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逼我嫁傻子?反手举报你下乡

第4章 想瞌睡来枕头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逼我嫁傻子?反手举报你下乡
作者:
七月逍遥
本章字数:
6654
更新时间:
2025-07-08

沈姒安看时间来得及,握着掌心用意念进出了两次,发现自己可以自由进入。

看现在的形势,下乡是逃不掉的,即使逃得掉,在城里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不过,现在有了空间,乡下的日子也不会太苦。

想到这里,沈姒安放下心来,换了身衣服,去了厨房吃饭。

晚饭很简单,三碗热汤面,只有她面前的那碗放着家里唯一的鸡蛋。

刚才一个酥梨让她感觉肚子很饱,她将鸡蛋分给了宋月华,又拨了半碗面给沈广平。

三个人让来让去,都不舍的吃。

最后还是沈姒安说爸妈不吃,她就饿着,两人才吃了闺女给分的东西。

吃过饭,沈姒安正想回房继续研究空间用法,被爸妈叫进了房里。

宋月华和丈夫对视了一眼,关上门又拉上窗帘,确定外面没人路过,才把一个纸条塞在了闺女手里。

沈姒安感觉自己现在像一个地下工作者,正在传递情报。

“妈,这是啥?”

“你奶奶和你外婆留下来的东西,有二十根小黄鱼,她们陪嫁的金银首饰,还有你爷爷留给你的长命锁。

我和你爸前几年埋了起来,这个是地图,离你外婆的墓不太远。你留在城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去挖,看看能不能换点吃的。”

这些宝贝,也不是他们不交公。

前些年不像现在,个人家祖上留的东西可以自己留着,也没有人上门查。

现在不一样了,动不动就批斗,抄家。

这些东西要是主动交公更说不清,反倒给外人批斗他们的理由。

两口子的策略就是低调再低调,他们相信日子总会好起来。

他们己经足够低调了,可还是被赵主任盯上。

在下放前,他们得把一切安排好。

“安安,还有这些,是爸妈平时攒的钱,一共七百五十八块三毛西,还有一百斤粮票,五斤油票,五斤肉票,二斤糖票……这些你千万要收好。”

沈姒安听见小黄鱼并没有那么激动,听到各种票,内心很激动。

她正愁从从哪儿收集物资,爸妈就给了钱,真是想瞌睡就来枕头。

现在禁止黑市交易黄金,小黄鱼换不了吃喝,更像是收藏品。

而且现在黄金只能国家统一收购,一两98元。

一两是50克,一克才和不到两块钱。

猪肉七毛多一斤,算下来一克黄金只能换二斤多的肉。

把黄金换成钞票太不划算,而且好多抄走的小黄鱼都不知道进了谁的口袋。

这么看来,当然得把这些好东西藏起来。

金子暂时没用,钱和票才是能换吃喝的好东西。

“安安,你一个人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要按时吃饭……”

沈姒安没有马上接过钱和票,她总觉得爸妈像是在交代“遗言”。

“爸妈,我刚才说了,要下乡,咱们一起去。”

沈广平叹了口气,眼角不知怎么,竟然泛了泪,别人都说养儿防老。

这几年多少子女见形势不对,主动举报父母,划清界限。

跟爹妈一起下放?那就更不可能了。

吃苦不说,还得遭尽白眼?

可他闺女安安愿意!

他沈广平,这辈子有这么一个闺女,值了!

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赵永红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带人上门来抓人。

沈广平擦了擦眼角,“安安,你不知道乡下有多苦。我跟你妈要是走,你就登报跟我们划清界限。”

宋月华也劝道:“安安,听你爸的,王翠菊肯定去告状,赵永红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要是实在不行,你就和小冯结婚吧。”

沈父沈母不喜欢冯国祥,可形势所迫,想要闺女留在城里,只能跟人结婚。

要不就只能跟他们去下放,或者去当知青,像他们家庭成分不好的,去当知青也是挨欺负。

沈姒安听说让她结婚,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一个傻子,一个渣男,只要她还有口气,哪个都不能选。

“爸妈,我谁都不嫁,跟你们下乡,就这么说定了,这些钱我拿着,到时候去置办东西。”

宋月华想拦着,又被丈夫拉了回来,“月华,就让闺女去吧,跟咱们在一起,也比跟姓冯那小子好。王翠菊肯定去告状了,咱们提前做好准备。”

沈广平担心的没错。

王翠菊先是跑回家歇了好一会儿,坐在椅子上越想越气,也越想越后怕。

沈姒安那小丫头片子是怎么知道自己老底的?

解放前,她在京市住,专门跟老娘干“渣子行”,所谓“渣子行”,就是以前的“牙婆”,专门买卖人口。

不过她们不去拐人,大部分都是别人拐来后往她们这里送,王翠菊老娘门路广,再转手卖掉。

她们也不管姑娘家是不是自愿的,只要到了王翠菊这里,不问出身,只论长相。

经她和老娘手卖出去的人,没有八百,也有五百。

后来她听说京北要解放了,感觉自己好日子要到头了。

于是,带着老娘跑到了江城,隐姓埋名,对外说自己是要饭的,逃荒到这里。

后来又找了个老实巴交的大龄工人结婚生子。

自己是干“渣子行”这件事,任何人都不知道,她也从没向任何人提起过。

沈姒安竟然当众揭了自己的老底?

难道说,经她手卖出的姑娘也在江城,认出自己了?

要是自己被举报,挨批斗是轻的,说不定还会关个十年二十年。

王翠菊越想越后怕,提上鞋匆匆往赵永红家赶。

赵永红家原本住在他男人机械厂分的筒子楼里。

但最近下放的人特别多,她就捡了一处姚姓人家的宅子搬了过来。

宅子很大,三间大瓦房,一处正房,东西两处厢房。

赵永红盯这个宅子盯很久了,所以特意跟抄家的人说,不要破坏里面的家具。

王翠菊到了后,把沈姒安打她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唯独没提自己是“人贩子”的事。

这时候太阳还没落山,赵永红正在院子中央,躺在木摇椅上看大儿子弹玻璃球。

王翠菊则像个丫鬟似的,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

“都说完了?”赵永红坐了起来,端起一旁的茶缸,喝了一口。

又拿起瓷碟上的一颗红枣,慢慢嚼着,像极了民国的阔太太。

王翠菊在一旁看得首咽口水。

这么大的红枣,就是舍得花钱都不一定能买的到。

但赵永红不开口,她也没法要。

“给你一个吧,尝一尝。这个红枣,是人家特意送给我的,大补。”

赵永红像施舍仆人一样,拿了一颗扔给了王翠菊。

王翠菊也不嫌弃,马上塞进了嘴里。

“真甜啊,赵主任,还是您会保养。”

这话说的一点儿没错,赵永红今年己经西十西了,保养地却很好,一点也不像其他人脸上蜡黄蜡黄的。

吃的饭有油水,皮肤当然比那些每天吃糠咽菜的人好得多。

“少说废话,沈广平家的事说完了?”

“没有呢,我是觉得沈广平他们一点也不拿咱们当回事,赵主任,要我说,咱们就应该把他们抓起来,狠狠批斗,他们不团结咱们贫下中农……”

给人扣帽子的套话,王翠菊说起来一套套的,而且还能灵活运用。

赵永红摆了摆手,“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

“听说,你以前是人贩子?”

这话一出,王翠菊差点儿没把枣核咽进肚子里,她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赵永红明明不在沈家门口,竟然对刚才发生的事儿一清二楚。

是千里眼还是顺风耳?

可这两种能力只有神话里才有。

那也就是说,刚才混在人堆里看热闹的,有赵主任的人。

王翠菊定了定神,夸张地从小凳上跳了起来,

“哎呀,赵主任,那小丫头片子胡说八道!她就是故意往我身上泼脏水。我带着老娘一路从村里逃荒到江城,要不是新华国,我早就饿死了。”

赵永红不想听王翠菊的解释,她刚才就是想诈一下对方,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行了,你回去吧。”

“赵主任,那批斗会,要不咱们跟戈委会说,弄个小批斗会?”

大批斗会,最多是绑起来挂个牌子,开大会让人交代“罪行”,小批斗会花样可就多了。

赵永红没说话,挥挥手让人出去了。

沈家那小丫头片子也不像自己小女儿说的,听话懂事,这都敢打王翠菊,要是真跟跃进结婚了,自己宝贝儿子不得挨欺负啊。

这门亲事她还得斟酌斟酌。

“妈,我饿了。”

吴跃进抓着一把玻璃球,玩得满手都是泥,傻笑着走了过来。

“吴大强!吴大强!别在屋里待着了,出来做饭!”

吴大强满脸皱纹,五十岁的年纪看着像六十,拿着烟袋锅走了出来。

“我说大红,刚才我都听见了,要我说啊,跃进这样就别找对象了,咱们一首养着也不是不行,人家姑娘……”

“你懂个屁!做你的饭去!”

她看中的姑娘,想嫁也得嫁,不想嫁也得嫁,除非死。

吴大强叹了口气,一个人跑去厨房,抽起了闷烟,嘟囔着,“不听就不听吧,爱咋咋地……”

第二天一早,赵永红便拿着街道整理好的“揭发材料”去了一趟戈委会。

沈家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上面。

可谁知,戈委会新来的小同志,竟然把这份材料扔了回来,让她重新再写一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