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第二次征金川故事

第9章 桂林之困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皇帝第二次征金川故事
作者:
离翁随笔
本章字数:
5454
更新时间:
2025-04-06

题记诗曰:

峰谷阴森路转长,桂林挥旅入危荒。

副将心忧疑埋伏,将军令速涉川梁。

哨音骤响岩崩落,贼寇纷驰阵脚狂。

幸有援兵驱困厄,残烟渐散再开疆 。

乾隆年间,大金川的叛乱如同一场肆虐的野火,严重威胁着清朝的边境安宁。为了平息叛乱,清军多路并进,其中,桂林率领的这一路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谷前行,目标首指大金川的腹地。

这山谷狭长而幽深,西周山峰高耸入云,峭壁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巨大屏障。队伍行进时,脚步声、马蹄声在山谷间回荡,碰撞出单调又沉闷的声响。阳光艰难地穿过狭窄的天空缝隙,洒下几缕斑驳的光影,给整个山谷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息。

副将骑马靠近桂林,神色凝重,声音中带着不安:“将军,这山谷太过安静,反常得很,会不会有金川兵设下埋伏?”桂林听后,剑眉微微皱起,目光在山谷中扫视一圈,沉思片刻后下令:“加快行军速度,不要停留,尽快穿过山谷!”军令一下,队伍迅速提速,马蹄声、脚步声愈发急促。

然而,就在清军行至山谷中央时,一声尖锐的哨声划破寂静,如同夜枭的啼叫,令人毛骨悚然。紧接着,两侧山上滚落无数巨石,这些巨石裹挟着泥土和碎石,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呼啸而下,瞬间在谷中激起一片尘烟,将清军的去路彻底阻断。与此同时,喊杀声从西面八方传来,金川兵如猛虎一般从山上冲下,他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将清军团团围住。

“不好,中计了!”桂林脸色骤变,意识到己方己然陷入绝境。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很快镇定下来,迅速下达指令:“各营听令,结阵抵抗!”随着他的命令,清军迅速调整阵型,试图在混乱中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然而,金川兵占据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他们或弯弓搭箭,或投掷标枪,给清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清军士兵们虽奋力抵抗,但在金川兵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一名士兵浑身是血,焦急地跑到桂林面前,声音颤抖地喊道:“将军,我们快顶不住了!敌人太多,我们腹背受敌……”桂林望着西周如潮水般涌来的金川兵,心中暗暗叫苦。此时,清军被围在山谷中央,前有巨石阻挡,后有追兵逼近,进退两难,形势岌岌可危。

桂林深知,若不尽快想出应对之策,这支队伍将全军覆没。他迅速观察战场形势,发现山谷一侧有一处地势稍缓的山坡,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口。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道:“留下部分兵力牵制敌军,其余人随我向山坡方向突围!”

然而,突围行动远比想象中艰难。金川兵察觉到清军的意图后,立刻加强了对山坡方向的防守。清军士兵们在枪林箭雨中奋勇冲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许多士兵刚刚迈出几步,就被金川兵的箭矢射中,倒在血泊之中。

在激烈的战斗中,桂林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与冲上来的金川兵展开近身肉搏。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所到之处,金川兵纷纷后退。副将见状,也不甘示弱,带领士兵们紧随其后,试图为大部队开辟出一条通道。

但金川兵的攻势如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清军的防线在不断冲击下摇摇欲坠。就在这时,一名金川兵将领骑着快马,挥舞着狼牙棒,向桂林冲来。他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眼神中透露出凶狠的光芒。桂林毫不畏惧,迎上前去,两人瞬间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

刀光剑影中,桂林与金川兵将领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桂林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湛的武艺,逐渐占据上风。然而,就在他准备给对方致命一击时,一支冷箭从侧面射来,正中他的左臂。桂林吃痛,手中长刀险些落地。金川兵将领见状,趁机发动攻击,狼牙棒带着呼呼风声砸向桂林。

千钧一发之际,副将及时赶到,挥刀挡住了这致命一击。“将军,您受伤了,快撤!”副将喊道。桂林咬着牙,撕下一块衣襟,简单包扎了伤口,说道:“不,我不能退!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一旦我后退,军心就会动摇。”说完,他再次挥舞长刀,投入战斗。

此时,战场上的形势愈发严峻。清军的兵力越来越少,而金川兵的增援部队却源源不断地赶来。桂林望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被金川兵消灭。

就在桂林感到绝望之时,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喊杀声由远及近。原来,是清军的一支援军得到消息后,迅速赶来救援。金川兵得知清军援军到来,顿时阵脚大乱。桂林见状,心中大喜,立即下令:“兄弟们,援军到了,反击的时候到了!”

在桂林的指挥下,清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反击。他们与援军里应外合,对金川兵展开了猛烈的攻击。金川兵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最终,清军成功突破了金川兵的包围,摆脱了困境。

这场战斗结束后,桂林望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此次能够化险为夷,实属侥幸。在今后的战斗中,必须更加谨慎,否则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带着这样的思考,桂林整顿队伍,继续踏上了征讨大金川的征程。

桂林谷中御困赋

岁在乾隆,金川不靖。烽烟起于西陲,王师发于北境。桂林将军,膺命专征,率虎旅以长驱,期荡平乎顽梗。

时维行军,道经深谷。峰峦峻峭,插霄汉而摩苍;溪涧萦回,绕幽岩而漱玉。谷径纡回,天光难沐。风声悄寂,不闻啼鸟之喧;日影朦胧,唯见林泉之肃。副将心忧,进言于将军曰:“此间静谧非常,恐藏奸伏,愿将军留意。”桂林凝眉,遂令速进,冀早脱此险途。

俄而,一声哨响,裂空而至。俄顷之间,巨石如雷,从两山之巅,奔腾而下。尘雾蔽日,声震林麓。未及清军之反应,金川之众,如蚁附膻,如蜂出窠,自高而趋,将清军围堵。

桂林色变,急呼整旅。鼓角齐鸣,列阵以抗。然金川据险,俯击仰攻之势异;清军处下,左支右绌之形殊。矢石如雨,士卒伤亡者众;刀枪若林,队伍散乱难苏。一卒惶惶,奔告将军:“敌势猖獗,我军难支!”桂林环顾,见西面皆敌,进退维谷,心忧如焚。

将军沉思,察得一侧山坡,地势稍缓。遂决突围之计,分兵拒守,自率精锐,向坡疾驱。然金川窥破其谋,增兵堵截。清军冲锋,血溅荒丘,每进一步,皆付惨痛之代价;前行咫尺,俱是性命之相搏。

桂林奋勇,身先士卒。挥利刃以斩敌酋,冒矢石而不退却。副将紧随,协力拼杀。但贼众愈集,防线几溃。忽有敌将,乘马舞棒,气势汹汹,首逼桂林。二人刀棒相交,火花西溅。正酣战间,冷箭突袭,桂林臂中,剧痛难忍,长刀几落。幸得副将救急,挡开敌击。

方战之危,忽闻谷外马蹄声疾,援军之号,隐隐传来。清军闻之,士气大振。桂林振臂高呼:“援军己至,奋力反击!”于是内外夹击,呼声动天。金川之众,首尾难顾,阵脚大乱,纷纷溃逃。

此役也,险象环生,存亡一线。赖将军之果敢,士卒之奋勇,更兼援军之及时,方能转危为安。经此一役,桂林深知边事之艰,亦明行军之慎。整军之后,复向征程,誓靖金川,以报君恩 。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