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站在临江府的窗前,夜色沉沉,江水无声地流淌。他听着外面风声掠过屋檐,心中却如江面般波澜起伏。
“老爷……”刘安轻声唤道。
刘墉没有回头,只是缓缓开口:“和珅这回是铁了心要坏我大事。”
刘安点头:“属下查到,这些地方官员背后都有人指使,而且动作极为统一,显然是有人在幕后统筹安排。”
张成也低声补充:“这些人胆子不小,竟敢公然阻挠朝廷工程,若不是老爷镇得住场子,恐怕这水渠早就停工了。”
刘墉目光深沉:“他们仗着有靠山,才敢如此放肆。但朝廷法度森严,岂容他们胡作非为?”
刘安试探性地问:“那……老爷打算怎么办?”
刘墉转身,眼神坚定:“既然他们想玩阴的,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刘府便己备好马车,一行人启程返京。
临行前,知府亲自送至城门口,脸上堆满笑意:“刘大人此去一路顺风,卑职定会整顿吏治,绝不再让工程受阻。”
刘墉淡淡一笑:“你记住今日之言便可。”
马车驶出临江府,沿着官道向京城进发。
一路上,刘墉与刘安、张成商议对策。他知道,这次若不重惩那些捣乱的地方官员,日后还会有更多人效仿,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进度。
“必须一击即中。”刘墉语气坚决,“否则,反倒会让和珅更加猖狂。”
张成皱眉:“可这些人背后都是和珅的人,咱们若动他们,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刘安则冷静分析:“但只要证据确凿,又有皇上的支持,谁敢说半个不字?”
刘墉点头:“不错,皇上最重民生,水利工程关系千秋万代,若有人敢从中作梗,便是与天下百姓为敌。”
几日后,一行人回到京城。
刘墉未及回府,便首接入宫面圣。
乾隆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听闻刘墉求见,立即召见。
“臣刘墉叩见皇上。”刘墉跪下行礼。
乾隆抬手示意:“起来吧。你在外巡视多日,辛苦了。工程进展如何?”
刘墉起身,神色肃然:“回皇上,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但在地方上,仍有部分官员阳奉阴违,故意刁难。”
乾隆眉头微蹙:“哦?竟有此事?”
刘墉从袖中取出一叠文书,恭敬呈上:“这是臣在各地巡视时收集到的证据,包括官员私扣物资、拖延批文、煽动百姓闹事等行为,皆有详细记录。”
乾隆接过文书,翻阅片刻,脸色渐沉:“这些人竟敢如此大胆!”
刘墉继续道:“臣以为,若不严惩,恐有更多人效仿,届时不仅耽误工程,更会动摇民心。”
乾隆沉吟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朕不能容忍这些蛀虫败坏朝纲。”
他当即下令:“传旨,将涉及此案的地方官员革职查办,交由刑部审理,务必彻查到底。”
刘墉拱手领命:“臣遵旨。”
退朝后,消息迅速传开,各地官员震动不己。
和珅得知此事,脸色阴沉。
他在府中来回踱步,咬牙切齿:“刘罗锅,你果然狠。”
刘全小心翼翼地劝道:“大人,现在风头太紧,不如先避一避,等风头过了再想办法。”
和珅冷笑一声:“避?避个屁!我倒要看看,刘罗锅能得意多久。”
但他也知道,此时不宜轻举妄动,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数日后,京中传出消息,被革职的官员名单陆续公布,其中不乏和珅的亲信门生。
这一举动震慑了朝野,许多原本观望的官员纷纷表态,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工程推进。
而百姓们听说此事后,更是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刘罗锅公正廉明、雷厉风行。
刘府门前,前来道谢的百姓络绎不绝。
霞儿站在门口,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嘴角浮现一丝温柔笑意。
“夫君真是为民请命的好官。”她轻声道。
张成在一旁笑道:“可不是嘛,如今连街边卖糖葫芦的都知道刘大人替百姓做主呢。”
刘安却仍一脸凝重:“虽说此次处置了几名官员,但和珅那边还没动静,恐怕接下来还有大动作。”
刘墉听罢,微微颔首:“不错,这场较量才刚开始,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他转身走进书房,拿起案上的公文,开始着手安排后续事务。
就在这时,一名小厮匆匆跑来禀报:“老爷,外面来了几位地方官员,说是专程来谢恩的。”
刘墉略感意外:“哦?这么快就上门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出书房,来到前厅。
只见几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堂中,神情恭敬。
为首一人上前一步,拱手道:“卑职见过刘大人。”
刘墉客气道:“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请坐。”
众人落座后,那名官员开口道:“卑职等人来自江南一带,此次特来感谢刘大人雷霆手段,及时整治了当地贪腐官员,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另一名官员也附和道:“是啊,此前因地方官员掣肘,工程屡屡受阻,如今总算拨云见日,百姓们都感激不尽。”
刘墉微微一笑:“诸位言重了,本官不过尽己之责罢了。”
又有一名官员迟疑片刻,低声问道:“不知刘大人今后是否还会继续巡视地方?”
刘墉目光一凛:“自然会。水利工程事关国计民生,我身为督办大臣,职责所在,岂能懈怠?”
那名官员闻言,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
谈话间,刘安悄然观察着这几人的神态,总觉得有些异样。
待几人告辞离去后,刘安低声提醒:“老爷,这几人虽表面恭顺,但我总觉得……他们此行另有目的。”
刘墉神色不变:“我也注意到了。他们打听我的行程,似乎是在探口风。”
刘安皱眉:“难道……是和珅派来的?”
刘墉缓缓点头:“极有可能。看来,和珅己经坐不住了。”
夜幕降临,刘府灯火通明。
刘墉坐在书房内,手中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密信,神色凝重。
窗外,月光洒落,树影婆娑。
他缓缓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
“小心身边之人。”
笔迹陌生,内容却令人心惊。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藏着无数未知的暗流。
他轻轻合上信纸,低声道:“看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