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蚀之尘

第34章 宁州秋韵

加入书架
书名:
不蚀之尘
作者:
川岳长弓
本章字数:
254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晏尘推开老宅斑驳的木门时,灶间正飘出久违的黍米甜香。李氏的锅铲声从灶房传来,竟比南江书院的晨钟还急促三分。

"看,我们的大秀才回来啦!"二姐倚着门框,腰间新挂的鎏铜小算盘啊晃,"正好帮我算算这笔蜀锦账——那帮绸缎庄的老狐狸..."话音未落,晏尘的包袱里"哗啦"掉出赵文长塞的《女诫》,姐弟俩同时僵住。

"咳咳!"张定国提着两尾活鲤迈进院子,身后跟着五六个矿工旧部,"尘哥儿,给你介绍下咱'龙虎镖局'的班底!"老汉得意地拍着胸脯,"现在西乡八村的粮车,都得插咱的晏字旗!"

夜半偷吃灶糖时,晏尘发现母亲鬓角多了支银簪——正是晏疏蜀锦生意的第一笔分红打的。李氏边揉面边嘀咕:"你二姐非说这簪子要刻'张门李氏',刻字师傅差点笑掉牙..."

面缸后突然探出个脑袋。退伍的二舅满脸陶土渣,神秘兮兮摸出块青砖:"瞧瞧这成色!你外公非说我是败家子,现在县太爷修祠堂都指名要咱家的砖!"砖面上赫然印着"宁州李记",角落还歪歪扭扭刻了只小乌龟——与罗槿言当年在山长批注旁画的如出一辙。

拜访己出嫁的二姑时,晏尘被表弟严大力拽进里屋。五岁的小家伙从床底拖出个匣子,里头竟是大姐当年批注的《九章算术》。

"娘说等我中秀才才能看。"小家伙愁眉苦脸,"可这'均输术'跟先生教的全不一样..."他突然压低声音,"昨天有个戴面纱的姨姨来,对着这本子哭呢!"

窗外传来二姑的咳嗽声,一声比一声急。晏尘翻开书页,发现"重张术"那章被泪水晕开了大半——这世上会为大姐算术流泪的女子,除了二姐,他只认识一个。

重阳祭祖后,晏尘被族长强拉去族学讲经。刚迈进讲堂,就被个背《论语》的童子惊得倒退三步——那孩子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背得震天响,还冲女学生们做鬼脸。

"这句当断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晏尘夺过戒尺敲在案上,"意思是女子若与小人共处..."余光瞥见窗外人影一闪——竟是当年嘲讽他家的里长,正拉着孙子落荒而逃。

乡试前夜,晏疏踹开书房门,扔来件簇新的青罗襕衫:"试试!我让绣娘在衬里缝了..."话音未落,晏尘抖开衣裳,哗啦啦掉出几片金叶子。

"别瞎想!"二姐红着脸揪他耳朵,"是垫在肩线里的——听说贡院号舍漏雨!"她突然变戏法似的又摸出个油纸包,"樊世安那厮的爹被贬了,他写的《渝州风物志》..."

烛光下,书页边角密密麻麻全是罗槿言的批注。晏尘突然发现某页夹着根长发——在"巫峡猿声"那段旁,有人用朱砂画了个箭头,指向页脚小字:"待君金榜题名时,共听巴山夜雨",心里有种感觉慢慢袭来,她们好像没有可能了。

秋闱当日,宁州城门还未开,张定国就带着镖局兄弟在道旁摆开阵势。老兄弟们敲着铜锣开道,惊得差役差点摔了考篮。

"别紧张。"李氏给儿子系上护身符,符里硬邦邦的——竟是那枚断齿的木梳,"你大姐来信说..."突然被晏尘的喷嚏打断。原来二舅偷偷在他考篮里塞了包胶土,说是"考场提神秘方",也就是辣椒面。

贡院龙门缓缓开启时,晏尘回头望见父亲挺首的脊背,在晨光中像极了摩云寺那尊韦陀像。他向父亲抛去袖中的碎石——"顾云英"三个字己被磨得发亮。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