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神鸾录

第3章 江南烟雨

加入书架
书名:
九霄神鸾录
作者:
冉咪白
本章字数:
7900
更新时间:
2025-07-09

天命既定,不可违逆。当云昭体内神力与心性的成长抵达一个关键的瓶颈,当他望向星盘时,眼中对那万丈红尘的向往再也无法掩饰,西王母知道,是时候了。

瑶池深处,秘阵开启。西王母亲手施为,浩瀚神力化作无数玄奥的金色符文,如同锁链般缠绕上云昭的身躯。他体内磅礴的金、银神力被层层封印,光芒迅速黯淡,最终隐没于血肉深处,只留下最本源的微弱联系。关于天庭、关于神祇、关于自身使命的记忆,也被轻柔却坚定地蒙上一层浓雾,变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一个名为“赵昭”的凡人身份烙印。

“昭儿,此去红尘,如鱼入水,如鸟投林。忘却是为了更深刻的铭记,剥离是为了更完整的回归。去体味,去感受,去爱,去痛……待劫满之日,方知天命之重。” 西王母的声音带着慈爱与期许,指尖最后拂过云昭的额头。云昭,或者说此刻的赵昭,只觉得一阵强烈的困倦袭来,意识沉入一片温暖的混沌。唯有右手腕上,那半截灰绳依旧,散发着恒定的、微不可察的暖意。

当他再次睁开眼,己身处人间。

南风熏暖,杨柳堆烟。这里是江南水乡,大夏王朝富庶安宁的苏杭之地。细雨如酥,无声地滋润着青石板路,浸润着白墙黛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草木的芬芳,还有隐约飘来的吴侬软语和悠扬的丝竹之声。

赵昭站在一座古朴的石拱桥上,身着寻常的青色布衫,身无长物,唯有一身清朗的书卷气(西王母为他安排的身份是游学至此的落魄书生)。细雨沾湿了他的发梢和肩头,带来微凉的触感。他看着桥下乌篷船缓缓划过,船娘清亮的歌声在水面荡漾;看着岸边浣纱女子轻盈的身影;看着远处黛色山峦在烟雨中朦胧如画……一种从未有过的、鲜活而真实的悸动充斥着他的胸膛。这就是红尘?这就是……活着的感觉?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初临人间的懵懂与好奇,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融入了这水墨画般的烟雨长巷。

命运的交织,往往始于最不经意的回眸。

数日后,赵昭为节省盘缠,寄居在城外一座香火不算鼎盛的古寺“云栖寺”的偏院。寺后有一片竹林,清幽雅致。这日午后,细雨初歇,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赵昭正在竹林中漫步,试图捕捉心中因这人间景致而生出的莫名诗意。

忽然,一阵压抑的、带着痛楚的吸气声传入耳中。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身着素雅淡绿衣裙的少女跌坐在的泥地上。她身边散落着一个竹编的小药篓,几株带着泥土的草药滚落出来。少女正蹙着秀气的眉头,一手捂着脚踝,白皙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扭伤了。

赵昭连忙上前:“姑娘,你没事吧?” 声音带着自然而然的关切。

少女闻声抬头。那一刹那,赵昭只觉得周遭的竹林、细雨、阳光都仿佛黯淡了一瞬。眼前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容颜清丽至极,如同雨后的新荷。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含黛,一双眸子清澈明净,此刻因疼痛而蒙上一层水汽,更显得楚楚动人。她并非那种倾国倾城的绝艳,却有种洗尽铅华、未被世俗沾染的纯净与灵动,像山涧最清澈的溪流,让人见之忘俗。

少女看到陌生的年轻书生,脸颊微红,有些窘迫地摇摇头:“没、没事,只是不小心崴了一下……” 她试图自己站起来,脚踝处却传来一阵钻心的疼,忍不住又“嘶”了一声,身体晃了晃。

“姑娘莫要逞强。” 赵昭下意识地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她的手臂。隔着薄薄的衣袖,他能感受到少女肌肤的微凉和因疼痛而产生的轻颤。一股极其淡雅、混合着草药清香的独特气息萦绕鼻端。“此地湿滑,我先扶你到那边石凳上坐下可好?”

少女脸颊更红,但看着赵昭清澈坦荡、不含丝毫杂质的关切眼神,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多谢公子。”

赵昭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走到一旁干净的石凳坐下。他蹲下身,犹豫了一下,还是温声道:“姑娘,可否容在下看看伤势?略通些医理。” 这倒不是假话,西王母教导庞杂,基础的望闻问切他也涉猎过。

少女迟疑片刻,看着赵昭真诚的目光,轻轻卷起了裤脚,露出纤细雪白的脚踝。那里果然红肿了一片,在如玉的肌肤上显得格外刺目。

“扭伤有些厉害,需得及时处理,否则恐会加重。” 赵昭仔细看了看,眉头微蹙。他环顾西周,目光落在药篓里几株熟悉的草药上。“姑娘可是在采药?这‘接骨草’和‘透骨消’正好合用。” 他指着其中两株。

少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公子也识得草药?”

“略知一二。” 赵昭微微一笑,笑容干净温暖,如同穿透竹林的阳光。他动作利落地挑出那两株草药,放在干净的石块上,寻了块光滑的鹅卵石,仔细捣碎成碧绿的糊状,又撕下自己内衫一角干净的布条。“姑娘忍着点,这药敷上会有些凉麻刺痛。”

他将药糊轻轻敷在少女红肿的脚踝上,动作极其轻柔,生怕弄疼了她。冰凉的药力渗透肌肤,带来一阵刺痛后的舒适。少女看着他专注而认真的侧脸,看着他小心翼翼为自己包扎的样子,心头那点因陌生而产生的戒备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暖意。

“好了,暂时不要用力。待药力行开,疼痛会缓解些。” 赵昭打好结,站起身,额角也沁出了细汗。他这才想起还未通姓名:“在下赵昭,游学至此,暂居云栖寺。不知姑娘芳名?”

少女抬起清澈的眸子,唇角漾开一抹清浅的笑意,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我叫苏璃。家住山下的杏花坞。今日多谢赵公子援手了。”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

“苏璃……” 赵昭轻声重复,只觉得这名字如同她的人一样,清丽脱俗。他看着苏璃清亮的眼睛,看着她颊边浅浅的笑涡,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异的悸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胸腔里悄然荡漾开来。腕间的灰绳,似乎也微微地、温暖地跳动了一下。

烟雨江南,竹林初遇。落魄书生与采药少女的目光,在这雨后初晴的斑驳光影中,悄然交汇。命运的丝线,从这一刻起,开始无声地缠绕。

苏璃的脚伤,成了赵昭频繁造访杏花坞的最好理由。

杏花坞如其名,村口几株老杏树,春日里花开如雪。苏璃的家是一处临溪而建的简朴小院,竹篱茅舍,却收拾得异常干净整洁,檐下挂着风干的药草,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她与一位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祖母慈祥寡言,对这位知书达理、又救了孙女的赵公子颇为感激。

赵昭每日清晨便来,有时带着在集市买的活血化瘀的膏药,有时带来寺里斋堂做的软糯糕点。他熟门熟路地为苏璃换药,动作一次比一次轻柔熟练。药膏清凉的气息弥漫在小小的院落里。

更多时候,药换完了,赵昭也不急着走。他会帮苏璃把采回的草药分拣、晾晒。苏璃坐在小竹凳上,脚踝垫高,一边指点着各种草药的名称、习性、炮制方法,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赵昭听得认真,他惊讶于苏璃对草木药性的精通,那是一种源于生活、源于热爱的智慧,与他在天界星盘上学到的宏大知识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魅力。

“这是车前草,别看它寻常,清热利湿最好,捣碎了敷在蚊虫叮咬处也管用……”

“这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圣品,初开是白色,过两日就变金了,所以叫金银花……”

“小心那株半边莲,它旁边常伴生着蛇莓,莫要误采了……”

阳光透过稀疏的篱笆,洒在苏璃专注而柔和的侧脸上,给她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赵昭看着她灵巧分拣的手指,听着她娓娓道来的讲述,心中一片宁静满足。红尘烟火,原来是这样温暖踏实的感觉。

午后,当阳光不那么炽烈,赵昭会推着苏璃特制的带轮竹椅(赵昭自己动手改良的),陪她到溪边散心。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可见。岸边野花点点,随风摇曳。赵昭会给她讲自己“游学”路上听来的奇闻异事,或者背诵一些应景的诗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赵昭的声音清朗。

苏璃倚在竹椅上,望着溪水中嬉戏的水鸭,嘴角含笑,轻声接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俏皮。

赵昭惊喜:“苏姑娘也读诗?”

苏璃脸颊微红:“祖母早年教过一些,胡乱记着罢了,比不得公子学问。”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淡淡的甜意。赵昭有时会采来野花,笨拙地编成花环,却总也编不好,歪歪扭扭,惹得苏璃掩唇轻笑。他也不恼,只是看着她笑,觉得那笑容比任何繁花都要动人。他会小心翼翼地、带着试探的意味,替苏璃拂开被风吹到颊边的发丝,指尖触碰到她温润的肌肤,两人都像被微弱的电流击中,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是更深的悸动。

有一次,骤雨突至。赵昭推着苏璃的竹椅急急往家赶,雨点又急又密,瞬间打湿了衣衫。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衫,撑开挡在苏璃头顶,自己大半个身子暴露在雨幕中。雨水顺着他清俊的脸庞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只低头看着竹椅中安然无恙的苏璃,眼中是纯粹的担忧和一丝满足。

“公子,你快披上!别着凉了!” 苏璃焦急地想把衣衫推给他。

“无妨,我身体好得很。你可不能淋着。” 赵昭的声音在雨声中异常清晰坚定。

雨水冰冷,苏璃的心却滚烫。她看着赵昭湿透的肩背,看着他被雨水冲刷得更加清亮的眼眸,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如同藤蔓,在她心底悄然疯长。她悄悄伸出手,攥紧了竹椅的边缘,指尖微微发白,仿佛要抓住这份突如其来的、让她心慌又甜蜜的温暖。

夜晚,赵昭回到云栖寺清冷的偏院。窗外虫鸣唧唧,月光如水。他摊开粗糙的纸,磨了墨,却久久无法落笔。眼前浮现的,全是苏璃的身影——她采药时专注的侧脸,她讲述草药时清亮的眼眸,她浅笑时颊边小小的梨涡,她被自己拂开头发时瞬间的羞赧,还有雨中那双盛满担忧和情意的眼睛……

心中翻涌的情绪无处宣泄,最终化作笔端流淌的诗句:

“竹影摇翠落溪声,素手拈香草木清。

笑靥浅藏梨涡暖,眸波流转胜月明。

细雨湿肩浑不觉,惟恐风露侵卿卿。

心湖忽起千层漪,原是惊鸿照影来。”

他轻轻吹干墨迹,看着纸上笨拙却真挚的情思,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他将诗稿仔细折好,压在枕下。腕间的灰绳贴着肌肤,传来恒定的暖意,仿佛也在默默见证着这份初萌的心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这江南的烟雨与暖阳中,名为“爱恋”的种子,己在两人心间悄然生根发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