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第9章 疫情反转,初露锋芒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空间闯后宫:吃货太后升职记
作者:
刘小林
本章字数:
573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三日后的清晨,青溪县的薄雾还未散尽,医馆门前那排了数日的长队竟悄无声息地短了半截。药童提着药渣桶出门时愣了愣,往日里哭天抢地的病患家属少了大半,连空气中弥漫的苦涩药味都淡了几分。

“王婶,你家娃儿不拉肚子了?”隔壁杂货铺的李掌柜探出头,见常来抓药的妇人提着空篮子走过,忍不住问道。

王婶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扬着手里的陶罐笑道:“可不是!照着苏丫头说的,烧了三天滚水,连喂饭的勺子都在水里烫三遍,今早娃竟自己喊着要吃粥了!”

这话像长了翅膀,一上午就传遍了青溪镇。街面上那些“天降瘟疫”的流言渐渐歇了,取而代之的是邻里间互相提醒烧开水的吆喝。县太爷坐在大堂里,听着衙役汇报各处情形,手指在公案上轻轻叩着——前日还急得满嘴燎泡,此刻竟有些不敢信。

“大人,真就这么好了?”师爷捋着山羊胡,脸上满是惊奇,“那腹泻的势头凶得很,前几日连城西张屠户家都倒了三个,这才三天……”

正说着,萧景琰的随从匆匆进来,躬身回话:“大人,属下查探清楚了,百姓们都说,是城南卖酸辣粉的苏姑娘给的法子。”

“苏卿卿?”县太爷猛地首起身,摸着下巴上的短须在大堂里踱了两圈,“就是那个总在老槐树下支摊,酸辣汤做得十里飘香的丫头?”

“正是,”随从低头道,“她说烧开水能除秽气,分厨具能防秽气串门,百姓们照着做了,果然见好。”

县太爷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一拍公案:“快请!这般奇女子,本县倒要见见!”

此时的苏卿卿正在租住的小院里忙得团团转。竹榻上铺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她正拿着针线给弟弟苏明宇缝新褂子。明宇的旧衣袖口磨出了洞,露着细瘦的手腕,她想着赶在入秋前做件厚实些的,针脚走得又密又匀。

“姐姐,县太爷真的会找我?”明宇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块麦芽糖,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担忧。他前日也染了腹泻,正是靠着苏卿卿的法子才好转,此刻听说要见官,小脸上满是紧张。

苏卿卿放下针线,摸了摸弟弟的头:“别怕,咱们没做坏事,是帮了大家。”话虽如此,她指尖却微微发颤——穿越到这大靖朝半年,她每日守着酸辣粉摊只求温饱,从没想过要和官府打交道。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刘老汉提着半袋糙米进来,见她神色不安,忙道:“卿丫头,放宽心。方才我去衙门送菜,听衙役说县太爷是要谢你呢!你想的法子救了多少人,他巴结你还来不及,怎会为难?”

正说着,两个穿着青布皂衣的衙役己站在院门口,态度竟十分客气:“苏姑娘,县太爷有请。”

苏卿卿深吸一口气,把缝了一半的褂子叠好塞进竹篮,又给明宇塞了块糕点,才跟着衙役出门。街上的百姓见她被请去县衙,都围拢过来道贺,有人端着刚烧开的水喊:“苏丫头,多亏了你!”她一路点头道谢,心里那份七上八下渐渐被一种奇异的暖意取代。

县衙大堂比她想象中简朴,青砖地扫得干干净净,公案上摆着笔墨砚台,墙角立着“明镜高悬”的匾额。县太爷穿着藏青常服,见她进来,目光在她身上停了停——粗布衣裙浆洗得笔挺,头发用根木簪挽着,虽素净却难掩那份从容,尤其是那双眼睛,亮得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

“民女苏卿卿,见过大人。”她屈膝行礼,动作不卑不亢,倒让县太爷暗赞了声“有气度”。

“姑娘免礼,看座。”县太爷抬手示意,衙役立刻搬来张方凳。茶博士提着铜壶上来,青瓷茶杯里浮起几片茶叶,清香袅袅。

“听说让百姓烧开水、分厨具的法子,是姑娘想的?”县太爷呷了口茶,目光温和了许多。

苏卿卿指尖攥着裙摆,把早己在心里盘桓多日的说辞讲了出来:“回大人,民女幼时曾遇一位游方郎中,他说夏日里有种看不见的秽气,最喜欢躲在生冷的瓜果、没洗干净的碗筷上。人沾了这秽气,肚子就会作乱。但这秽气最怕滚水,烫一烫便消了;生熟的厨具分开用,也是怕秽气跑到干净吃食里去。”

她特意把“细菌”说成“秽气”,又把“消毒”换作“烫一烫”,果然见县太爷听得连连拍案:“妙哉!那郎中当真是活神仙!这秽气之说,本县竟从未听过。”他当即朝后堂喊:“取五两银子来!”

一个捧着红布托盘的衙役快步走出,五两白银在晨光里闪着温润的光。“这是本县赏你的,”县太爷推过托盘,“青溪县能躲过这场灾祸,全赖姑娘的法子。”

苏卿卿看着那沉甸甸的银子,心跳漏了一拍——这抵得上她卖半年酸辣粉的收入了。她正要起身谢恩,却见后堂的竹帘被轻轻掀开,一个身着月白锦袍的男子缓步走出。

他约莫二十三西岁,腰间系着块墨玉玉佩,行走间衣袂轻扬,竟有种说不出的清贵气。县太爷见了他,竟主动起身拱手:“萧公子,您看这事……”

苏卿卿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前几日在她摊子前买了三碗酸辣粉,却只用银针挑了两口的公子吗?那日他站在槐树下,目光沉沉地看着她用沸水烫碗,她还以为是哪家挑剔的富家子弟。

萧景琰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堂上众人,最后落在苏卿卿身上:“县太爷处置得当。只是腹泻虽止,秽气未必除根,防患于未然更要紧。”他顿了顿,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苏姑娘既有这等见识,不如让县太爷在城门口设个沸水点,教百姓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县太爷眼睛一亮,拍着大腿道:“此法甚好!萧公子高见!”他转向苏卿卿,脸上堆起笑意,“苏姑娘,就请你主持这沸水点的事,每日烧些滚水,教大家怎么洗手,每月工钱一两,如何?”

一两银子!苏卿卿惊得差点打翻茶杯。她卖酸辣粉起早贪黑,一个月最多赚三钱银子,这工钱竟比小吏还高。可转念一想,入了官府的眼,往后怕是再难像从前那般自在摆摊了。

她抬头看向萧景琰,正对上他的目光。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没有轻视,反倒藏着几分鼓励,像在说“不妨一试”。苏卿卿咬了咬下唇——明宇的学费、冬天的棉衣、还有那间漏雨的小院……或许,这是老天给她的机会?

“民女遵命。”她起身拂礼,声音虽轻,却带着股韧劲。

萧景琰嘴角似乎弯了弯,转对县太爷道:“沸水点需备些皂角,再做几块木牌写明用处,免得百姓不知为何要洗手。”

县太爷连连应承,又让人添了两匹细布作赏赐。苏卿卿捧着银子和布料走出县衙时,阳光正好穿过门楼,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姐姐,你看!”明宇不知何时被刘老汉领着来了,指着她怀里的红布包,眼睛亮得像星星。

苏卿卿蹲下身,把银子塞进弟弟手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暖意。远处,几个孩童举着陶罐往家跑,嘴里喊着“娘,快烧开水”,她忽然觉得,这穿越而来的日子,或许真的能活出些不一样的滋味来。

三日后,城门口的老槐树下支起了两口大铁锅,柴火噼啪作响,滚水蒸腾起白雾。苏卿卿穿着新做的浅蓝布裙,正教几个妇人怎么用皂角洗手:“搓出白沫子,再用滚过的凉水冲净,手上的秽气就跑光了。”

妇人里有人笑:“苏丫头,这洗手真能比吃药管用?”

她正要答话,却见萧景琰骑马从城外回来,腰间的墨玉在阳光下闪了闪。他勒住马,看着那围着沸水点的百姓,对身边的随从低语:“这姑娘,倒真把沸水点办成了热闹地。”

随从笑道:“公子前日还说,怕她撑不起这事呢。”

萧景琰没说话,目光落在苏卿卿被水汽熏得微红的脸颊上,见她正耐心地给个流鼻涕的小童洗手,指尖的动作轻柔又仔细。他忽然觉得,这青溪县的夏天,似乎比往年要清爽许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