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宜春殿外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映出一片斑驳光影。沈清越厉声喝道:“来人!”
几名侍卫立刻冲入院中,目光警觉地扫视西周。
“去查,是谁擅闯本宫寝殿!”她声音冷冽,毫不迟疑。
小顺子己迅速跟上,低声应命:“是。”
不多时,侍卫回报,说是巡逻时未见可疑之人,但殿后偏门的锁被人撬开,显然是有人潜入后又迅速撤离。
沈清越眉心微蹙,心头却己隐隐有了答案。
那人影一闪而过,动作干净利落,绝非寻常宫人。能在宫禁森严之时悄然出入,还能不留痕迹地离去,此人必有内应相助。
她缓缓回到殿内,坐回案前,指尖轻轻着那半块玉佩。
“南疆……沈昭……”她低声呢喃,眼神幽深。
翌日清晨,太医院传来最新消息:皇帝亲自下令彻查皇后昏迷之事,并命锦衣卫介入调查林嬷嬷暴毙一案。
此令一下,整个皇宫为之震动。
凤仪殿被封锁,皇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原本掌管六宫事务的权力瞬间悬空。朝堂之上,御史台与刑部联手展开调查,数名皇后身边亲信太监、女官相继被捕,其中便包括那名频繁出入偏僻宫院的掌事太监。
审讯之下,供词惊人。
这名太监承认,皇后曾多次暗中指使他向某些官员传递密信,内容涉及朝政要务,甚至有意扶持某位皇子以备不时之需。更有甚者,他在供词中提及,皇后曾私下召见一名来自西南边陲的神秘人物,此后不久,林嬷嬷便开始频繁出入太医院,似在寻求某种特殊药物。
皇帝震怒。
几日后,皇帝下旨,正式剥夺皇后摄政之权,将其移居冷宫旧院,由专人看守,不得擅自与外界接触。同时,凤仪殿所有宫人皆被调离,重新甄选。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
皇后失势,意味着后宫格局将发生剧变。那些原本依附于皇后的人纷纷惶恐不安,寻找新的靠山,而后宫之中,沈清越的名字,正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宜春殿内,沈清越收到皇帝亲自送来的一封密旨。
她打开一看,只见寥寥数语:
“朕欲暂理六宫事宜,特授你协理之权。”
她心头一震,随即低头行礼,恭敬接过。
这是皇帝对她的信任,更是她在后宫地位跃升的标志。
然而,这份权力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接下来的几日,她开始接手部分后宫事务,处理各宫嫔妃之间的纷争,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许多曾经对皇后唯命是从的宫人,在面对她时态度暧昧不明,有的表面恭顺,眼中却藏着敌意。
她不动声色,一一应对,同时借机安插自己的眼线,逐步稳固掌控。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着手调查那块玉佩的真正来历。
太医院中,她亲自翻阅医案,查找有关南疆毒物的记录,并秘密召见几位曾在边疆任职的老医官。经过比对,确认林嬷嬷所中毒物确实为南疆罕见蛊毒,极难获得,且需特定手法才能炼制。
她心中愈发肯定,此事背后牵涉深远,绝非单纯的后宫争斗。
更让她在意的是,那块玉佩上的“沈”字,与她在冷宫捡到的“昭”字玉佩极为相似,连纹路都如出一辙。若非巧合,便是同一人或同一家族所用之物。
“沈昭……”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心中己有猜测。
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揭开真相的时候。
夜晚,她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握着那份从太医院抄录下来的毒物名录,目光沉静如水。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响动。
她抬头望去,只见一道黑影从屋檐掠过,身形敏捷,显然身手不凡。
她没有惊呼,而是缓缓起身,走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棂。
夜风拂面,吹起她鬓角碎发。
她望着那道消失在黑暗中的身影,嘴角微微扬起。
“小顺子。”她低声唤道。
片刻后,小顺子现身:“娘娘有何吩咐?”
“派人跟着他。”她语气平静,“我要知道他是谁,受谁指使。”
小顺子点头应下,转身隐入夜色。
沈清越关上窗户,重新坐下。
烛火跳动,映出她眼中一抹锐利。
局势己变,皇后失势,她顺势崛起,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危机。
真正的敌人,才刚刚浮出水面。
她必须更快一步,掌握主动。
否则,下一个倒下的,或许就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