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武帝的多种树并不是种普通的树,而是速生树,以及果树!
速生树相比于普通的树木,这种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长的很快。
其他树要十几年才能长到的大小,他一两年就可以长到了!
虽然这种木头不能用来建房子以及做家具,但是他可以用来造纸啊!
改良造纸术一经问世,便打开了交州乃至整个大乾的纸张市场。
纸张需求量大,为了满足需求,武帝下令大量种植这种速生树,以满足造纸需求。
并且将速生树普及到了交州,使得交州分到了一杯羹,这也为日后占据交州打好了基础。
至于果树更不用说,交趾乃至交州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他们极其适宜果树生长。
在占城稻满足了交趾的粮食需求后,交趾百姓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水果正好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
而且大乾的达官贵族也喜欢水果,有市场,水果自然就赚钱了。
以上内容就是乾武帝的搞钱之道了,现在我们说回正题,三年义务教育的事情。
三年义务教育搞定了交趾当地的孩童同化问题,那么接下来武帝会做什么,同化当地的成年人呢?】
天幕都话再次引起了观看天幕的人的思考。
三皇子不过脑子的说道。
“三年义务教育搞定了孩童,那么就进一步扩大范围,把那些家长也包括进去呗!”
听到三皇子这话,哪怕是和他关系很好的太子也在心中骂了一句蠢货。
心里虽然骂,但嘴上却说:“三弟,别说天幕里的交趾有没有能力让这些成年人一起读书,就算能,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啊!
大家都一起去读书了,田里的地谁来种?交趾谁来干?”
三皇子闻言,挠了挠头,开口询问道。
“太子皇兄,那么你说怎么办?”
太子听到这话,对于三皇子没有眼力劲的话语很是无语,便转过身子,不再回答。
另外一边,李洪对着叶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爷,天幕里的您开展了三年义务教育,还设立了学校,学校里面有这么多先生,你可以让他们在晚上,闲来无事的时候,教育当地的村民。”
听到这话,叶风有些吃惊,因为李洪提出的这个意见竟然有些类似前世建国初期开展的知识分子下乡扫盲运动!
让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下乡,开设夜间扫盲班,利用扫盲班来给乡村文盲扫盲。
李洪这个封建时代的人竟然能想到这种方法,还真是让人感到吃惊啊。
叶风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我的想法确实是让有学识的人给没文化的人扫盲。
但我可不准备让学校里的先生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还要给百姓上课,我有更好的办法。”
听到这话,李洪也有些疑惑,因为他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叶风口中的更好方法是什么,正欲询问。
便看到叶风指了指天幕,示意他看天幕。
【其实答案己经告诉你们了,就是三年义务教育培养的那些孩子!
圣历十九年,三年义务教育正式开展,为了方便当地百姓学习,武帝改良了文字,发明了简体字,并配备了学习用的拼音。
圣历二十年,三年义务教育第一批学生掌握了拼音以及大部分简体字后,武帝就开始了他挟孩子以令家长的骚操作。
武帝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他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奖学金,给学习优异的学生!
为了获得奖学金,交趾开始出现内卷的行为。
孩子不仅自己内卷,还逼着自己父母内卷,逼着他们学习知识。
一下子交趾的学习之风就兴盛了起来。
但武帝并没有就此懈怠,他趁热打铁,开始了进一步同化的政策。
有学者认为,我们乾人最在乎三件事,当官发财娶老婆!
发财娶老婆武帝都帮交趾人做到了,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点,当官了!
武帝首接下达了一条政策,一条现在都是还在使用的政策—科举制!
科举制与大乾实行的察举制有所不同,察举制是靠推荐才能当官的,某种意义上己经被高官士族所垄断。
底层寒门贫民根本就没有当官的机会。
然而科举制打通了底层寒门贫民当官的道路,只要你有文化,有才学,能考过科举试卷,你就能当官!
武帝时期第一次的考试榜首你们知道是什么人吗?竟然是被大乾贵族鄙视的商贾!
哪怕你是商贾,只要你通过了科举考试,你也能当官!】
听到这话,无数底层的寒门子弟,无数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就像是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一般,呆呆地看向了天幕。
过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天幕说了什么。
天幕竟然说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也有出头之日,我们也能当官!
连一个商贾都能当官,我们为什么不能?
去交趾,去找武帝!我们要当官,我们要证明,我们不比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差!
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赶往交趾。
某地,一个寒门子弟正在收拾东西,突然就听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老学究的话。
“不许去,你不许去交趾!交趾王是墨家后人,是什么儒家的敌人,你去交趾,帮助交趾王,你就是投敌,不许去。”
然而寒门子弟依旧在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开口询问父亲。
“父亲,您最初学习儒家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当官吗?但儒家的那些世家大族给你当官的机会了吗?
没有,他们因为您是寒门子弟,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的请求。
导致您哪怕满腹才学也只能在这里当个教书先生。
现在天幕己经说了,武帝会给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当官的机会,你为什么要拒绝?
难道说,墨家还是儒家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老学究听到儿子的话,也是呆愣住了,最终长叹一声道。
“刘顿,顿儿,你说的对,有当官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你要去交趾就去吧!”
得到父亲同意的刘顿首接背着行李走了,朝着交趾的方向走了。
这一走,他的命运就此改变,成功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