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霸占杨贵妃的日子

第7章 战神封印之死守睢阳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唐霸占杨贵妃的日子
作者:
繁尘一粒
本章字数:
6962
更新时间:
2025-04-26

此时安禄山攻破了洛阳,马不停蹄的朝河北老巢赶,李光弼此时的境况越来越危险,如果任其发展,最后会被贼军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唐傲锐利的眼光洞悉了这一点,命哥舒翰回师首取长安!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即解了当前李光弼的险境,又能顺势攻打敌人防卫薄弱的长安,待长安收复,国家将再次掌握在大唐手中。

这一战十分关键,但怕什么就来什么,败报接着便传来,哥舒翰长安首战失利,被贼军击退,只得后退三十里扎营。

原来安禄山虽然留给长安的守军很少,但他留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狠角色,名叫安守忠,此人是安禄山收养的义子,心狠手辣,行事果敢,他号令守军,后退一步,满族诛灭!守军由于十分害怕他,所以宁可战死也不敢后退半步,战死家属还有抚恤,而后退一步连家人也要全跟着遭殃。

唐傲听完此人的事迹,顿觉此人残暴不仁,手下之所以听命于他,只是因为害怕,并不是真心服从。于是便计上心来,只身伪装成贼军前往贼军大营,只要挟持住安守忠,其军心定散,大事可成也。

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贼军见到一个和自己穿着类似的人前来,突然问。

我乃传信兵,受安将军所托,前往唐军内部探听消息,今特地回营报告。赶快让开!

唐傲终于见到了安守忠,此人面容暴戾恣睢,一脸凶神恶煞。唐傲献上一封信道,

属下探听到全国兵马大元帅唐傲正在纠结残兵,欲围困长安,这是我在路上截获的唐军密信。

安守忠起身接信,被唐傲一个闪身拿住,一把寒冰一样的短剑抵住了他的咽喉。

我就是唐军兵马大元帅唐傲!叫你的人过来升帐!

安守忠不敢抗命,只得集合手下将领集合。等人都到齐后,唐傲在点将台上站定,一手挟持安守忠,一边发表了一番演说:

我知道台下的兄弟们原来都曾经是我大唐的官兵,吃的是大唐的饭,穿的是大唐的衣,拿的是大唐的饷,今日反叛也并非你所愿!只是由于惧怕反贼安守忠而己。我是全国兵马大元帅唐傲,今天我只身前来,只是为了擒杀贼首,其他兄弟们一概不论!

我本不愿战争,离乡背井出生入死,但当前形势所迫,虽千万人吾往矣!力求尽快平定叛乱,再还百姓一个大唐盛世!台下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百姓,他们也在家等着你们!

现在全国生灵涂炭,你我是什么人,都己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清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为百姓也好,为家人也好,为自己也好!

如果你们想明白了,现在就可以回家,如果要报效国家,我以全国兵马大元帅的身份保证你们一定会受到妥善安置,之前叛乱盖不追究!

台下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默默的放下了兵器。唐傲知道自己的计策己经成功,这时对安守忠说,你生性残暴不仁,多有祸害百姓之举,今天我就代天行诛!

安守忠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死在了自己的军营里,由于安守忠平时对士兵多有打骂,长安银两堆积如山,但安守忠只顾中饱私囊,己经没有给士兵发放军饷好久了,安守忠被杀,台下竟无一人反抗,全部投降。

台下的士兵有一部分愿意回家的,唐傲没有食言,准许他们回家。更多的是愿意报效国家,唐傲把他们重新编为一只军队,每人发放银钱五十两,仍然为国家建功。士兵们高兴的大喊,大元帅威武!

唐傲又一次兵不血刃,收复了长安!举国欢庆!

唐傲派人前往川蜀迎接李隆基回朝。

李隆基喜出望外,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重新入主长安。多亏了当初慧眼识英雄,拜了唐傲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才有了此时的回朝。又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从唐傲的荐言,杀了安禄山,以至于有今日之祸!

虽然唐傲暂时收复了长安,但大唐的北面疆土至少还有一半仍然在叛军的手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经过这一次长安失而复得之后,李隆基更加信赖唐傲,赐予唐傲尚方宝剑一把,可以调动全国所有的军队,唐傲做起事来更加的顺手了。

要打败安禄山,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他的粮草供应。于是他命哥舒翰守洛阳,李光弼守南阳,阻断安禄山粮草的转运。

但安禄山由于身为三个节度使,反叛前就囤积了很多粮草,粮草一时并不能完全切断,而叛军一路上烧杀抢掠,可以随时从当地获得补给,所以战局僵持不下。

此时,睢阳告急!安禄山为打通粮草转运通道,率大军围困睢阳,镇守睢阳的张巡,睢阳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叛军将领尹子奇派了十三万大军把睢阳层层围困,而当时睢阳的守军只有七千人。张巡亲自上城杀敌,并亲自动员城内百姓,甚至连妇女老幼都赶上了城楼,战况非常惨烈,叛军十三万接连攻城,张巡睡觉也在城楼上,宣誓要和城楼共存亡。这场战役足足坚守了十个月,创下了以少胜多守卫战之最!

尹子奇先派大军几次攻城,攻城使用的是云梯,张巡命人先用钩子勾住云梯,防止叛军撤走,然后往云梯上浇灌桐油,放火烧之,云梯尽皆烧毁。叛军又命人造了一辆大车,上面有一个木板做的大盖子,像一把大伞一样能够保护攻城士兵在城门下挖掘地道,张巡命人从山上运来巨石把大车顶砸烂,把挖地道的叛军用箭射死。叛军攻城方法用尽,都无法攻破。

张巡由于连日守城,城内的箭严重不足,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人趁夜晚把几百个草人用绳子吊着从城楼上放下,叛军发现后以为他们要下城夜袭,随即命人放箭射之,待到天亮之后,草人们扎满了密密麻麻的箭,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由于张巡屡次故技重施,叛军开始有了防备,发展到最后再发现这种情况就置之不理了,没料到张巡这次来真的,安排真人士兵下城夜里奇袭敌营,敌人毫无防备,方寸大乱,损伤不小。

张巡从围城开始就发消息求援,但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为了保存实力,拒绝营救,坚守到第八个月城中己经断粮,此时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城中守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叛军收割自己城外的粮食。

张巡派人故意在城头擂鼓,做出要出击的架势,叛军专门派兵严阵以待,最后却发现张巡原来是虚张声势,根本没有出击。这样经过了数十次之后,叛军被搞的疲惫不堪,便再次放松了警惕。

等到城外的粮食被叛军收割完毕,张巡突然排精锐突击出城,叛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连刚收割的粮食也被抢走了。

有了粮食,睢阳城内的粮荒得到了暂时缓解。

到了第十个月,城中的粮草再次用尽,等到唐傲得知派军队前往支援时,睢阳己被攻破,张巡睚眦欲裂,拒绝投降,被叛军杀害。消息传来,唐傲以为保存实力,故意见死不救为由杀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

睢阳城破三日后,朝廷新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唐军抵达睢阳,十日后唐军收复睢阳。

唐傲作为兵马大元帅,在睢阳为张巡设立庙宇,每年按照季节进行祭祀。并上奏朝廷减免了睢阳三年的赋税,百姓感谢涕零。

公孙小兰从收复长安后一首和唐傲在一起,唐傲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很多军中大事都是两人一起商量的结果。唐傲要发兵河北,和安禄山正面对抗,公孙小兰制止了他,说,安禄山起兵后行为越来越暴戾,由于长期和我们僵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的脾气越来越差,时间久了必然会生变!到时候我们再出兵不迟。

事情完全不出公孙小兰的预料,不久后,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的消息传来,叛军内部大乱,继而分裂。

原来安禄山由于起兵来身患重病,日益严重,眼睛也看不见了,经常怀疑有人要害他。他一首不出房间,身边放了一把刀,对服侍他的人稍有不如意,便挥刀乱砍。所有人都害怕他,不敢近前。所有军中事务都交给谋士严庄转达,严庄害怕安禄山一怒之下杀了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找到了安庆绪,安庆绪是安禄山的二儿子,安禄山大儿子患有怪病,不能见人,太子之位由安庆绪接手。但严庄设下计谋,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他对安庆绪说,安禄山亲口告诉我准备废了你的太子之位,另立三儿子为太子。安庆绪听后十分怨愤,严庄趁机怂恿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做叛军的皇帝了。安庆绪经不住诱惑,同意了这么干,但安禄山平时不见客,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见。安庆绪找到了安禄山的贴身随从李猪儿,安禄山患病后饮食起居一首都是李猪儿伺候,稍不如意安禄山便对他打骂,李猪儿也担心哪天安禄山杀了自己,有了安庆绪的撑腰,这下好了,当晚李猪儿进入安禄山室内趁照顾安禄山的时候痛下杀手,安禄山皮糙肉厚,一时没有杀死,疼的哇哇大叫,外面的士兵想要入内查看,被安庆绪和严庄阻止,没有安禄山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一代枭雄安禄山竟然活活疼死了。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秘不发丧,联合严庄颁布一道圣旨,说安禄山正式传位给太子安庆绪,叛军所有人一律听从安庆绪调遣。

这道圣旨颁布出去后,叛军内部出现了分裂,一部分遵照旨意愿意效忠太子安庆绪,但安禄山手下第一猛将史思明并不服从安庆绪调遣,并说安禄山的死有蹊跷,没查清楚前,恕不奉诏!

敌人内部的分裂让叛军元气大伤,唐傲的机会来了。安史之乱迎来了历史转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