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晨光透过百叶窗在行政部的会议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
林圆圆抱着文件夹推开会议室门时,正对上销售部张经理揉着眉心的抱怨:"上周提的客户资料审批单,到现在还卡在财务部第三层审核,眼看着合同就要过期了——"
"先别急,今天把各部门流程节点都摊开说清楚。"
圆圆将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屏幕上随即跳出密密麻麻的流程图,"这是我这周跟着采购部跑单的记录,一份办公用品申购单要经过七个人签字,其中三个环节存在重复审核。"
她用激光笔点向某个黄色标注的节点,"比如这里,仓管部和行政部对库存数量的确认完全可以合并。"
技术部的陈工敲了敲桌子:"我们那边更麻烦,每次设备报修都要先填纸质单,再扫描成PDF上传系统,等运维部派人来至少三天。
上周服务器宕机就是因为流程太慢,差点丢了数据。"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焦躁。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圆圆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标注——这些天她带着录音笔穿梭在各个办公区,在茶水间假装偶遇基层员工,甚至跟着快递员跑了两趟仓库,终于拼凑出这套让她触目惊心的流程图谱。
"我做了个初步统计。"她调出另一张图表,"目前公司平均每个项目要经历19个审批节点,比行业平均水平多出7个。
而根据员工匿名问卷,63%的人认为繁琐流程影响了紧急任务推进。"说到这里,她注意到坐在角落的财务总监王总皱起了眉头。
果不其然,会议刚进入讨论环节,王总就推了推眼镜开口:"流程繁琐是为了风险控制,尤其是财务审批,多一层审核就多一重保障。上个月市场部不就出现过报销虚增的情况?"
"但风险控制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
圆圆早有准备,点开第三份PPT,"我调研过同行业标杆企业,他们用OA系统设置智能校验规则,像发票重复报销、预算超支这类问题,系统能自动拦截。
我们现在还在用人工逐页核对,效率自然上不去。"
销售部小李突然举手:"我上周跟进的跨国客户,就因为我们报价单审批慢了半天,被竞品抢了先机。
如果能像圆圆说的那样,给紧急项目设置'绿色通道',说不定就能抓住机会。"他的话让几个年轻员工纷纷点头。
时针指向十一点,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圆圆看着会议桌中央堆叠的流程单据,突然想起入职那天看到的场景:前台小妹抱着厚厚的文件在各个楼层奔走,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只被困在迷宫里的蚂蚁。
"这样吧,先选两个部门做试点。"
总经理敲了敲桌面,"圆圆,你牵头成立流程优化小组,先从采购部和技术部开始。
王总,财务这边配合开发系统校验模块,争取月底前上线测试。"
散会后,圆圆在走廊里被行政部的张姐拉住:"小林啊,你是不知道,上次我给新员工办入职,光签批就跑断了腿。要是真能简化流程,可算是做了件大好事。"
大姐眼里的期待让圆圆突然喉咙发紧,她想起自己刚接手行政工作时,也曾在这些繁琐流程里碰得头破血流。
接下来的两周,圆圆把自己泡在各部门办公室。
在采购部,她跟着老员工蹲在仓库里核对物料编码,发现系统里居然存在三个重复的供应商档案;在技术部,她熬夜观察运维人员处理故障的全流程,记录下每个等待环节的具体时长;甚至在保安室,她和值夜班的大叔聊到凌晨,了解访客登记系统的操作瓶颈。
"你这小姑娘,比我们部门的审计还较真。"
采购部的刘师傅看着她本子上画满的流程图,忍不住感慨,"其实我们也知道流程有问题,可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谁也没想过要改。"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圆圆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揉眼睛。
屏幕上的优化方案己经迭代到第七版,每个节点的耗时都被精确到分钟,配套的培训计划和应急预案也初具雏形。
窗外的闪电照亮她眼下的青黑,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囡囡,端午回家吗?你爸又做了糖醋排骨。"
她咬着笔杆回复:"妈,最近在忙公司改革,可能回不去了。"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忽然想起父亲总说她从小就爱"拆闹钟"——别人玩玩具,她偏要拆开看齿轮怎么转。现在想来,这份执拗倒像是命运的伏笔。
试点启动会那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圆圆站在投影仪前,声音里带着连日熬夜的沙哑:"优化后的采购流程将审批节点从7个减到4个,其中系统自动校验占2个环节;技术部报修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紧急故障响应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
她调出模拟运行数据,"根据测算,这两个部门的平均工作效率能提升37%。"
"那权责怎么划分?"王总依然眉头紧锁,"比如采购审批,少了两层签字,出了问题谁负责?"
"我们设置了动态权限矩阵。"圆圆点开另一个界面,"系统会根据采购金额、供应商评级等维度自动匹配审批人,同时保留全程操作日志。一旦出现异常,30分钟内就能追溯到责任人。"
掌声响起时,圆圆看见窗外的石榴花开得正艳。
散会后,技术部的小陈晃着手机跑过来:"圆姐,新系统测试通过了!刚才我试着报修打印机,居然真的两分钟就收到接单提醒。"小伙子眼里闪烁的光,让她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独立完成大型活动策划时的雀跃。
深夜的办公室里,圆圆在优化方案最后的落款处签下名字。窗外的城市霓虹璀璨,电脑屏幕映着她微微上扬的嘴角。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那些隐藏在复杂流程背后的积弊,就像深海里的暗礁,而她要做的,是成为引领巨轮绕过险滩的灯塔。
手机突然弹出消息,是总经理发来的:"小周,明天董事会要听流程优化汇报,你准备一下。"她摸了摸发烫的脸颊,回复:"好的,我会把试点数据整理成可视化报告。"
发送完毕,她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下周要跟进的培训计划,以及财务部那个尚未完全打通的数据接口......
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落在办公桌上,将那份优化方案的标题切割成金色的碎片:《关于公司核心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圆圆睁开眼,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文字,仿佛能触摸到未来的形状——一个更高效、更透明、更充满活力的未来,正在这些被简化的流程里,悄然生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