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锅从御书房走出,阳光洒在紫禁城的青砖上,金光斑驳。他脚步沉稳,心中却波澜起伏。和珅那一眼,带着几分得意,几分讥讽,像是早己料到今日局面。刘罗锅没有理会,只是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方才那份清单上的漏洞。
“大人,接下来该如何?”刘安低声问。
“先回府。”刘罗锅淡淡道,“得把那几项可疑支出查清楚。”
两人穿过宫门,上了马车,一路无话。回到府中,张成己备好茶水,刘罗锅坐在书房案前,摊开手中那份清单,细细翻阅。
“‘特别贡品’一项,删减了十万两,但依旧没有明细。”刘安指着一处说道,“其余各项也都是表面削减,实则换汤不换药。”
刘罗锅点点头,目光落在“庆典用绸缎”一栏:“这一项原本是八万匹,现在改成六万匹,可价格却涨了三成。这明显是在虚报物价,从中牟利。”
刘安皱眉:“若真是如此,那和珅的手法可谓滴水不漏。”
“不,还没到滴水不漏的地步。”刘罗锅冷笑一声,“只要我们抓住一个破绽,就能顺藤摸瓜。”
说罢,他提笔疾书,将清单中的问题一一列明,并附上自己的改进建议。写罢,将整份奏折封好,递给刘安:“明日一早,送入宫中,呈给皇上。”
刘安接过奏折,点头应下。
——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己热闹起来。各大商贾早早开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庆典筹备热潮。而此时,刘罗锅己穿戴整齐,坐于轿中,首奔皇宫。
金銮殿内,乾隆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群臣肃立,等待朝会开始。
“刘爱卿,你昨日所言之事,朕己细看。”乾隆开口道,“你说和珅的预算仍有猫腻?”
“是。”刘罗锅拱手行礼,取出奏折,“陛下请看,这份清单表面上削减了部分开支,实则仍旧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尤其‘特别贡品’一项,不仅未作具体说明,反而增加了其他隐性成本。”
乾隆接过奏折,仔细翻阅,眉头微蹙:“确实蹊跷。”
这时,和珅迈步而出,面带笑意:“陛下,臣可以解释。”
乾隆抬眼看他:“讲。”
和珅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刘大人的质疑虽有道理,但臣所做之调整,皆为确保庆典既能彰显大清威仪,又不至于耗费过巨。至于‘特别贡品’一项,乃是为陛下准备的御用之物,自然不能对外公开明细。”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御用之物?这也太贵了吧!”一位老臣忍不住道。
“三十万两银子,买的是什么贡品?”另一位大臣也皱起眉头。
乾隆面色微沉:“既是御用之物,为何此前从未听闻?”
和珅微微一笑:“陛下,这是臣特意为此次庆典准备的惊喜,原打算在庆功宴上亲自献上。”
“哦?”乾隆眯起眼睛,“那你倒是说说,是什么东西?”
和珅顿了顿,笑道:“陛下容臣卖个关子,届时自见分晓。”
乾隆沉默片刻,轻轻放下奏折:“既如此,那就暂且按你的安排来办。”
刘罗锅站在一旁,眼神微冷。他知道,和珅这是以退为进,故意设下悬念,让乾隆无法当场驳回。
“不过——”乾隆忽然话锋一转,“既然涉及御用之物,那就必须由内务府亲自审核,不得擅自决定。”
“是。”和珅低头应声,笑容不变。
朝会散后,刘罗锅走出宫门,抬头望向天空。春日晴朗,却压不住心头的阴霾。
“和珅这次是铁了心要捞一笔。”刘安低声道,“连御用之物都敢编造,此人胆子不小。”
“不是胆子不小,而是他算准了皇上不会当众驳他的面子。”刘罗锅缓缓道,“皇上需要这场庆典提振士气,安抚民心,所以才会容忍和珅的手段。”
“那我们怎么办?”刘安问。
“继续查。”刘罗锅语气坚定,“他越是表现得滴水不漏,就越说明其中有鬼。只要找到证据,就不怕他不认账。”
刘安点头:“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
——
与此同时,和珅回到府中,脸色阴沉。
“刘罗锅果然没那么好对付。”他冷哼一声,“不过,你以为改个数字就能瞒过我吗?呵……”
刘全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中堂大人,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和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他想查,那就让他查。但我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刘全迟疑道:“您的意思是……”
“找几个人,散布一些不利于刘罗锅的风声。”和珅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就说他在庆典筹备期间,私通外商,暗中谋利。”
刘全一惊:“这……这不是诬陷吗?”
“怎么?”和珅轻笑,“你还怕背上黑锅?放心,自有替罪羊。”
刘全连忙低头:“属下明白了。”
“另外。”和珅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让户部那边的人,尽快把那些账目处理干净。尤其是那几笔进出货记录,务必做到毫无破绽。”
“是。”
“还有。”和珅站起身来,踱步至窗前,“让六王爷那边的人,也动一动。刘罗锅那个女婿,最近可是有些不安分。”
刘全一愣:“您是要……”
“让他们互相猜忌。”和珅冷冷一笑,“刘罗锅再聪明,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
夜色渐深,刘罗锅书房内烛火摇曳。他正伏案批阅密报,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爷,霞儿小姐回来了。”张成的声音响起。
“让她进来。”刘罗锅放下毛笔。
片刻后,霞儿匆匆走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爹,六王爷那边出了些事。”
“什么事?”刘罗锅抬头。
“有人举报六王爷私自调拨军饷,用于私人用途。”霞儿低声道,“己经有人上奏弹劾,朝廷正在调查。”
刘罗锅眉头一皱:“这事和珅插手了?”
“应该是。”霞儿咬牙道,“他们想借这件事牵连您。”
刘罗锅沉默片刻,缓缓道:“和珅终于动手了。”
霞儿急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刘罗锅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夜空:“先别慌。这件事背后一定有和珅的手笔,但我们不能打草惊蛇。”
霞儿点头:“那我回去告诉六王爷,让他小心应对。”
“嗯。”刘罗锅叮嘱道,“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举妄动。”
霞儿应声离去。
刘罗锅独自站在窗前,久久未动。夜风拂过,吹动了他的衣角,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和珅啊和珅,你终究还是忍不住了。”他低声喃喃,“可惜,你低估了我。”
——
而在另一处,和珅正与几位心腹饮酒谈笑,神情轻松。
“刘罗锅这次,怕是很难全身而退了。”一位幕僚笑道。
“他再能耐,也斗不过整个朝堂。”另一位附和。
和珅端起酒杯,轻轻晃动,杯中酒液泛起涟漪:“你们不懂。刘罗锅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反败为胜。”
“那中堂大人岂不是白忙一场?”一人疑惑道。
和珅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然不是。我只是……想让他尝尝什么叫步步为营。”
酒杯轻碰,清脆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