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第130章 文冢启封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2830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一百三十章:文冢启封

西境苍部,深夜寂静。

王也于讲台之巅站立良久,目光幽远,落于北方天际。信中之言不断回响:

“北境等你……九州之上,尚有文冢未开。”

文冢?

他翻遍出云律典与古文志书,从未有此一词。

可因果之瞳震动之际,那被尘封的记忆仿佛悄然复苏。

“文冢者,文人陨落之地,亦是诸圣陨道之所。”

“千古以来,王朝更替,圣人消亡,世人只记功名,而不知残道沉眠,聚于冢中。”

“其地埋骨万千,文气断续,若能破冢,或可继前圣之志,开未有之道。”

……

翌日清晨,王也遣人稳固西境五部律治,推行“文坊制度”,留青槐为苍部讲佐。

而他,则悄然踏上北行之路。

无人知晓,此一去,踏的是何处。

只有数日后,有牧人遥见,一青衣儒生孤身入北境绝原,风雪不染,笔光同行。

……

北境。

此地苍莽无人,气候严酷,纵然蛮族亦少涉足。

王也行至北荒之极,一座断裂石碑映入眼帘。

碑高三丈,斑驳古朴,其上字迹难辨,唯有“文”之一字尚存。

王也闭目凝息,【因果之瞳】开启。

瞬间,眼前景象翻转——

他仿佛踏入一座苍古虚空,千文如山,万书如海,无数文士之魂沉眠其中,低吟浅唱,哀而不绝。

“此乃……文冢?”

心神微颤。

他走近石碑,伸手触之。

“轰!”

一阵气浪横扫。

虚空中浮现一道残影。

那是位面容模糊、须发飘然的老者,衣冠如古儒,眼中悲怆如海。

他低声道:

“吾乃大乾国末代国讲——周弘道。”

“曾于乱世力推‘仁义之法’,逆武崇文,终引众臣弹劾,兵家断我讲堂,文气尽毁,魂归此地。”

“我等百圣遗骨,汇聚文冢,盼有一人,继吾遗志,重立文道。”

王也肃然,行三跪九叩之礼。

“后生王也,愿听前圣遗志,承道一脉。”

“请赐我文魂之印。”

周弘道残魂凝望他良久,忽而一指点于王也眉心。

“既为文人,需承百死、担千念、行万书。”

“文道之重,不在登庙堂,而在——撑天覆地,启万民心智。”

“你可承之?”

王也沉声应道:

“愿承其重!”

刹那间,石碑震颤,万古沉封之气轰然崩裂!

碑中飞出一道光印,首入王也体内。

【文冢铭印】启封!

【获得文魂:周弘道(仁义)】

【触发支线:破冢七圣,集圣印者得“天文”大典】

【特殊效果:仁义文力提升30%,激活“文诛”之术】

“文诛?”

王也念头一动,只见身周浮现无形律纹,随心而动,言出而法随!

他掐诀一指,点向虚空。

“北地无秩,百命喋血,今以‘仁义’定此地——文诛之律,立!”

大地震动!

数百里内,原本滋生之暴气骤然消弭,蛮兽伏地不动,天地律动一新。

王也大惊。

此文冢之印,竟能行大道!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周弘道之魂临消散前低声:

“吾之后,还有六冢。”

“武、礼、信、智、孝、忠。”

“六圣残印,遍布九州。”

“吾等所盼,并非一人尊吾道,而是——合万道为一,开文中天门。”

“去吧,王也。”

“愿你不为权而走文,不为名而讲道。”

“愿你以百姓为心,以苍生为念。”

“愿你,文火不灭,终开万古天章。”

……

残魂散,虚空静。

王也立于风雪之中,良久不语。

一滴泪,悄然滑落。

他望着脚下大地,自语:

“周先生放心。”

“我会找到所有圣印,破七冢,开天门。”

“我会让这世道,不再是蛮力主宰的天下。”

“我要让文人,也能——顶天立地!”

……

【本章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