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朝阳额角青筋跳了跳。
他真不想来这里,可王满仓说到做到,万一像对唐北周那样对自已,岂不是比这更丢脸。
“宋潇,我是来……”
“要叫厂长!”唐北周打断他。
陆朝阳一僵,好一会儿才出声:“宋厂长,我来做工。有什么工作要交给我的?”
宋潇一时间还想不到。
现在要做的工作很多,都是零散的活儿。再说许多事情陆朝阳不是酱料厂员工,宋潇也不放心他做。
“太好了我正缺人手呢。让他来帮我忙吧。”唐北周看向陆朝阳,露出一口大白牙。
“不行……”
“行……”
陆朝阳怒视宋潇,“你要我跟他打下手?”
宋潇也有些烦了,“要是不愿意,我去跟支书说。我们厂也要不起不听指挥的工人。”
陆朝阳脸上阵红阵白,最后愤愤的把头一扭。
宋潇懒得跟他多说,问唐北周进度怎么样。
唐北周抄着口袋,将手里的镐头丢给陆朝阳,“陆同志,先把这篱笆周围的草除了。还有门口这些碎石都处理干净。”
等陆朝阳心不甘情不愿接过镐头,才跟宋潇说起厂房的事儿。
“大队长带人干活,你放心我找木匠来重新打了窗户和门。除了房子,咱们院子地也要重新整理。我跟李纲他们先清除杂草碎石,等他们完事后,再把外面的地夯一遍。”
宋潇点点头,让他继续干活。
唐北周冲陆朝阳招招手,让他跟上自已。
辛苦活技术活是大队长领着队员干。
剩下的杂活是唐北周李纲等干。
但这地方好多年没人住,早已荒草丛生。从前铺的石子路也要重新拾掇,事很繁琐。
最累的活被唐北周分配给了陆朝阳。
陆朝阳敢怒不敢言,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站一边儿休息。
唐北周看他一眼,对王向东说:“向东,累不?”
王向东蹲地上拔草,也没好意思在刚上班的时候偷懒,正头晕眼花呢,看见了浑身冒汗的陆朝阳,顿时就清爽了:“累啥,咱又不是那白面书生,读书读傻不说,体格子也不行。那句话咋说,手没有捉鸡的力气。”
“手无缚鸡之力。”唐北周说。
王向东猛点头。“啥叫文武双全,就唐哥你这样的。你说你业务好,工作认真,干活也有模有样。不像其他人,装个知识分子,就想偷懒。”
“你说谁偷懒?我干了这么多,你看不见是不是?”陆朝阳大声道。
王向东手搭在眼眶上,故意道:“哪里?哪里?那明明就是唐哥干的嘛。”
陆朝阳气得浑身发抖,低着头更加卖力的干活,证明自已不是白面书生。
没一会儿就头晕眼花,不得不休息。
王向东边干活边对他冷嘲热讽,人都精神了。
陆朝阳吵又吵不过,更不敢再动手。
一下午脸都是青的。
下工后,宋潇让唐北周明早跟他去县城。
“穿得精神点。”
“叫我干嘛?”唐北周莫名其妙。
“咱去谈业务,你也得熟悉一些这些事情。总不能让我一个厂长天天跑。”
唐北周嗤笑,“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就十来个人,搞什么业务。”
说是这么说,第二天一早,唐北周还是精精神神的出现了。
可能是读了唐北周寄回去的信,家里大发慈悲,寄来了批物资。日常用品和他的衣服被子。
唐北周换了件的确良白衬衫,衣摆扎在军绿色裤子里,像一株笔直的杨树苗。他比来时要晒得黑一些,反倒更加精神了。
宋潇都不免多瞅两几眼,嘴角。
两人去借了自行车。
宋潇高兴的跳到后座。去县城路太远,骑自行车得两小时。她蹬不动就得坐小巴车。
小巴车汽油味重,人又多,还是坐自行车后座好。
“咱去干啥啊?”唐北周问。
“先去广播站,再去肉联厂。”
“肉联厂不是才送的货吗?”
“没有,去肉联厂买点肉。肉罐头最好吃。”
唐北周咂咂嘴。他还记得宋潇上次做的肉丁辣椒酱的味道。她改良的辣椒酱没放肉丁都让他惊为天人,不知道这次放肉是什么滋味。
吞了吞口水,唐北周觉得自已是好长时间没吃肉才这么馋的。一个罐头而已。
他蹬着车,载着宋潇到了县城,气喘吁吁。
“宋潇同志,最近伙食不错啊。”
“有吗?唐北周同志,你不行啊。上次王向东同志载我过来,可是很轻松的。”
唐北周:“……”
车子停在广播站门口,宋潇拿出介绍信,和唐北周一块进去,找到记者刘亚岚。
“宋厂长,欢迎……这位是?”刘亚岚
刘记者年纪不大,二十岁出头,看到宋潇,礼貌的笑笑。等见到宋潇身后的唐北周,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
“刘记者你好,这是我们厂子的销售经理唐北周。北周,这是广播站的才女刘记者,上次咱们那篇报道就是刘记者写的。
唐北周夸张地叫出声,“不能够吧?那篇报道文风严谨文笔流畅优美,没个七八年功夫写不出来,竟然是这么年轻的同志。真是才女啊,幸会幸会。”
刘亚岚原本看到唐北周就高兴,这下更是兴奋地不行。“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好用啦……你们没吃饭吧,咱们去食堂边吃边聊?”
宋潇笑道:“要不你跟小周聊,我还得去肉联厂办事,等办完事再回来。小周都清楚呢。”
“那就不耽误你了。唐北周同志,咱们去吃饭吧。”
唐北周:“……”
他瞅了眼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宋潇,明白了自已作用。
用手撩了撩刘海儿,唐北周对着刘记者一笑,“没问题,宋厂长这段时间都忙,厂里具体的工作都是我负责。正好厂子刚修葺了新厂房,还开发了肉罐头。这个要详细报道吧?”
“当然,当然,你给我详细说说。”刘记者昏乎乎的跟着唐北周走,连宋潇都没顾上。
宋潇:“……”
美色误人啊。
广播站播通讯稿没什么难度,大概是唐北周的美色起了作用,刘记者去了广播室,把之前采访宋潇的文章又重新播放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