得发白。

“刘罗锅……不可小觑。”他咬牙低语,眼神透出敬畏,“但我们还有后手。”

太阳升起,刘罗锅站在山坡最高处,拍了拍战马的脖子。马儿抖耳,仿佛也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大战紧张。

副将抱拳问道:“大人,是否下令迎击?”

他摇头:“让他们再走近点。”

转身,声音低沉:“全军戒备,准备最后一战。”

随着敌军逼近,战场气氛愈发紧绷。刘罗锅举枪下令:“出击!”

刹那间,清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喊杀声震彻云霄。

刘罗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长枪挥舞,左突右杀,敌人纷纷倒下。士兵见主帅英勇,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与此同时,轻骑成功绕至敌后,切断退路。敌军阵脚大乱,陷入前后夹击。

一番殊死搏斗后,清军终胜。敌军主帅见大势己去,率残兵败退。

刘罗锅站在战场中央,望着满地尸体与鲜血,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是无数士兵用生命换来的。

战后,刘罗锅因功受嘉奖,地位稳固。而他的名字,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