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都小阳春
程岚苓将乐谱塞进托特包里,指尖还残留着琴键的触感。
下午的"现代音乐理论与电影配乐"课程让她意犹未尽,教授播放的《海上钢琴师》片段仍在脑海中回荡。
她习惯性地用右手在空气中虚按了几个和弦,引得路过的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十一月的伦敦裹着潮湿的寒意,程岚苓把脸埋进羊绒围巾里。
这是她在泰晤士河北岸发现的第三条秘密路线——从音乐学院的侧门出来,穿过一条种满法国梧桐的小巷,就能避开摄政街上喧闹的游客,首达河畔步道。
暮色像被打翻的墨水般在天际晕染开来。
金融城的玻璃幕墙陆续亮起灯光,倒映在河面上,碎成千万片晃动的金箔。
程岚苓在长椅上坐下,从包里摸出保温杯,热气氤氲中飘出伯爵茶特有的佛手柑香气。
茶叶是她在唐人街淘到的宝藏,比本地超市的单调茶包多了几分鲜活。
河对岸的南岸艺术中心亮起霓虹,今晚似乎有交响乐演出。
程岚苓想起上周和黎茵茵去听的爵士之夜,那个自称"音乐绝缘体"的东北姑娘,居然在听到《Take Five》时跟着节奏晃起了脑袋。
"Excuse me..." 一个戴着毛线帽的小男孩怯生生地站在她面前,手里举着冰淇淋,"Mummy said to ask if you're cold."
程岚苓笑着摇头,看小男孩跑回不远处推婴儿车的金发女士身边。
伦敦的冬天总是充满这种奇妙的温度——刺骨的寒风里藏着陌生人的善意。
她摸出手机,发现黎茵茵发来三连轰炸:
【冰箱里有惊喜!】
【猜猜我抢到了什么】
配图是甜品柜里最后一块提拉米苏,奶油上的可可粉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
程岚苓都能想象室友踮着脚威胁店员"这块必须留给我姐妹"的样子。
天色完全暗下来时,程岚苓决定动身回去。
经过考文特花园附近时,她鬼使神差地拐进了一家二手唱片店。
门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店主是个扎着脏辫的老头,正用绒布擦拭一张黑胶。
"Looking for something special,love?" 老头头也不抬地问。
程岚苓的视线扫过满墙的唱片,突然在"Film Scores"区停住——原声带的封面上,年轻时的莫里康内正在指挥乐团。
回程的地铁挤满下班的人群。
程岚苓护着刚买的唱片,在摇晃的车厢里想起大一第一次看《天堂电影院》时哭湿的枕头。
列车驶过滑铁卢大桥时,泰晤士河突然在窗外展开,伦敦眼的蓝色光环倒映在水面上,像一串浮动的珍珠。
公寓楼下的中东超市亮着温暖的灯光。
程岚苓犹豫片刻,还是推门走了进去。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电视里正放着宝莱坞歌舞片,穿纱丽的老板娘用沾满姜黄粉的手指给她推荐新到的芒果干。
"程大小姐终于舍得回来了?"黎茵茵的声音从厨房飘出来,"再晚五分钟我就把提拉米苏当夜宵了!" 她系着皮卡丘围裙,左手锅铲右手筷子,正在翻炒一锅油光水滑的锅包肉。
普丽娅盘腿坐在餐桌前捣香料,石臼里混合着孜然、芫荽和干辣椒。
"尝尝这个,"她捏起一撮橙红色的粉末,"我家祖传的咖喱配方,保证比上次的温柔。"
上周那锅"微辣"咖喱让程岚苓灌了半升牛奶才缓过来。
厨房窗户蒙着雾气,三个姑娘的影子映在上面,像一幅温暖的剪贴画。
程岚苓把唱片放在音响上,当《Love Theme》的旋律流淌出来时,黎茵茵突然安静下来。
"这什么曲子?怪好听的。"
"《海上钢琴师》,"程岚苓轻轻按着空气琴键,"讲一个一辈子没下过船的钢琴师。"
"就像我们,"普丽娅突然说,"漂在伦敦这条大船上。"
窗外,泰晤士河上的观光船拉响汽笛。
程岚苓想起今天路过皇家音乐学院时,看到公告栏贴着冬季演奏会的海报。
也许下周,她该报名弹这首曲子——为这条船上所有孤独又温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