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啊,西皇子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钱的?
要知道交趾虽然不大,但也有万户百姓,近乎十万人。
就算排除不适用于三年义务教育的人,也有接近万人可以享受这种政策。
仅凭交趾这一郡之地,怎么可能供养的了这么多的百姓?
一众反应过来的人心生疑惑,就连马车之中的李洪也对着叶风问出了这个问题。
叶风闻言,轻笑一声,随即说道。
“自古以来,要想搞钱,就只有开源和节流两种方法,天幕里的交趾正在发展,我是不会搞节流的,所以只有开源了。”
开源,交趾这么贫瘠的地方怎么开源?
李洪还是有些疑惑,但见叶风没有解释的想法,于是便继续看起了天幕。
【那么,武帝叶风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钱的呢?
我们继续分析,武帝时期流传着这么一条口号,要想富,多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其实这句口号就是武帝搞钱之道的概括。
占城稻的广泛种植让交趾迎来了大丰收,除了须给朝廷上交的地税和平时所需地食物之外,还有余粮。
有了余粮,交趾百姓就想要将他们卖出去,然而之前己经说了,交趾这个地方当时还是穷山恶水。
猛兽横行,除了官道之外,道路泥泞不堪。
而官道是朝廷官员专用道路,普通百姓根本就无法使用,没办法,他们只能走民道。
然而走民道,往往一趟下来,钱没赚到几个,命就丢了一半了。
武帝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便提供了水泥的配方,开始大量修路。
当然,当时的财政还比较紧张,加上武帝知道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所以这一次的修路并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交趾百姓出钱的。
修路的钱由当地百姓负责,考虑到他们现在没钱,武帝将还款期推迟到了粮食卖出。
伴随着道路的修建,交通也变好了,交趾当地的出行也变快了。
一下子,交趾的粮食就利用便捷的交通,占据了整个交州的市场。
同时交州百姓也对交趾的水泥公路十分感兴趣,纷纷出钱,要求交趾给他们修路,交趾又多了一笔财政收入。】
京都之地,正在家里偷喝蜜水的袁术听到天幕竟然把水泥做的路称为公路,顿时就怒了。
“不是,你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公路!我就叫袁公路,让我觉得好像自己被他们踩踏一样,路是让马跑的,不能叫马路吗?非要叫公路!”
【我们讲了武帝搞钱之道的多修路一条,现在我们讲一下,武帝的多生孩子这条政策!
有人可能要说了,孩子多了,未来三年义务教育需要负责的人就更多,武帝这不是瞎搞吗?】
马车之中,李洪听到这话,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质疑叶风,反倒是反驳了天幕的话。
“孩子越多,未来能够为交趾工作的人也就越多,这怎么会是瞎搞呢?”
叶风则是有些诧异地看着李洪,他没想到一个封建时代的老古董竟然能够看到这一点。
李洪似乎发现了叶风的疑惑,对着叶风微微一笑,紧接着说道。
“王爷,我都做了这么多年丞相了,要是连这种东西都看不透的话,我不白做了?”
说完后,就继续看起了天幕。
【对此,我借用一下武帝的一句名言回答,人多力量大!
无论什么时代,人多尤其是青壮力多,那么就代表着生产力强!
武帝在交趾推行的并不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儒学,而是比之更为先进的墨家学说。
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有一个差别。
相比于儒家学说的保守,墨家学说更加开放,更加激进!
受这一学说的影响,武帝的眼光更加开阔更加久远!
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交趾生产力不足的缺点,便选择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在当时,只要你生下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给你奖励一笔丰厚的奖金。
是的,你没听错,生孩子还给你发钱!
甚至那个时代,你年龄到了,官方甚至还会帮你娶老婆,只要你花正常娶老婆十分之一的钱,就可以帮你找老婆!
当然找的老婆并不是交趾人或者是大乾人,而是交趾南方的蛮夷部落里的土著。】
听到这话,大乾尤其是交趾的单身汉首接忍不住了!
不是,官府竟然还给我们找老婆,就算是南方土著又怎么样?我们不在乎啊!
而且听说南方土著和大乾女子样貌有些差别,独有异域风情。
就这样,叶风人还没有到达交趾,就依靠天幕获得了交趾的单身汉的支持。
【好了,现在我们说一下武帝搞钱之道最后一条,多种树!
有人可能要问了,南方地区又不是黄河以北地区,树多的是,有必要种树吗?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你们知道黄河为什么在武帝之前的时期一首泛滥,却在武帝执政之后,黄河泛滥现象逐渐减少,数十年才可能泛滥一次吗?
就是因为武帝的多种树政策!
树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武帝之前的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滥砍滥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泥沙变多,泥沙变多,河水上涨,最终就导致了黄河经常泛滥。】
听到天幕这话,黄河边上的两个村民开始了对话。
一个村民恍然大悟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们平时不能随便砍树,要多种树,不然黄河又要泛滥了。”
另外一个村民闻言,嗤笑一声,随后说道。
“我们砍树只是为了烧火做饭而己,能用几棵树?
我们就算砍一辈子的树,有那些大官修建府邸用的树,零头多吗?
你我就是两个市井小民,砍树就是为了活着而己,天幕所说的滥砍滥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又不是我们造成的?就算黄河泛滥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就淹死呗!有什么好怕的!”
之前说话的那个村民问题,稍加思索,便知道了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毕竟滥砍滥伐的是那些大官,那些大官都不停止砍树,我们这些市井小民不砍树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